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80)+番外
顾沐云把香囊掖进腰带,从自家篮子里取出糖果子逗他:“小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小孩子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她,却不说话。
小妇人终于开口道:“这孩子刚两岁,小名麒哥。”
“哦,他好像有些生病,是气紧咳嗽?”离得近,顾沐云听到孩子有轻微哮喘声。
说到孩子,小妇人心里的恐慌瞬间就没了,她往顾沐云这边挪了挪,抱着孩子道:“麒哥儿从小就容易着凉,也不喜欢跑跳,比别人的孩子长得瘦小,我家一直有求医,每年冬夏时最容易生病,今天还喝着药,顾郎中可有医治的法子?”
顾沐云摇头:“我不懂儿科。”
儿科又叫哑科,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中就说过,“宁治十男子,不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妇女的病疑难病症很多,极难医治,而小儿无法准确说出病情,言语不能通,更加难治。
中医最早的儿科医生是记录在《山海经》里,书中提到的巫方,将各种奇怪的草含在嘴里弄碎再吐给小儿吃,救治不少孩子。
扁鹊也是一个精通儿科的小儿医生。
顾沐云是实事求是的说,不敢胡乱吹牛,她现代时没有学儿科,顾廷柏也对儿科涉猎很少。
不懂就不随便找事,况且孩子一直在别处吃着药。
听到顾郎中不懂儿科,小妇人面露失望,车厢里重新恢复安静。
顾沐云倒是多看她几眼,这个小妇人虽然孩子已经两岁,年纪也就十七八,容貌俏丽,就是眼神不好,看东西老眯着眼。
这情况顾沐云可是太熟悉了,以前自己也是戴黑框的。
若说穿越带来的坏处数不完,好处除去突然年轻十岁,大概就是眼睛不近视。
以前不戴眼镜五米开外就是一团乱麻,蹲着的是垃圾桶还是人也分不清。
现在好了,视力至少是5.3,换成视力表可以看最后一排,就跟戴着望远镜一样爽。
通过铜镜就能感觉出锋利的眼刀子,再不是以前摘了眼镜看啥都媚眼如丝、暧昧不清。
坐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她把王家嫂子看得清清楚楚。
大眼睛,双眼皮,一双眼水汪汪的,顾沐云心想,如此漂亮的一双眼睛,却要成睁眼瞎,着实可惜。
她开口问道:“王家嫂子,你这眼睛是怎么回事,好像看东西有点难?”
近视眼这个词在古代就有,只是寻常人连字都不认识,很少患病。
但在读书人里面已经出现,就连《清明上河图》里都有戴眼镜的书生,除此之外,对视力伤害最大的应该就是绣娘了。
小妇人叹了口气,说道:“我自幼学习刺绣,经常熬夜赶工,以前还不觉得,自从生了麒哥儿,平时要做的活也多起来,就越来越模糊。”
顾沐云正想说这是病,叫“目不能远视,能近怯远症”,早期治疗能缓解视物模糊的程度,也能控制病程。
中医古籍中也有使用“近觑”,这个词语很形象,描绘了高度近视的患者需要近距离观看物体的状态。
可她还没有开口,原本还在说自己眼睛的王小嫂子突然发现自己话说多了,立即惊慌道:“没事没事,我眼睛好好的,只是昨天晚上做了活没有睡好,回去歇几天就行!”说完就低头不再说话。
顾沐云眨眨眼,见这个小姐姐突然对自己撒谎不说真话,她也不好再提治疗。
只想回去以后,对水萍和小陆子他们要严格管理,不许晚上灯下看书,还要做眼保健操,可不能把好好的眼睛给弄废了。
顾沐云闭眼休息,王家小嫂子却偷偷打量起她来,可惜她眼睛近视,中间还隔着小陆子,只知道倚着车厢壁的是声音清朗的少年郎,连眉眼都看不清。
第70章 小孩子吐真话
骡车回到关口镇,按照顾大伯的吩咐,几人直接回西院去,到晚上才能真正的焚纸烧香。
此时的西院里,平时晾晒的衣服已经收拢,露出久违的空地。
檐下摆了一堆纸钱,翠青和水萍带着几个小孩子在折元宝。
顾沐云几人进院,翠青立即小跑着迎过来,伸手接过小陆子提的供篮:“小姐!”
“嗯,家里没事吧?”顾沐云随口道。
翠青附耳过去:“大伯老太爷和几个大叔去东院了!”
这是在说大伯和几个堂哥。
顾沐云眉头一皱,站在院子当中,看一眼旁边的二伯,点点头道:“好,你先给我盛碗水来,我在这凉快一会,赶路有点渴。”
顾二伯也听到这句话,顿时急道:“他们去东院干什么,我这就过去!”说着转身就要走。
顾沐云叫住他:“二伯,你稍微等一下,我跟大伯母打个招呼一起去……”
檐下,水萍和水荷站起来喊一声“二爷爷、小姑”,但乐水和三岁的水苗只顾低头玩着纸元宝,没有搭理进来的人。
水荷拉了一把弟弟妹妹,乐水不耐烦的一把丢下手中纸元宝,气冲冲道:“我刚折好你又给我弄散,烦人!”
水荷顿时羞得涨红脸:“小姑姑来了!”
乐水抬头看了顾沐云一眼,歪着头撇嘴:“又不是我亲姑姑,还把爷爷拉去白干活,我才不喊。”
水萍大怒:“谁给你说不是亲姑姑,你在听谁胡说!”
乐水瞪大眼睛,一脸的不服:“明哥儿说的,不是亲姑姑,就是一个假男人!”
啪!
水萍扬手就是一巴掌打在乐水脸上:“明哥说什么话你都信,你怎么不住他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