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尘沙之境(462)

作者: 金木火土 阅读记录

他们只是一种代表,之所以会有国王、贵族头衔,是为了方便其他使用这些头衔的种族理解,也为了让其他种族感觉到这些代表具有足够的威信力。

通常情况下,植灵们也不会去解释这些。

不过植木看沈若没有不耐的意思,所以讲述得也很详细。

植灵族因为他们的属性而天然没有什么其他种族的社会组织特性,但是他们拥有很多其他种族需求的治疗等资源,所以,会有很多其他种族来到植灵族们的生存地。

过多的外来种族进入植灵族国家,对于植灵们来说,是一件让他们很厌烦的事,即便有相当利益交换,也仍然会感觉到不适。

一个中立的、有保障的交易地点,在这样的地方能够完成植灵族中需要交易者和其他种族的交易,是植灵族很有动力去推动的事情。

要在植灵族生存地以外寻找这样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最初参与建立尘沙十绝的三位植灵提议要拿下永恒之塔区域的历史。

但是这个区域在此之前一直是修炼者们的必争之地,因为永恒之塔和神圣殿堂一样,都拥有着神明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力量。

当然,尘沙大陆上这样的地方并不是只有这两处,但这两处即使在其中,也是很特别的两处。

以植灵族自己的力量当然不能独占永恒之塔区域,而植灵们建立尘沙十绝的目的也不需要靠植灵族独占永恒之塔来完成。

在筹备的过程中,灵阶的植灵和来自其他种族的灵阶结成了盟友,又在交易区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来自在永恒之塔进行交易的一些存在的认可。

永恒之塔的秩序,也从一开始维护它的灵阶按照自己的原则维护,变成了在这个交易区进行交易、修炼的存在共同自发的维持的状况。

在这个前提下,尘沙十绝的形成条件慢慢成熟,最终,以十位灵阶为首,结成了一个维护一整个区域秩序的组织。

永恒之塔后来在存续有空间之力的核心位置上建立起了竞技区,在这个区域竞技对于实力有提高的帮助,同时也让一些相约决斗的存在有了一个较量的好地方。

尘沙十绝要维持他们始终拥有十名灵阶的形象,原因之一是“尘沙十绝”这个组织的名称最开始就来源于十位赫赫有名的灵阶。

此外,让外界相信他们始终有十名灵阶,对于“尘沙十绝”的声望、震慑力自然有好处,所以“尘沙十绝”对于灵阶的补位方式进行了隐秘处理。

到了现在,“尘沙十绝”之间,都未必全部认识。

至于中间产生青黄不接、“十绝”无法满员,完全是正常情况。

因为灵阶的诞生需要资源,大部分的拥有魔法天赋的好苗子,都会得到他出生地所在国家、组织的培养,比如神圣教廷的神职人员的弟子和孩子,是不会向外流失的。

尘沙十绝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自然资源也并不匮乏,但是它的组织结构方式,注定了它很难像其他国家组织那样持续地、有目的地去培养强大的灵阶。

一是“尘沙十绝”崇尚自由。

永恒之塔会建立秩序,也是为了更好的自由贸易;所以永恒之塔组织的发起人,最早的“尘沙十绝”,就没有打算以严密方式去经营这个组织。

组织松散但有序,只对触及组织原则的事情雷霆出击,以树立“尘沙十绝”的威名。

“尘沙十绝”的灵阶们,平时都是各自凭喜好做各自的事情,他们要保证的是自己坚守“尘沙十绝”最初订立的,与永恒之塔有关的契约。

而在永恒之塔以外的时间,他们则是他们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灵阶对培养自己的继任者并不是很积极,而且要继承“尘沙十绝”的灵阶名号,靠的也不是其中某一位的培养。

他需要的是得到“尘沙十绝”中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十位灵阶中的四位的认可,然后在最少三位灵阶的见证下,对最初的“尘沙十绝”留下来的血契滴上自己的血,然后订立契约。

誓言不会违背“尘沙十绝”的原则,不做任何不利于永恒之塔的事。

而“尘沙十绝”并不介意引进没有势力背景的灵阶接下空缺的十绝位置。

只是真正没有势力背景自己单枪匹马成就灵阶的存在真的是少之又少,沧海遗珠还要保证与“尘沙十绝”创立时的组织精神并不相悖。

如果他之前有从属的国家或者组织,一名灵阶对现在组织的归属感不如过去是大概率事件。

“尘沙十绝”不希望接任称号的灵阶带有与永恒之塔无关的目的来成为“尘沙十绝”。

那些与自己原有的组织、国家矛盾不可调和,又或者因为仇恨关系而没有归属的灵阶,“尘沙十绝”不会提名这样的存在来接任他们的名号。

因为这无法保证他们是不是会想要利用永恒之塔庞大的资源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另外,“尘沙十绝”对于那些热衷于权力的灵阶存在也并不喜欢,他们认为那会影响“尘沙十绝”的组织方式。

他们要保持这种组织松散成员却始终忠诚、组织有自由度却又有足够的威慑力不让其他的势力在永恒之塔的势力范围做出影响永恒之塔的日常活动的行为。

而且永恒之塔最初是为了“交易”的公信而存在,永恒之塔的信用靠的就是“尘沙十绝”这个组织。

非中立的、不稳定的环境,对于信用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尘沙十绝”立于大陆的根本,意味着它对于自己最顶层的十位灵阶有着极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