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46)+番外
知道详情的许承义暴跳如雷,现在四舅哥都要跟西院打好关系,把西院的孩子送进县衙,就自己那个蠢妇还不知道错处。
他回家忍不住又跟顾婉玲大吵一架。
商户人家有一个讲究就是和气生财,顾婉玲惹下的麻烦他还得来收拾烂摊,也拉个人情,所以许承义急忙来关口镇。
当着顾沐云的面,许承义先是放下姑父身份搞好气氛,这才解释义诊时顾婉玲误会。
说当时顾婉玲是没有认出自家人,情绪激动了些,所以才惹麻烦,并不是故意为难顾沐云。
希望顾沐云能谅解小姑,以后两家多走动。
不愧是生意人,许承义把话说得乖巧,一席话就想把东西两院的结解开。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许承义态度极好,一般人还真不好应付。
但顾沐云没有受礼,也没有答应原谅顾婉玲,只说了一句:“都是小事已经过去,以后不提,我也不放在心上。
那些无知者跟街边小狗差不多,有点动静都会跟着跑一阵叫几声,没人会跟狗计较对错。
至于道歉,她该在我爹灵前跪地磕头道歉,我这个女儿无法替父作主,许大官人更不能作主。”
顾婉玲的挑衅在顾沐云这里如同狗叫,身为丈夫的许承义当场就下不了台,脸憋成猪肝色。
还有道歉这话,顾沐云要顾婉玲去灵前请罪,要不然就这样大家别提,反正不会随便敷衍了事。
她一个女儿不能作主,连姑父都不好自称的许承义就更是说不上话了。
许承义尴尬,好在有顾砚山在旁边和稀泥扯些闲话。
冤有头债有主,顾沐云也不愿意无故得罪许承义。
她就说这事跟许大官人无关,是顾家不团结惹笑话,许承义这才捡回颜面离开。
马大夫在关口镇待十天,通过杏林堂的人,已经知道顾家西院和东院的纠纷,更知道义诊时发生的事。
他对顾婉玲的行为是很不满,所以才问是不是要收拾许家一下,但见顾沐云不想再去搅和屎盆子,也就此作罢。
………………
西院的房子已经在一点一点兴建中,金水死里逃生一场,身体亏虚得厉害,还需要休养着干不了重活,一直在金针堂做事。
他突然跟顾沐云商量,想收购艾草。
端午前后正是一年中艾草的最好采收季节。
做艾条这事,以前顾长水就提过,因为当时错过季节,艾草也无处安放就不了了之。
现在金水重新提起,他还说到弟弟银水。
因为当初庆鹤酒楼赔偿一百两银子,就说过金水银水不能在关口镇其他酒楼上工。
现在金水在学医,顾长水去了县衙,银水却在家待着。
虽然修房也是正事大事,却不是长久的职业。
“小姑,我想今年就收药材,正好等明年新房修建好,艾草也存放满一年,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艾灸,以后一年一年的存,三年后银水做艾条。”
金水对顾沐云说出自己的规划,他和水萍、水荷开医馆,以后就让弟弟银水筹备药材。
顾沐云觉得可行,不过还是问了一句:“你给你爷奶父母说过没有?”
金水笑道:“我做的是正事,只要小姑你觉得好,爹娘他们肯定不会反对的,再说银钱也够。”
“我那有一百两银子,我想先花钱买草药,房子修好就这样用,不置办家具。”
金水把他的安排仔细说了。
西院以前是被东院卡脖子,不仅不许拆建,还每年要花几两银子翻新,所以房屋拥挤,实际上也存有十几两银子修房。
现在金水有酒楼赔偿的一百两银子,修房的钱就越发宽松,就连置办家具的银子都有。
但金水想把钱抽出去买草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
他想得这样周全,顾沐云自然是支持的,一些细节处还需要问:“你爹和爷现在要修房,没人手帮忙收药材怎么办?”
金水道:“我想让白姑父他们帮忙收,趁着二爷爷也在青木村,收好就屯在村里。还有我舅舅他们也可以帮忙收。”
完全没有问题,青木村有三个姑父,这点小忙可以帮。
到了晚上西院的人收工回来,顾沐云就跟大伯父和几个堂哥说了这事。
第212章 选择
西院几家人现在很忙,而且是分成几处各忙各的。
西院修房的自然修房,在顾沐云的支持下,金水的想法得到同意。
于是写了一封信托人送去青木村。
收艾草是很简单的事情,大家都认识艾草,知道好坏。
青木村本来就是一个小街子,周围全是村子,白里正要收草药也容易。
没几天,青木村那边就带来回信。
白姐夫说,这事白礼年接下了,收下的药也在他家放着。
顾沐云觉得这是情理之中,有顾二伯这个岳父在,白礼年自然要勤快点,表现得好一些弥补以前的过错。
山林墓园也进展顺利,一切都往好里建。
顾沐云心里嘀咕:一百两银子修坟头,能不好吗?
不过这钱得花,东院大房赔偿金本来就应该给顾廷柏夫妻修坟。
白姐夫回信中还特意提了一句,小昭姐妹都已经进学堂,过得很好。
从年前回到关口镇,顾沐云就惦记这些事情。
自己扒了三姐夫家的灶台,治好李婆子瘫痪,很好奇后续是怎样的。
只可惜白家一点消息都不透,现在顾二伯写信也不提一句,都快把自己钓成翘嘴了。
要不是自己脱不了身,一定要亲自再去一次青木村,看三堂姐夫妻又在演什么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