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沙之境(322)
在沈若打坐以真气带着水焰莲花的水元素运行一周天之后,皮肤上再次结了一层蓝紫色的粘液。
沈若在屋外找了个角落用水元素魔法道具把自己浇透之后,回到屋子里,又用拙火定烘干了自己。
“这是水焰莲花残存的火元素能量?你能运用?”君哲只感觉周围的温度变得有些热,尤其是靠近沈若的地方。
君哲这一说,沈若不由得想起水焰莲花确实残存有少量火元素在自己体内,但是由于量很少,所以每次的作用都是让水元素力洗伐经脉的时候变得温度略高,他已经差不多要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这不是魔法,而是一种……”沈若词穷,因为尘沙大陆是没有拙火定这种内功心法的,他想了一会儿,决定用君哲能听得懂的方式来交流,“武技。”
“武技?”君哲感到新奇,武技在淬炼过程中确实可以使人变热,但是那是通过不断运动让自己热起来。
像沈若这样站在那里,就已经让自己和周围都变热,这种武技简直闻所未闻。
“就是一种……站在那里就可以让自己不怕冷的武技,古代有一些人生活在很恶劣的条件当中,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受寒冷侵蚀,于是研究出了这种武技。”
沈若试图把拙火定的由来用君哲能听懂的,似乎在尘沙大陆也可行的语言讲述出来。
但是事实上,拙火定的由来很古老,在母星地球上关于这个修炼技术是怎么出现的已经没有办法考据。
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起源,都归因于神明,但是其实科技发展,进入文字记录文明的时代后,就很少有那种真正可以被确认的神迹或者确实有效的魔法、仙术被记录下来了。
当然偶尔会有一些奇人异事的记录,但是这些往往并非正史,即便是正史,也会受到记录者主观判断的影响。
所以拙火定这门修炼技术到底是怎么来的,沈若也无法解释。
在古代掌握这门技术的,大多是在严寒中修炼的瑜伽师或者是大僧侣,因此把拙火定的由来和抵御严寒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不会出什么大错。
“能教我这门武技吗?”君哲的修炼狂哲本性,完全不顾时机的发作了。
“这可能不太好教……而且,我们现在在魔渊。”沈若提醒他。
“但是离开魔渊之后……你会打算去清泽国吗?”君哲问。
这好像不是不可以去,但是至少不会马上就去。
毕竟需要逛的地方还很多。
“有时间有机会的话。”沈若很诚实地回答。
“那不就是了,学习武技的时间苦短啊!”君哲说道,“或许,你告诉我怎么练,我回清泽国之后再慢慢练起来也可以。”
这门武技一看就很高深,应该不是三天五天能够练成的。
只要是一门武技,成为灵阶存在后,理解原理,假以时日就能修炼成功,这也是灵阶和非灵阶之间存在差距的地方。
“身体构造不同,这门武技,首先需要我们需要有同样的构造。”沈若指了指自己丹田的位置,“我的所有武技,都需要靠这个位置发力来引导自己行动……”
其实这种讲解不那么正确,但是要说一些类似“气沉丹田”一类的句子,估计君哲更云里雾里。
“总之经过那次我在赫赫身上的实践,我认为我们体内用于引导发力的位置、方式都不一样。”
沈若分了两段来和君哲说明,中间还停顿了一下来方便君哲理解。
“说到这个,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算是误打误撞,也总应该有迹可循吧?”君哲想起了自己感兴趣的另一件事。
“一开始那个岔气。”
沈若开口,他之前和君哲讨论过岔气的话题,于是干脆就用这个名词来替代当时在神圣魔火的肉身和赫赫身上发生的现象,虽然那可能不止岔气那么简单。
沈若想了一下接着说下去:
“那确实是个意外。
你看神圣魔火的肉身,受到的影响就没有那个叫凤凰的赫赫那么大,后来植木检查赫赫的身体,说他已经是强弩之末,说明他的**本来就和那个鸟状的能量并不兼容。
至于后来,我的针其实是根据他体内力量行走的通道来找的,结合了一些……我在他和神圣魔火空中交战时我看到的情况,其实本意是让那股能量从他体内泄出,谁知道变成了后面的样子。”
“看到的情况?”君哲疑惑,他也非常认真地观摩了那一场战斗,他为什么没有发现沈若说的可以和对方身体相关的端倪?
“我眼神比较好,拼图牌就是靠眼神好速度快赢的啊。”
沈若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解释,只是阐述原理:
“大概来说,就是我们人族,或者你们哲哲,体内都有某种可以引导我们突破自己的肌肉力量极限的循环机制。
所以我能用的武技,是以我体内的循环机制为基础逻辑,你能用的武技,是以你体内的循环机制为基础逻辑,两者并不相同,我当然也就没办法教给你我的武技了。
就好像人族也学习不了魔法一样。”
“原来如此。”
其实沈若说得不多,但是君哲现在在修炼上的理解能力比起沈若在清泽国认识他的时候已经又有了进步,他已经联系起了进入魔渊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
比如要让天狐们避免魔化,就让天狐们先使用“极焰”来燃烧体内的能量,然后再灌注正常的火元素力,这个能量离开天狐的身体,新的能量进入,这就是循着沈若所说的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