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13)+番外
这两人从年前救治金水到现在,真是越来越出名气,而且顾师妹的生意也好,真是羡慕死他了。
哎,虽然自己也有些名声,可靠的是在杏林堂勤勤恳恳没日没夜看诊熬出来的。
在杏林堂,上有懂经营的严风舟,有踏实忠厚的胡师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越不过这两人。
越不过他也认了,就连天赋好的赵师弟他也认了。
没想到突然冒出来一个顾师妹,也比自己在杏林堂受欢迎。
肖永福以前医术不高,能投师牟老郎中本来已经心满意足。
每天跟老黄牛一样常驻医馆,有吃有喝,时不时还能去码头的百花楼消遣一夜。
可这人就是没法比,越比就越是觉得不满,自己已经三十而立之年还是籍籍无名,眼前的顾师妹不满二十,却能有机会学到高深医术,还不就是因为父亲是尚医局医官。
真是投了一个好胎!
肖郎中正暗自神伤时,就听严风舟带着顾沐云过来:“大家都知道这机会难得,顾师妹愿意把这宝图拿出来让我们学习,我们就多学点。”
二师兄胡连山是一个不多言语的人,只默默看着那张图,听到大师兄的话点头表示同意。
杨郎中声音最响:“这是一定要好好学的,孝泉县连一个尚医局都没有,每年的教习名额也分不到县里,想学都没有门路。
就是顾师妹得讲仔细点,老杨我年纪大了,听不懂。”
顾沐云笑笑:“杨师兄经验丰富,手下割了无数烂疮,我只要一提,你必定知道。
我现在只懂一些医理,还没有真正给人治疗过,到时候还望杨师兄多多指点。”
杨郎中哈哈笑:“这是当然,只要顾师妹能看得上我这点手艺,随便学去。”
他以前就是疡科刀匠,为学更多内科知识,也是为了生计入的杏林堂。
就在众人欢笑时,一个声音突然道:“杨师弟是疡医自然需要,可我们开方诊脉就是,学这个有什么用?”
第183章 作用
众人欢笑停下,顾沐云看向发话的肖永福,认真道:“若说解剖图对医术是否有用,我能答的是没用,但此图能开拓人的思想和视野。”
牟老郎中在旁边摸着胡须,微微点头。
严风舟为人圆滑,笑着道:“顾师妹说的是,我们一生行医,救命无数,若不是看这图,我还认为脾土于五脏位居中,没想到会挂在肝的下面,跟一个小口袋似的。”
众人又笑起来,纷纷点头,虽然对自己医术无用,但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识。
一阵纷乱之后,顾沐云也开始认真跟大家讲课,没有高深莫测,只有一些最基本的生理解剖。
不管有用没用,反正人人听得稀奇。
而杨郎中这样的外科医生最喜欢,最后几乎成了他的专场,想到什么问什么。
顾沐云一直说到戌时末,基本上把各个器官的功能解释清楚。
对新人来说,这些知识都是特别吸引人的。
杏林堂安排了四个小学徒在旁边伺候茶水,他们不许插话,可以旁听,这也是每个师傅能给的福利。
几个小学徒此时最感兴趣,看向金水、水萍等顾家人更是羡慕。
严风舟一直等到顾沐云说完才道:“今天已经很晚,顾师妹辛苦了。”
顾沐云这才恍然发现,还真是太晚,而牟老郎中还在旁边坐着,也没有去休息。
她赶紧道:“说得太久,还真是晚。”
杏林堂等人可听爽了,说等什么时候再听一次,不过今晚实在太迟,以后还是大家去金针堂学习。
这次顾家虽然好几个人在,可都是一群孩子,牟老郎中让赵平和严风舟送人。
正月底的晚上还很冷,风一刮就钻脖子。
原本小陆子明天还要进学堂,这时候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被风一吹就精神了。
赵平和严风舟分别提着灯笼,一前一后把顾家人送到金针堂才回去。
牟老郎中说其他郎中学习的事,严风舟是放在心上的。
于是选了二月一个好天气,在关口镇发出医术群英会,挑出十个关系好的郎中到金针堂看图。
文人雅士有诗会茶会,郎中们也有自己的聚会。
这事稀奇,听说讲学的是一个尚医局出来的女郎中,年纪轻轻,博学多才,一手针术也是出类拔萃。
外来十个郎中,再加上杏林堂的人,至少二十个。
聚会选在下午,方便各家医馆安排时间。
虽然有严风舟做筹办,但顾沐云这个主家也需要准备果盘茶点,还要准备一顿饭,只有翠青和水荷、水萍肯定做不了。
顾沐云请花堂嫂和二堂嫂来帮忙上灶。
花堂嫂一听是这样长脸的事,立即就答应下来:“哎呀,我还没有一次看见这样多的郎中,四妹子,他们真的是来听你讲那啥学的?”
顾沐云点头:“是呢,还要麻烦你和二嫂帮我做一顿饭。”
花堂嫂眉开眼笑:“没事,啥帮不帮的,我还正巴不得去看热闹呢!”
二堂嫂自然是答应的,现在金水在金针堂学医,儿子的事就是她的事。
等顾砚山从尤氏口中得到消息,马上就来了,一见到顾沐云就兴冲冲的问:“四妹,你要办大医会?”
有点夸张,什么是大医会,说起来吓人,顾沐云摇头:“只是一些熟人聚一聚,不是大医会。”
顾砚山不信:“这可是大事,你没经验,我来给你准备,人多烤火烧茶都需要炭,我让人送一百斤来……”
顾沐云打断他的话:“我不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