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42)+番外
嘴巴说得再好听,所有理论知识都需要实际效果来验证支持。
用刮痧拔罐治疗感冒,并不是顾沐云在信口胡说,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的治疗方案。
病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经络到脏腑是有一个过程的。
《金匮要略》有云:当经络受邪“四肢才觉重滞,既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万病从表起, 哪怕一个小小伤风感冒,如果应对不好,感冒缠绵难愈,还会引起更多疾病。
这时候治疗首选针灸,其实效果最好,见效也最快。
所以,老百姓评论某医生医术差,最爱说的一句话:这医生连一个感冒病都治不好。
要夸一个医生的医术好:这医生技术不错,再严重的感冒咳嗽一付药就能解决。
对普通人来说,身边有一个医生能很快治疗伤风感冒,那就是幸运。
在小陆子的指挥下,妇人先把患者的上衣脱去,趴在理疗床上露出需要刮痧的背部,顾沐云这才拿着刮痧油和刮痧板过去了。
她用的刮痧油是普通食用油,刮痧板也是普通的牛角板。
很多时候刮痧只是一个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的过程,不用弄得太过花里胡哨。
顾大伯站在屏风旁边,一边跟那些围观者闲话,说一些顾沐云虽然年纪小,但是尚医局出来的,医术没问题云云,一边提心吊胆看着顾沐云给人刮痧。
他嘴上说得厉害,心中还是没底,半个时辰就要见效,煎药还来不及呢,这又不是神仙?
感冒刮痧跟普通疏通经络的刮痧有区别。
顾沐云先是在钱大叔的颈后发际中找到两侧风池穴,不用刮痧油,这里无需出痧,只用刮痧板直接刮出红色。
然后沿背脊两侧从上到下,由轻到重,力入皮下刮膀胱经和督脉,以皮肤出现潮红痧痕为止。
同时在大椎,大杼、膏肓、肺腧穴位各刮几十下,很快这些区域就出现暗红痧点。
【图片】
网图
【图片】
网图
第38章 出奇效、效如桴鼓
真正的痧点不是刮出来的,而是被人体激发的卫气顶出来的,如同小丘疹突出皮肤。
也不能让患者感觉是皮肉之苦,而是轻微压疼后的舒服爽快。
等肺腧、大椎穴等区域出现痧点,顾沐云没有用银针扎穴位,而是用刺血针在那些特别突出的小疹子轻轻点刺一下。
点破皮肤后,再取一个竹筒,在里面丢进一片燃烧的纸形成真空就吸在刺血点上,很快一颗暗红的血珠从皮下冒出来。
寒随血出,出血及止,过多耗气,立即取下火罐。
随着刮痧和几处穴位点刺拔罐结束,一直趴着的钱安清清嗓子:“我感觉现在肉皮不紧绷着痛,身上也不僵了,头也没那么痛。”
顾大伯在旁边也诧异道:“啊,钱安,你说话没有咳嗽,比刚才好些!”
在刮痧刺血之前,钱安说话就会嗓子痒咳嗽,一句话说得磕磕绊绊的,这时候明显好转。
此时屏风外那些看热闹的人也开始嘀咕起来:“能有这样快?不会是假的吧!”
“就是,喝药发汗最快也得一两个时辰,这恐怕是故意说出来骗人的。”
“就只刮痧拔罐,我在家也经常做,嘿嘿!”
因为隔着一张屏风,外面的人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的操作,无非就是刮痧拔罐。
这些都没什么稀罕的,累了乏了,家里时不时也会敲捏几下。
外面的话里面却听得清清楚楚,钱安没好气的嘟囔道:“我又不是傻,好没好自己不知道。”
他是趴着的,治疗没有结束,也不能动。
顾沐云没有搭理外面的议论,都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同样的刮痧拔罐刺血,看着一样的操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效果上区别就很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有些东西隔的就是一层纸,不点破就是不明。
顾沐云取出两根才做好的艾灸。
“大叔,我再艾灸一下,帮卫气把郁闭在里面的邪气全部清除,你的伤风就不再反复发作。”
“行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小郎中果然懂得多!”初见成效,钱安彻底放下心来。
另一边,顾大伯也心里轻松,刚才听到别人议论他一直担心焦虑,此时看向那几个坐在堂上闲话的人,脸上浮起笑容。
顾沐云把两根艾条用细绳子绑成一束点燃,再让患者侧身躺好,整个背部对着自己,开始对穴位依次点灸。
刮痧是从上到下,艾灸也是一样,顾沐云从风池穴开始,以雀琢灸法对穴位一上一下快速熏烤,穴位皮肤潮红为度。
然后就是大椎,大杼,肺腧等一一灸红,原本这已经算做完整个一个疗程,但顾沐云还另外有一套手法。
一般人只知道刮痧拔罐就能缓解感冒症状,但要真正的清除余患还有一个步骤。
两根艾条此时也烧得正旺,抖去艾灰,顾沐云从钱安后脑的风池穴开始,然后就是颈部大椎,手腕回旋抖动,用上艾灸手法,沿着督脉一路快速灸到尾椎,一次次循环往复。
随着她手中动作的“打”“拍”,灸条的热气如浪涛滚滚袭向肌表,渗入肌肤,从颈椎蔓延到尾椎,势如破竹般冲向四肢百骸。
“钱大叔,你背上感觉到热气了吗?”
“有!我在灸背,哎,怎么胸口和肚子都有点温热!”
“嗯,这是灸透了,现在热到膝盖了吗?”
“有热气!大腿都是暖烘烘的。”
在顾沐云第三次问热到小腿时,艾灸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