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86)+番外
虽然大伯,大伯母和二伯有情,人家说几句应该。
但人心都是会变。
西院帮过顾廷柏,现在又在帮自己,两代人的纠葛加在一起越发复杂,还不如把所有东西换成银子,摆在明面上,这样一文一厘都能算得清楚明白。
之前一直没有等到大家聚全,再加上这一天发生这样多的事,看着二伯一家如此烦恼,她是不能再等下去了。
“伯母,我爹是西院养大,他欠下的恩情当是我来报答。”
说出这句话,顾沐云不等大伯母再推辞,就看向三堂嫂舒氏,“三嫂,乐水不能去族学,就让他去镇上李员外家的私塾上学。
每月我出三百文的束脩,一直付到乐水十八岁。
当然这钱用来做什么是有规定的,只用于念书,不用作他事,要是挪用被我发现,立即停付。
若乐水考上童生,每月就八百文钱,继续供他念书。
如果十八岁还没能考上童生,再想继续上学,你们家自己承担,我不再付一文钱。
等考上童生后,到二十二岁没考上秀才,停止支付。既然上学花了钱,以后乐水成家我就不再给钱了。
现在当着大家的面,我说出的话就算数!”
顾沐云算过,三百文钱不多不少,刚刚够孩子念书交束脩和买笔墨,二伯家里只需要负担衣食住行。
每月三百文,一年就是三两多银子,十二年不到四十两。
以现在自己每月十五两收入来看,供养得起,就当又按揭一套房子。
用几年时间还清人情债,也给西院一个未来可期。
西院的孩子里从顾长水开始,几个男孩都没有念什么书,再进学堂已经没有机会。
而乐水正是读书的时候。
有这次狠打,顾沐云也看清楚三堂哥是个拎得清的,孩子还有救。
至于女孩子,没办法进族学的,更不能考科举,那就跟自己学手艺。
哪怕学不成名医,懂点治疗头疼脑热的方法也好。
顾沐云不愿意看到西院一代一代只能干苦力,虽然自己开了医馆,但以后会离开关口镇,西院的振兴还需要他们自己努力。
如果乐水不念书不教导,西院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自己资助乐水念书,既是报答二伯对顾廷柏的抚养之恩,也报答二伯对医馆的支持,对自己的爱护。
听到顾沐云愿意承担乐水每月三百文的束脩,满屋的人顿时惊了。
三堂嫂舒氏心里激动,可看看旁边脸色不好的丈夫和公爹,她不敢出声,生怕再惹得丈夫和公爹不高兴。
于是就使劲推搡着儿子,让他赶紧答应下来。
乐水捂着火辣辣的屁股,想到自己说过小姑不是亲姑姑,羞愧低头:“谢谢小姑,以后我要好好念书!”
顾大伯有些生气:“四丫头,你在说什么胡话,乐水有父母有我们,若真是读书的苗子,我们自然是大家承担。
西院之前能供养一个顾廷柏,以后就能供养一个顾乐水,他上学的费用再怎么也轮不到你头上。”
大伯还是以前那个大伯,但顾沐云已经不是需要别人帮忙的顾廷柏。
“大伯,这是我的心意也是我爹的心愿,他一直心心念念要报答西院的恩情,不能让他死不瞑目。”顾沐云抬出亡人。
果然,顾大伯和顾二伯都沉默了,大伯母神情黯然。
顾沐云环视一圈屋里众人,见另外两个嫂子和堂哥的表情各有不同,她心里清楚,这种情况需要的是一碗水端平,免得说厚此薄彼。
第75章 学徒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钱的事更是容不下一丝差别。
三房的孩子上学得了束脩,其他两房自然也想得到什么。
顾沐云看向正绷着脸,“叮叮哐哐”收拾碗筷的大堂嫂,忍不住好笑,这个不懂掩饰的直性子,把什么事都摆在脸上。
“大嫂,如果水萍跟我学医,你们不用交拜师钱,不用管她四季衣服,以后成家时我出嫁妆。”
花堂嫂面上一喜,把手中的碗碟一放就要点头答应。
顾沐云对她摆摆手,扭头看向旁边的大堂哥:“你们先别急着答应,我这也是有条件的:要学医,五年内不许出师不许成亲,前两年没有月钱,她以后的婚嫁需要经过我同意,你答应不?”
教一个徒弟不容易,顾沐云不会随便让人半道摘果子。
那嫁妆钱也不是随便能拿的,徒弟嫁什么人,还要自己这个师傅答应才算数。
花堂嫂一下就急了:“我家水萍马上就要十四岁,你这是要她十八岁都不能嫁人?”
顾沐云严肃起来:“十八岁嫁人就很老吗?大嫂若是不满意我的条件,现在就把水萍带回来,在家养两年就能出嫁,不用学医了,你也早些抱上外孙子。”
花堂嫂一噎,吱呜道:“学医好挣钱,当然要学了,还能得嫁妆钱……水萍她爹,你怎么说?”
她想钱,又想女儿跟其他人一样早些出嫁。
顾一石闷声闷气道:“就让水萍多跟她小姑几年,早嫁迟嫁都一样。”
要当徒弟是那么容易的吗?
不仅平时孝敬伺候师傅,就连成家也需要师傅点头,这是各行规矩。
现在堂妹不要拜师礼也要教女儿。
水萍要是到别家当丫鬟,也不是随便就能脱身嫁人,别想什么好处都得,一点付出不想付。
顾沐云看向水萍:“你呢?你在医馆已经待了大半个月,怎么想的能定下来吗?学徒期间不能嫁人,你要想好了!”
水萍已经在医馆待二十天,能不能学自己应该想明白了,自己这样问,也是真正的把师徒关系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