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29)+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她这话说得顾长水像是“上书房”走动似的。

还有县里有大规模活动,县委一班子不都应该到场视察露个脸什么的吗?

孝泉庙会虽然是民众年年都有的自发活动,但义诊可是一项得名声的好事,怎么也该来拉拉横幅。

顾长水叹息一声:“下面的事有人做,沈县令平时就爱在书房读书,只有开堂审案才露面,还每天压着我们几个写字,还要练大字小字。”

说到最后一句话,他愁眉苦脸,满是痛苦之色。

自己在县令的书房当杂役四个月,读过的书比四年还多,以后都可以写文章参加科举了。

顾沐云听得稀罕,这个县令是教书先生还是父母官,怎么不管县里事务,只躲在书房教杂役读书?

不过此地就是县衙门口的饭铺里,口眼眼混杂,说不定有人认识顾长水,不方便多说话。

而且下午还有一个半时辰的义诊,不能拖延时间。

顾沐云取出十枚大钱放桌上,直接道:“我晚上不回关口镇,你找一个靠谱的客栈定一个房间。”

虽然她也能定客栈,但有顾长水这个县衙中人去办,会有更多优待和好处,也更安全。

顾长水听到要自己定房,顿时看着桌上的铜钱苦笑:“小姑,你是故意的吧!刚才怎么不说,水萍,把碎银给我。”

他问水萍讨要刚刚才拿出来的银子。

顾长水的钱已经全部给了水萍,要拿回家买砖瓦木料,现在身上就只剩五文钱。

刚才要是小姑早说要定房间,自己的钱袋就会留下部分银子,不会这样尴尬。

顾沐云当然是有意的,她把大钱推给顾长水:“别用水萍那里的钱。丁是丁、卯是卯,各是各的账,这钱我自己来,等你以后比我有出息再吃你的。”

她现在这副身体比顾长水还小一岁,可话说得老气横秋,把水萍和翠青都逗乐了。

顾长水也乐了,只能捡起几枚大钱:“好,我把房定好,晚上我带你们去游街。”

既然小姑三人晚上不回去,他下差就能带着三人在城里游玩。

第197章 小儿麻痹症

吃过饭,顾长水把顾沐云三人送到庙会医棚,再跟先到的牟老郎中问过好,就急匆匆回县衙当职去了。

下午的义诊活动继续进行。

有着上午的经验,再开始就简单了。

患者又在前面排队等着,一个个诊脉看病,人数比上午不减反增。

顾沐云一边自己看诊,一边指点水萍翠青两人给人施针。

看起来跟都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

中午那个马郎中也来了,在杏林堂的旁边补桌。

肖郎中跟赵平换了位置,没有坐回顾沐云旁边,不仅沉默不语,就连看向顾沐云的眼神都有些不自然,躲闪着不敢直视。

牟老郎中还和颜悦色,可伺候一旁的严风舟却绷着脸。

顾沐云想问赵平中午时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肖郎中一副挨过训斥的样子。

可见赵平同样严肃,周围又有患者围着,顾沐云只好作罢。

就在这时,从圣手堂那边传来喧哗,排队治病的人群里,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妇人牵着孩子,正被圣手堂的学徒推出来:“我说你这病就别来治,你也不想想这就是从胎里带来的病,没法治。”

母女俩被推得踉踉跄跄,尤其是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脚下不稳一下跌倒,妇人赶紧将她抱起,已经是眼泪汪汪。

“不是胎里带来的病,一岁时孩子还好好的能走路,求求你了,让我们见见于大夫吧。”

那学徒却是不允:“我说刘大嫂子,你今天就是免费开了方,抓药总要钱吧!一开就是十副,你还拿得出来钱吗?”

顾沐云看过去,那母女二人衣衫粗布麻衣打着补丁,的确不是有钱抓药的。

但什么情况需要一抓就是十副,顾沐云目光落在刚刚站起来的小女孩腿上。

却见那女孩子脚尖翻转成马蹄,走路足跟不落地,左腿屈伸无力,站立不稳。

顾沐云心里叹息,这是非常典型的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驰缓性瘫痪,服药的确是效果不佳。

现在圣手堂说十副药都是少了,哪怕自己的针灸推拿比较好,同样效果不明显。

就在她感叹时,圣手堂有人喊了一声:“哎,关口镇的,你们会扎针,就把这马蹄足治好……怎么不应声。”

顾沐云回头看去,见圣手堂的人挑衅的看着自己。

事发突然,这种明晃晃的麻烦顾沐云不能接。

况且还有师父师兄们在,自己更不能冒头,于是顾沐云装作没听到。

见顾沐云不出声,那学徒撇撇嘴又道:“刘嫂子,你还是到旁边那个老郎中去吧,他是牟火神,你过去,一副药就能治好,保证能让你孩子跑跳起来。”

因为上午肖永福的话,这是故意给牟老郎中和顾沐云找麻烦来了。

听到自家弟子的挑唆,正看病的于老郎中微微一笑,并不阻拦。

这个妇人他认识,已经在自己的医堂治了几次。

这妇人姓刘,是城里人,因为孩子生病,婆家说是胎里有毒,将母子扫地出门。

刘氏就带着孩子回娘家,靠替人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挣两个钱,全部投到医馆。

娘家也不富裕,更不可能眼睁睁见她把钱丢到无底洞,去治一个残废孩子,正准备把孩子送去乞丐窝,再给她另寻一个夫家嫁了。

刘氏也有些魔怔,死活丢不下孩子,说谁愿意给孩子治病她就嫁谁。

这种小儿痿症可不是好治的,更不可能几次有效。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