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17)+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因为顾沐云说了,这些地方受伤基本无救。

只需要一次重击就会让脾脏破裂而死,外表无伤。

啧啧,这不就是内家高手才能做到的事吗?

而面积最大的肚腹,肠子断了还能接上,接上还能活。

内容浅显,一个时辰就讲完,有人幽幽道:“开腹接肠,这些医术恐怕尚医局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莫非顾姑娘就会?”

所有人立即看向顾沐云,就好像她可以接肠。

顾沐云道:“大家实在高看我了,我就只会说,不会做的。

各位看过这图,以后再遇患者内伤,就能推测出什么地方出血,你们治疗可以有更明确的目标。”

镇上几个外科郎中连连点头,他们看得有些贪婪,眼睛都恨不得落在纸上:“这就一目了然,若是能收藏一幅就好了。”

此图难得,他们还是没有说出要一张,或者买一张的话。

严风舟已经在酒桌上说了,以后图画会放在杏林堂,谁要想学习观摹,就请到杏林堂去,杏林堂欢迎大家一起研习医技。

这就是妥妥的拿捏。

如果图在金针堂,那些郎中说不定还能想办法“借走”,丢失毁坏都是有可能的,毕竟顾沐云一个小姑娘,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图落在杏林堂,那就没其他办法了,只能弯腰相求。

顾沐云觉得这样也好,这图她能画一幅,就能画第二幅。

以后的图不用再公开,水萍金水等顾家人可以留着自用。

现在把风头放在杏林堂,自己就少了麻烦。

有这图后,牟老郎中说过会研究疡科,杏林堂的杨师兄更要开其他手术。

于是顾沐云把一些基本消毒措施也说了。

其实中国古代的外科手术很早就有,比如华佗有麻沸散,可以破腹开颅。

从古至今的阉猪、阉鸡技术非常成熟,就可以知道古人的医术不差。

在南朝历史学家裴骃著《史记集解》就有一条剖腹产记录:公元224年,当时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产子时,“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这就是“剖腹产”。

据说,产妇剖腹产后,“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

剖腹产早就有的,只是限于医术参差不齐,医德更是没有规范。

如果此例一开,对社会地位低下,有生育风险的产妇来说,并无好处。

因为很多家庭会在危险时直接选择弃母保子,所以这手术没有真正用过。

好医术是有的,但只为权贵服务。

像关口镇这样的乡下土郎中,一辈子连解剖图都没有见过,只会接骨割疮。

顾沐云不是外科手术室医生,知道的都是基础知识。

一场别开生面的赏图会就在各种议论中结束。

顾砚山站在院门口一批一批送着客,笑容满面,热情洋溢,比酒楼的伙计还要周道:“各位慢走!”

他实在是太高兴了,忙一天还丝毫不累。

解剖图的出现,在关口镇没有引起风波,李员外等人是绝口不提此事,只有郎中们时不时去杏林堂走一圈。

关口镇的医疗同行史无前例的亲密起来。

赵平返家五天就回到关口镇。

不知道是因为已经开过赏图会,现在解剖图就留在杏林堂,还是听到什么传言。

赵平没有再来过金针堂,一切回到原来的样子。

顾沐云照例诊病开方,药方送到杏林堂,由牟老郎中或者二师兄胡连山、赵平看过再让患者抓药煎服。

没几天,青木村白姐夫那边送来消息,说是已经过完正月,山林的墓园可以修建了。

顾沐云在青木村买的山林,是为顾廷柏夫妻修墓地用的。

虽然顾砚山现在当了族长,也松口说可以入祖坟安葬,但顾沐云不想再把软肋暴露于人前。

以前还担心银钱不够,只想在正月后动工简单整理一下平地。

现在有顾家大房赔的一百两银子,修墓安葬都够了,这也是顾家大房亏欠顾廷柏的。

顾沐云既然要给顾廷柏夫妻单独起坟山,就要把整个墓地都修建起来,比不得用黄土掩埋那样随便。

不仅需要有大片坟地,还需要有石雕和石栏和一些建筑。

修墓是大事,为了防止意外,需要本家人在旁看着,顾沐云想让顾二伯过去待一段时间。

正好过完正月,西院也要筹备拆房重建的事。

在拆房之前还需要腾房搬家。

石上居这里有多的房间,大堂哥他们又需要在西院搭窝棚,剩下的都是女人孩子,天还不热,大家挤挤能住。

这样一来石上居的人多,不用顾二伯守家。

顾二伯去青木村不只是修建坟茔,还有其他事。

自己走时虽然把白婆子和白礼年都教训过,但还是担心她们是否兑现承诺,会善待小昭姐妹三人。

顾沐云可不能相信顾丽云那个恋爱脑,万一脑子一热又开始演戏。

有顾二伯这个外公在,小姑娘们也有靠山。

“二伯,静云姐和丽云姐没有空回来,你去青木村待一月,既可以守了工地,也能跟堂姐们聚聚。”

顾二伯也想女儿和外孙了,这些年来往得少,他还是惦记着。

尤其是这次水荷回来,把三姑家的打打闹闹都说了,顾二伯独自坐着抽了许久的闷烟。

第187章 反差

顾沐云把自己的想法跟大伯二伯说过,两个伯父都同意。

顾大伯道:“你爹娘有你这个女儿,就是下黄泉也可以瞑目了。”

人老了就希望有一个好墓,感觉才踏实,原本顾沐云之前说不入顾家族坟,大伯还是有些担心的。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