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32)+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马大夫虽然是孝泉县人,可在外游医,并不坐馆。

城里其他人非但不能治,而且治疗费用也不低。

单看这一次,两个郎中轮流敲捏就需要半个时辰,要是换成钱至少要两百文,每天都要敲一次,自己根本供养不起。

想到这,她顿时双膝一软,肩膀都垮下去了。

帐帷里是喜忧参半,外面同样苦乐不同。

在县衙众人的陪同下,孝泉县令沈知秋开始视察县里庙会暨义诊活动。

体察民情,与民同乐本该是每个县尊都要做的,但沈县令好像不喜此事。

他只在庙会走了走,接受民众行礼问好,然后到医棚这边。

看到医患都下跪,沈县令忙拉起牟老郎中、于潜等人道:“几位上工请起,不用多礼!”

“上工”是对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生称呼,这是沈县令对牟老郎中几人的夸奖之词,听得所有人笑容满面。

于潜连忙抢先一步回话道:“多谢县尊大人您如此夸赞!我们既然已经学习了医术,自当济世救人,现在我圣手堂出医工二十人,免费义诊回报乡邻。”

沈县令点头,又是一番夸赞。

顾檀亦跟在沈县令旁边,仔细打量跪地的郎中,不由眉头一皱,他没有在人群里看见顾沐云的影子。

难道是顾长水在撒谎,顾沐云没跟着杏林堂来参加义诊?

沈知秋这个县令带着书生气,不爱兴师动众,说随便出行就是扰民,自己好不容易才说动来到庙会。

顾檀亦虽然想让顾家攀上高枝,但不会把顾沐云放入算计中。

因为砚山说过,顾沐云是一个刺头,千万别去招惹,会给自己添麻烦。

但若只介绍两人认识,能不着痕迹在县令大人面前展现出顾家后辈的风采和才能,无疑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莫大的益处。

可在这节骨眼上,偏偏找不到顾沐云。

顾檀亦想找杏林堂的郎中问一下,沈县令却被圣手堂的人带走,他只能赶紧跟上。

在稍远处的人群里,顾家五老太爷正跪在地上头也不抬。

而在他旁边三十多岁,穿着体面的妇人却高昂着头,生怕看不到自己想找的人。

“五叔,你说西院那丫头也在这里,怎么我没有看见?”顾婉玲道。

她虽然没有回关口镇,但早知道西院顾廷柏的女儿回来了,还在关口镇开医馆。

正月里嫂子钱氏回城说被西院的人打了,可没伤没病没处说理,捂着胸口疼了半月。

五老太爷埋着头低声道:“你再找找,你那四哥都来了,肯定是想给县令牵线,送上床去。”

顾婉玲气恼:“四哥那是糊涂,讨好县令也不能送顾家西院的姑娘。

之前送一个顾长水进县衙,现在又想把顾沐云送过去,这不就是生生给自己添堵了。”

五老太爷低声道:“是的,你跟西院的事,那丫头还记着呢,在大房门口就骂了一句当年怎么不把狗淹死。

事情虽然过了,就怕她事后翻老账。

你家里……唉,你可得考虑两个儿子的婚事。”

这话顾沐云是跟水萍她们说过,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五老太爷给问出来了,还编排着说给顾婉玲听。

顾婉玲脸色涨红,顾沐云说“淹死的狗”应该就是自己。

她当年故意落水骗得顾廷柏下水来救,这才引出表姐燕红受辱逼婚之事,现在顾廷柏死在外面,他的女儿回来旧事重提,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五叔,我该怎么办?”顾婉玲心里有些慌,当年之事在关口镇传得沸沸扬扬。

夫家知道后说自己心术不正,为此这些年夫妻感情一直冷淡。

哪怕已经生有两子,家里还是纳了一房小妾,丈夫几年不回自己房中歇过。

眼下正是家里子女说亲时,要是旧事再起,传到亲家耳中坏了婚事,夫家肯定更是厌恶。

毕竟以前那事就是五叔出的主意,需要就得他来收场。

五老太爷听到顾婉玲向自己讨主意,心里一乐,可还是埋着头道:“现在你那侄儿在当族长,想要替你压住这事也容易。

砚山现在对我们像仇敌,却跟西院好得很,就连房契都给了。

只要他出面,西院肯定不会再找你麻烦,就看他是不是真心向着你这个姑姑。”

他几句话把顾婉玲给说动了,现在家里侄儿当族长,又有四哥在县衙,只要拿捏住顾长水和顾沐云,西院的人就重新老实听话。

现在顾长水可是靠四哥才有差事,肯定不敢多说,只有顾沐云……

第200章 蛔虫病

随着沈县令的离开,此时刚才还跪着的人群站起来。

乱糟糟一堆重新排队看诊,混在其中的顾婉玲和五老太爷顿时被挤得东倒西歪,踉踉跄跄挤出来落在最后。

顾婉玲看一眼已经淹没在人群中的郎中们,哼了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当郎中又拜师,若是医死人,还得偿命。”

话音落,她自己都吓一跳,死人的事情不敢做,但败坏顾沐云的医术,传一些不好的话还是容易的。

顾婉玲定了定神,心中已有计较。

她对五老太爷道:“五叔,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咱们先回去吧,明天再来。”

沈县令没有在医棚留多久,只简单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一切恢复正常。

等外面平静下来,顾沐云和马大夫才出来。

后面跟着水萍和翠青,刘氏抱着环儿,脸上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女儿有治,忧的是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治疗。

自己不光是负担不起诊费,更不能天天奔波去关口镇。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