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131)+番外
茶室里,牟老郎中没有走,他静静坐着,在他面前那碗药水已经凉透。
顾二石突然就跪下了:“老郎中,还求你再帮一把!”
虽然顾沐云说会全力以赴,他也相信堂妹会救金水,可心里实在没有底。
堂妹年纪太小了,要是回来的是廷柏三叔,他就会相信的。
牟老郎中长叹一声:“起来吧,你就是不说,真到关键时刻我杏林堂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之前让你们签下生死契,也是要这些年轻人慎重,不能仗着有点医术就冲动行事,人命啊!可不是能逞强好胜的。
唉,可怜我们这些老头子,一把年纪还要这样担心受怕。”
人上了年纪就话多,牟老郎中絮絮叨叨说着自己带徒的难处。
顾家兄弟俩感激涕零:“他们年轻人还望你这样的老郎中提携。”
牟老郎中点头:“习得医术就落不了这劳苦命,你兄弟俩放心吧,要是你顾家郎中扎针有效果,我就帮忙接下调理。”
顾沐云已经给赵平说过,等人清醒后,还要在杏林堂调治。
牟老郎中答应开方调理,可没有说若扎针无效他会怎样,那时候显然是药石无医,杏林堂无责。
顾二石和顾大石见杏林堂还愿意出手,立即连连感谢:“多谢牟老郎中!”
凉室里,顾沐云开始给金水施针,用上“透天凉”的针法,从肺经开始一穴一穴的扎。
这跟平时的扎针不一样,需要将针轻轻地放在皮肤上,然后轻轻插入。
插入穴位后,进行轻插重提的操作,每次提插分别在深层(地部)、中层(人部)和浅层(天部)进行。
操作过程中,患者会感到一股凉气从针处流向身体其他部位,以达到帮助身体退热的作用。
第113章 救人
顾沐云扎针,赵平在旁边看着。
虽然签了生死契,杏林堂还是提出要在旁监看。
一方面是观看针法,也有对患者负责的意思,对这一说法顾沐没有意见,这是应该的。
至于观看针法,顾沐云就更没有意见了。
越是简单的事,想要学到精髓就越不简单,自己当初要学这绝技还费了不少心思。
赵平擅长的是药,对针了解不深,只会扎。
此时虽然看着顾沐云扎针跟平时有异,真正的技巧他却看不懂。
更不知道小小针尖所在的方寸之地,还需要分出天地人三部。
顾沐云平时是飞针入穴,此时却动作很慢,手中仿佛捏的不是三寸小针,而是牵拉着千钧重负,每一针都很是吃力。
才扎三穴,她的脸就红了,额角隐隐出汗。
而金水扎过针的手臂也从灼热转为温凉,旁边帮忙的银水露出惊喜,他不敢出声,只能死死咬着嘴唇忍着。
顾沐云知道针法有效果,她不敢疏忽,凝起心神继续下一处。
杏林堂外面,此时已经又乱起来。
顾二伯终于带着西院的大伯母、大堂嫂和金水亲娘几人赶来了。
同来的还有顾砚山和七八个雇工。
顾沐云几人是直接从金针堂跑过来的,虽然探病商议耽搁了几分钟时间,到现在开始扎针也还不到半个时辰。
花堂嫂扶着哭成泪人的婆婆,三堂嫂搀着听闻消息后脚手发软的二嫂,跌跌撞撞进了杏林堂。
一见到等在门口的顾二石兄弟俩,两边就七嘴八舌的问:“金水呢?现在人醒了没有?顾长水和他三叔怎么不在?谁这样干的?”
顾二石此时心乱如麻,再听到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不知道先回哪一句。
还是顾一石道:“人是小方子,长水和三弟已经跟着酒楼去找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回来。
四妹还在给金水扎针,等扎完就可以喝药。”
他没有提生死契,家里人已经乱了,还是等四妹出来再说。
一大家子哭哭喊喊拥向凉室,又被水萍水荷拦住。
这两个小姑娘到杏林堂后被抓去洗衣服,自是洗顾金水脱下来的。
此时才把衣服洗好,就看见家里人来了,赶紧过去让奶奶婶子们别哭。
“奶,二婶,这里是医馆,你们别吵着旁人,小姑在给二哥治疗。”水萍在医馆待几个月,这点规矩还是懂得。
几个女人赶紧收声,花堂嫂问自己女儿:“现在到底是怎么个样了,你倒是说几句啊!你小姑说事怎样了?”
顾二伯回西院就只说了金水出事,四妹子已经赶过来了。
要问治疗,这里说起来就话长,于是水萍带着几人到僻静处慢慢解释。
再说顾砚山站在医馆门口,没有去酒楼找人,反而挨个跟周围的熟人打听:“你们谁知道那小方子跑什么地方去了?只要抓到人,我顾家有礼相送!”
“跑,想跑没门,敢欺到我顾家人头上,我顾家且能饶他。”顾砚山气势汹汹的吼着。
有人跟他认识,打趣道:“顾砚山,你顾家族长都不搭理这事,你一个东院小辈,怎么也替西院说话了?”
篱笆不牢有狗钻,家宅不和外人欺。
顾家东院一直瞧不起西院,就连码头上的人也能对西院的人踩上一脚,几个月前码头扛货的事还打过架呢。
这次金水出事,顾家族老没一个来,反而是这个跟西院结怨最深的顾砚山。
嘴巴里说是撑腰,肯定又要借机讥讽嘲笑一番。
顾砚山脸色一肃:“关口镇只有一个顾家,分着东院西院也是一家人。
至于是我来帮忙,那是因为三老太爷老了,走路不方便,五老太爷有事走不开,我这个长房嫡孙自然该出头来顶事,大家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