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56)+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时间又过去半月,孝泉县那边没有更多变故,顾长水的书信换成两天一次。

此时天气已经炎热起来,顾二伯也从青木村回来了,同来的还有白姐夫的书信。

青木村的墓园暂时修好地下部分,只等入土为安,再修上面。

既然现在尚医局有后续,那就等一个结果,再给顾廷柏夫妻举办葬礼。

于是大家就这样一边提着心等着,一边继续修建西院房子。

一切都是人工,修建速度很慢,大伯父带着几个堂哥吃住都在工地上,只希望年底能把十几间房子的三个分院建好。

清晨,顾沐云穿着薄衫,只用四根手指撑地练着指力,汗水滴滴答答顺着头发滴下来。

跟她一起练功的水萍、水荷也是汗水长流。

花堂嫂和二堂嫂在做早饭,时不时就跑到后院来看看,又嘀嘀咕咕回到厨房。

花堂嫂道:“唉,练功真是苦啊!看四妹水萍水荷都瘦了。

做粥时多放些米,再煎几个饼子,家里剩下的糖也多放些。”

现在没办法做生意,做米花糖的原料还剩了不少。

二堂嫂道:“多做些,还有金水他们。”

金水带着小陆子和乐水在外面跑山,这三人每天一早要从金针堂跑上后山的山顶,再跑下来,然后各人读书开店该干嘛干嘛。

大伯母和三堂嫂在井边洗一大家人的衣服,两人也在嘀嘀咕咕。

三堂嫂舒氏问:“伯母,四妹这几天怎么没去杏林堂,那个赵郎中也没来了?前段时间每天都是来来去去的。”

大伯母微微皱眉:“前些天是县里的郎中来看那啥图,四丫头才去的。

再说现在四丫头心里搁着事,她就没去那茶会。”

舒氏用捣衣棒捶着衣服,轻声道:“我看那个赵郎中对四妹是有意的。

伯母,你还是提点一下四妹,要是看得上就订下来,免得别人说闲话,也免得好好一场姻缘错过了。

我听到上街和下街的媒婆都在帮他挑媳妇。”

大伯母一脸警觉:“不是说赵郎中吧?杏林堂那个肖郎中才是天天都在相亲。”

赵郎中是不错,可现在不是说亲的时候,至少也得等段时间。

第220章 来了

江荆府的那封公文就好像是水潭里投下的石子,惊起蛙声一片,激起层层涟漪,但随着时间过去又慢慢平静下来。

转眼一个月过去,顾沐云都几乎快忘记这件事时,一日中午,顾长水骑着一匹马突然回来。

马是县衙里的官马,他顶着夏日炎炎,跑得一人一马汗水淋漓。

一到金针堂,顾不上凉快,顾长水就告诉顾沐云:“江荆府来人了,那些人身份不明,但其中有尚医局的人。

沈县令说,要你找几个熟悉的乡绅族老名士到医馆做客,他马上就要带人来关口镇。

小姑,沈县令的意思是让你别慌,先找人来,到时候尚医局想说什么,无论好坏也有个人帮忙周旋。”

顾沐云一听人要来了,心里一紧,但有沈县令安排也踏实下来。

换成其他人,要想找几个有份量的人撑腰有难度,但换成自己就不难了。

只要说有事相请,李员外和牟老郎中他们都可以来。

沈县令虽然之前不怎么搭理此事,但在这关键时刻让顾长水先回来报信,还说怎么安排,真是有心了。

顾沐云扬声喊金水去东院找顾砚山,又让水萍去西院告诉大伯和堂哥们,让他们回来凑个人气。

金水和水萍安排好,顾沐云准备亲自去李员外家和杏林堂。

事到这才发现有点不对,她忙问还呼呼扇风的顾长水:“你四爷爷怎么说?”

顾檀亦是县衙中人,应该比顾长水还清楚得多,应该他来安排传话才对。

毕竟书房杂役是后衙,跟公厅里的书吏不同,可怎么没有听到他的意思。

顾长水抹一把汗,摇头:“沈县令是回书房告诉我的,我一直没见到四爷爷,他好像被什么事情绊住了脚。

我等不得他,就先回来了。”

顾沐云微微皱眉,点头道:“你先回来是对的,这江荆府来者不善,尚医局的名头压下来,孝泉县令怕是难以抵挡,还是多找一些人来好应付。”

她没有提太子门人,沈县令能提前透气过来,已经很不错了。

话说到这,几个人分头行动,顾沐云跟顾长水去了李员外家。

好在李员外还在家,他正睡午觉,一听沈县令要来,慌忙整理仪容,又让下人去学堂找自己的山长儿子,一起接县令。

“哎呀,沈县令有两年没踏足关口镇,今天怎么要来了,而且还要到金针堂?”

自从沈知秋给石上居取过名后,两年里来关口镇少之又少,每次只在码头匆匆而过,这次怎么会来。

不过想到顾长水现在县衙做事,必定不是谎言。

通知过李员外,顾沐云又直奔杏林堂,现在正是午正,患者少大家都歇着。

顾沐云进去,就见到坐在前堂正拿着医书细读的赵平。

“赵师兄,师父可在?”

赵平闻声抬头,见是顾沐云,微微一怔:“师妹找师父何事,师父此时正在后间休息。”

他被顾沐云拒绝后多少有些尴尬,这段时间两人见面次数少了。

此时见顾沐云突然过来,忍不住心里慌乱。

顾沐云道:“我有事要师父帮忙,”

赵平放下医书站起身来说:“师妹稍等,我去唤醒师父。”

不多时,牟老郎中从后院走了出来:“沐云啊,这么急匆匆的,所为何事?”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