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81)+番外
她说着,突然身子一动,苦笑道:“顾姑娘稍坐,我、我去一趟茅房。”
这是又尿了。
等李大娘去过茅房,顾沐云这才给她开药。
“李大娘,你这病是因惊恐而起,日夜恐慌不安,身寒,浑身僵硬,手足心汗湿津津。
刚开始时还只是饮食减少,每次心慌心悸之后就屁多尿多。”
顾沐云每说一句,李大娘就点一下头:“对,是这样的,顾姑娘说得准,我这病可好治?”
顾沐云点头,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那场瘟疫压在心底:“你需放宽心,我先给你开一个方子服用。”
李大娘的病是惊恐而起,伤及心阳,至神无所依,虑无所定,所以日夜惊恐不安,难以安寐。
阳气虚,固摄失职,所以手足心汗出,矢气尿多,甚至失了统摄,心一动就尿不禁。
治疗当时温通心阳,镇惊安神为主,方用桂枝去芍药龙骨牡蛎救逆汤加味。
李大娘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开口说道:“顾姑娘,我真是对不住顾郎中他们,这两年来,这些心里话我没敢跟任何人提起过。”
她终于把心里话对着顾郎中的后人说出,压在心里沉甸甸的焦虑终于松缓下来。
她颤抖着双手接过药方,仿佛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张,而是能拯救她的灵丹妙药,更是能赎罪的机会。
就连身上的病痛都仿佛消去大半,整个人轻松许多。
而另一边,听完整个事情经过的顾沐云,此刻内心却如同一池平静的湖水,没有丝毫波澜。
她愈发坚定远离这场权力游戏的决心。
也不怪李大娘对萧公子他们隐瞒真话。
其实多那一句并不能改变什么,说不定李大娘还会有灾祸降临。
这件事里,无论是李大娘还是自己的父亲,他们都是这场争斗中的无辜受害者,其中也包括原身和母亲。
李大娘的病又开过几次药,心病一去,药如神至,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崔氏和李二连连夸顾沐云的医术好。
腊月底,赵平写了信来,邀顾沐云回江荆府过年,并告知这也是潘医官和几个叔伯的意思。
潘医官是跟着萧公子到孝泉县的,倒是一个和善之人。
而几个叔伯都是顾廷柏的好友。
两年前父母双亡时,幸好是这几个叔伯帮忙料理后事,现在邀请去江荆府过年,必须得去拜年了。
第241章 番外(五)
顾沐云是在腊月二十五进的江荆府城,赵平早早就在城外十里等着。
一见面,赵平就交给顾沐云一封信:“这是长水寄来的,已经在我这里放了两天,想到你就快回城,所以没有送到弥鹿镇去。”
顾沐云接过,不用打开看她也知道是什么。
长水在之前的信里就说过,让她回家过年去,这信一定就是催回家的。
顾沐云之前写信回去就是说过年的事,可能是在路上错过了。
赵平继续道:“你家宅子现在不能住,苏伯父他们说让你住去家里,我想着你的脾性不喜欢麻烦别人,就在客栈定了半个月,住得合适再续房租。”
“好,赵师兄想得周到,我正想着回来后赶紧定客栈,还担心过年时客栈歇业不好找。”
顾沐云觉得赵平就是这点好,能理解人,所以在关口镇,两人来往得多些,就连赵平求婚事,也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感觉到厌恶。
住客栈是必须的。
顾沐云虽然在江荆府有一套房,但因为当时着急离开以低价赁出去,现在契书上的时间不到,租房的人也不方便马上腾出来。
想着自己要去弥鹿镇,赵平也能在尚医局找一间房,所以那房就没有收回来。
而苏伯父就是那几个父辈好友,这次回来过年,要邀顾沐云住去自家,盛情难却之下不好推脱。
好在赵平提前定了客栈,顾沐云也有了婉拒之词。
果然,在进城后,苏郎中就要她住去自家过年:“沐云啊,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当着自家,去家里过年吧!”
顾沐云只能说自己一个人习惯了,还是住客栈,方便走亲访友。
苏郎中见她坚持,也不好再问,因为顾沐云的外婆和舅舅家也江荆城里,说不定另有安排。
年节时,顾沐云其实很忙碌。
她就只在客栈跟赵平翠青三人吃过一顿简单的团年饭,接下来就是到几个伯父家一一拜年。
另外就是尚医局的同事和赵平在酒楼聚餐,其实都有邀请顾姑娘同去的意思。
因为顾沐云虽然通过尚医局考核,作画绘图人人皆知,但没有正式编制,不算尚医局的人。
而且她是一个未婚姑娘,也不方便单独赴宴。
酒楼大厅里,大家谈笑风生,话题大多围绕着医学上的奇闻。
其中有人道:“莫看顾姑娘年轻,也曾治愈过几例罕见病症,见解之独到,令人惊叹。”
“是啊,还有那些解剖图,哎,虽然在酒桌上说这些事情有些不雅,我还是要说一句,现在书库里的绘图全部更新,还有一大部分送往京城太医库存,顾姑娘功不可没。”
“顾姑娘,你真没有想过进尚医局?”
因为弥鹿镇一事,江荆府尚医局死三个郎中,人员空位就又添进来好几个新人。
这次邀请赵平和顾沐云的郎中,都是刚入一年左右的年轻人,对顾沐云和尚医局的关系并不清楚。
只知道顾姑娘对尚医局的文献资料有功劳。
顾沐云摇头:“我喜欢自在,像你们这样每日必须点卯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