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45)+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想了各种方法的顾砚山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连路都不敢粘地了。

那天在祠堂外活蹦乱跳的顾砚山瘸了,可那天被气昏过去的三叔公却活蹦乱跳。

三叔公这几天都没有出门,闷着头满屋乱转,三老太太劝道:“这也怪不得西院要分族,大房以前做那事太过,硬逼走了顾廷柏。”

三老太太的话还没有说完,三叔公立即打断她的话:“妇人之仁!若不压着西院,等他们出头,以后我们就只能落到西院如今的下场!”

这话居然跟顾砚山的一模一样,不过他心里还有话没有说出来:若当时顾廷柏不那么倔,愿意低头讨好自己,多说几句好话,自己也能帮他解了这个围。

可顾廷柏年少气盛,硬是说不听。

族里出这样一个人才,只要再继续参加科举,定能像大房的顾檀亦一样,也能考一个举子,在县衙谋一个书吏的职务。

顾家一门两举子都在县里当职,是何等荣耀,可惜一山不容二虎,大房逼得顾廷柏远走他乡,弄到一地鸡毛。

现在顾廷柏一死,连灵牌骨灰都没有留下,西院对东院的怨恨就大了,两边已经到了断绝关系的地步。

三叔公又开始转,突然他脑中闪过那个随时眼里都是冷意和怨恨的女子,就好像天老爷都欠她的一般,而且现在还穿着男装大张旗鼓开医馆。

三叔公心里莫名提起,一屁股坐在旁边椅子上不走了。

他想不通老实几十年的西院,现在怎么突然有底气对自己喊出“分族”,他们怎么敢的?

自己家一个孙子,五房一个孙子都在县学念书要考科举,名声要紧。

一定要压住了,别让西院真的闹出分族的事。

他想到这,又急忙出门,径直往五房来。

不是东院这般的蝇营狗苟,金针堂的营业在继续进行。

上午一共治疗五个患者,可看热闹的人有十几个,满堂都是人,让初当医童的翠青水萍和小陆子手忙脚乱,包括顾大伯顾二伯也是东一头西一头的乱转。

哪怕顾沐云在现代早有从业经验,可架不住手底下都是一群菜鸟,不仅乱拿错东西,宽宽的前堂里还人撞人。

好在乱中没出错,到下午又处理三个患者,太阳西沉时,一天的营业结束。

因为五点是酉时,鸡入笼,人归家的时候,气血回经入腑,人体也渐渐趋于平静。

古人讲究酉时后不起卦,也不艾灸不扎针。

顾沐云很是喜欢这规矩,郎中可以早早下班,再不用考虑晚上有人搓完夜场麻将,才打电话说自己这时候要来艾灸扎针。

送走最后一个患者,小陆子关上花墙栅栏门,喧闹一天的金针堂归为平静。

在后院正房里,翠青把钱匣和记账的水牌拿出来:“小姐,今天的收入都在这,一共是六百二十五文。”

除去第一个患者钱安给的一百文,其他人都是诊金减半,扎针后只付七十五文,所有钱都是翠青收着。

顾沐云看着匣子里大大小小的铜钱,掂了掂重量。

钱锭沉甸甸的,她的一颗心总算是落到肚子里。

来这里已经两个月,前期在江荆府时忙着处理“自己”的身后事。

到了关口镇才开始考虑怎么立足,虽然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总是不踏实。

毕竟换了一个环境,万一自己的医术水土不服呢。

衣是人的脸,钱是人的胆,还是这沉甸甸的钱才能坠住人的心,有安身立命的本事,那就不怕什么了。

一个月有十五两银子的收入,够养活自己、翠青和小陆子,现在还加上一个水萍那也不在话下。

哎!有一技在身就是好,不光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就连穿越一样不用怕。

顾沐云在房间里算账,大伯和二伯兄弟俩也在前堂里坐着休息。

看着屏风后收拾一新的理疗床,还是满堂浓浓的艾灸味,再想想白天时那些患者离开的笑脸,两人满怀欣慰。

“哎,就是可惜三弟夫妻了!”

每次看见顾沐云有出息,顾二伯就要提一次顾廷柏。

要是三弟两口子都活着多好,三弟教四丫头的医术就这样出色,他本人的医术应该超过四丫头。

哎,可惜了!

第41章 辨经络、西院有新苗

此时距离吃饭还有段时间,顾沐云取出纸笔,准备把一天的病案记录下来。

水萍端着盘切开的小梨敲门:“小姑,这是我娘送来的。”

哦,花堂嫂来了。

顾沐云出门,就看见花堂嫂站在院里,正跟大伯母哈哈笑:“娘,我是来看我家小神医的!”

大伯母哭笑不得:“你小声点,才开业,谁家像你这样不害臊,别人不夸自己夸。”

花堂嫂瞥一眼出来的顾沐云,立即迎来:“我在街上卖米花糖都听人说了,说你治头疼发热厉害,别人裹着衣服来,脱了衣服走,真是神了!”

顾沐云也没有想到早上第一个治疗的感冒病人,会传得这么快,只是这“裹着衣服来,脱了衣服走”听起来有点不对劲。

花堂嫂此时夸完顾沐云,又吩咐水萍:“你在这要勤快点,要是把你小姑伺候好了,以后这手艺就是从指头缝里漏点教会你,你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嫁到夫家去,想怎样就怎样,不怕男人不听话,也再不受婆婆的窝囊气。”

她话一落,一直笑眯眯的大伯母又无奈叹气:“你是说自己在顾家受窝囊气了?”

花堂嫂愣愣道:“娘,我一高兴,就忘了你还在这!”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