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199)+番外
很快,原本社恐的大猫就怒了,用猫猫拳跟小陆子打起来。
直到把小陆子打开,这才轻轻一跃,跳到顾沐云的腿上。
顾沐云简直受宠若惊,笑着抚摸着大猫的毛发,接受猫主子的赏赐。
时间慢慢过去,四处突然响起爆竹声,新年的第一声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被声音吓到的大猫“嗖”的转头就钻进屋里不见。
顾沐云和翠青、小陆子相视一笑,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虽然身处异乡,但却感受到家的温暖。
正月初一,顾沐云早早就去了西院给伯父和伯母拜年,然后得了一个压岁钱。
大伯母笑道:“你虽然是小姑,但也是孩子,这压岁是少不了的。”
顾沐云欣然接受,又留在西院吃过饭。
下午,她和顾长水带着银水、翠青、小陆子、水萍、水荷等西院全部孩子。
顿时乌泱泱一大群人,前呼后拥陪同金水上街透气。
因为从生病开始,金水已经一个月没有离开院子。
关口镇街上很热闹,仿佛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把窄窄的山镇挤得密不透风。
只是从西院走到金针堂,一群人就差点挤出汗来。
等站在自家院里,顾沐云还心有余悸:“关口镇每年都这样挤吗?”
街上去不了,大家索性就留在石上居,这里宽敞够跑。
乐水已经跟小陆子混得烂熟,两人蹲在墙脚打石子。
顾长水和金水兄弟俩绕着石上居的房子看,说的都是自家怎么修。
从拿到房契后,顾大伯就已经说了,要修房三家拆开修。
说三家,自然是大堂哥和二堂哥要分家。
顾大伯说了:“儿大分家,树大分丫,孙子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早分免得闹矛盾。”
这话两个堂哥都愿意,实在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金水用命换来的钱,肯定不能拿出来给大家修房。
第171章 乌头汤
初三,顾长水在初二就回县衙当差。
顾沐云带着金水去杏林堂跟大家拜过一次年,就开始自己的开店兼学习生活。
跟过去的一年不同,身边多一个金水打杂,顾沐云就把小陆子送进私塾念书。
小陆子年纪还小,虽然在别家正是当小厮学徒用,但顾沐云觉得先读两年书再学医也不迟。
金针堂还是上午营业,下午休息。
春节是走亲访友沟通感情的时候,也是消息闭塞之地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
谁还没有在过节时,坐在人堆里传八卦的时候。
这一年里各家的大小事都是谈资,从鸡生几个蛋说到谁家附近又死了几个人。
码头上鹤庆楼年前伙计“失手”差点烤死人和畏罪悬梁更是传得满天飞。
这两人当时差不多都死了,但都被救过来。
虽然自尽的那伙计最后死在县衙大牢,也算救活过的。
死人就不提了,金水可是已经活蹦乱跳,只要他一出现在街头立即引起围观。
有金水这个活招牌打广告,再经过各家亲戚的口口相传,金针堂顾沐云这个女郎中顿时名声大噪。
还没有到正月初五,慕名而来的患者突然增加,上午名额看完下午还得加班。
“顾郎中,我胳膊疼,抬不起手。以前摔断过,现在遇到冬天就难受,听说你扎针厉害,快给我扎上……”
一个五十左右的男子摸着自己的胳膊述说病情。
此人姓黄,是来探亲访友的,听到金针堂的郎中不错就来了。
自己这是老毛病,一冷就会疼,每次都得折腾很久。
顾沐云道:“黄大伯,你这是肝肾不足,除了扎针,还得喝药汤。”
黄大伯摇头:“我这就是摔坏了留的病根,你照着活血化瘀的外伤治就是。
年轻人,我这伤的时间比你年纪都大,你开口就肝肾不足,肯定又是想卖些鹿茸虎骨给我。”
他说完,一脸“我就知道你们这些郎中想卖药”的表情,以前自己一说有伤,就有人卖药酒。
顾沐云笑笑:“黄大伯,真正要算起来,曾经外伤为病因,身体肝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为病根。
你想想,若一口缸在新时有裂缝,但不漏水能正常用。
再遇破损时,最先出现问题的会是什么地方?”
黄大伯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最初那道裂缝。
年轻人,所以我说我胳膊疼是外伤引起的,没错吧!”
顾沐云却道:“我说若没有后面的搬抬挪动,那道裂缝就一直不会漏水,也对吧!”
黄大伯迟疑了,有时缸子虽然有裂缝,但一样可以盛水盛粮。
如果搬抬再破,听起来的确跟后面有关系,不能单有裂缝。
他觉得有理又有些不对,越想越糊涂,直接道:“你说的话有几分道理,那得怎么治,是不是要开补药?”
顾沐云笑起来:“虽然肝肾不足,也不能吃补药,驱外邪才是关键。”
黄大伯眯起眼:“你先扎针吧,扎完再说!”
说到底,他还是不怎么相信如此年轻一个女郎中的。
传出去的名声再好,还得露一手真本事才能让人信服。
顾沐云也不再跟他多说,先扎针。
患者小臂冷疼明显,这次扎的是火针。
火针,顾名思义是将针尖烧红后迅速刺入穴,通过借火助阳,以热引热而起作用。
取穴为“阿是”穴,通俗来讲就是哪里按着痛就扎哪里。
而火针听着很吓人,其实只要掌握好技巧,也就一点点吓人了。
见小姑要展示又一种针法,金针堂的所有学徒都聚过来看扎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