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尘沙之境(464)

作者: 金木火土 阅读记录

植木显然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又有些不解:

“正常情况下,植花的遗产只能由植灵族的身体继承,你不是人族?这东西没办法存放的吧?”

“它当然没有进入我的身体。”沈若说,“不过植花大师的遗言也不完整,我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说完,沈若复述了植花大师弥留之际最后的一句话:

“角逐没有完成,植花的名号……如果之后有机会,能够遇到掌管生命之神遗留意志显化,就……”

听了沈若的复述,植木做了一个皱眉的表情:

“他的话没说完,对你来说确实难以理解,如果换成别的植灵,也必定不会知道他的意思。

不过他知道我们认识,而我因为继承有花草树木四个名号之一,所以才能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他这是希望把植花之名所传承下来的力量还给掌管生命之神,在那之前要交由你来保管。”

“掌管生命之神的遗留意志……”沈若略一沉吟,随即问道,“要怎么见到?他会在神殿中显化吗,还是有特定的你们知道的栖息之地?”

“很遗憾。”植木叹气道,“在植灵族漫长的历史中,掌管生命之神遗留意志的显现次数屈指可数,他的栖息之地也不为我们所知。”

事实上,“阿纳地”就是有掌管生命之神祝福的地方,但是即便“阿纳地”被破坏,继承掌管生命之神赐予植灵们的一点力量的继承植灵植花死于“阿纳地”,掌管生命之神的遗留意志,也仍然没有降临。

沈若与掌管空间之神有过接触之后,就明白留在尘沙大陆上的神明遗留意志并不是每一位,都会回应因自己的力量而诞生的种族。

这一点其实他更早以前就有感受,毕竟,那位与人族的诞生有关的神明,才是最不会现身的那一位。

他是不是甚至遗留意志都已经完全消亡也完全成谜,根据掌管风元素之神遗留意志的意思,这位神明很强大,而且沈若也确认了他在尘沙大陆上的力量就是存续在人族的血液中。

但是别的神明力量影响下诞生的种族,似乎都遵循着种族的天赋力量强大与否与他们信仰的神明有关这个规律,如果是这样,人族应该会更强才对。

所以只能说,神明的思维或者行为都不是什么有迹可循的事,但是这样一来,植花大师的临终嘱托,可能终究会变成无法完成的任务。

“或许……”就在沈若感觉到完成植花大师遗愿大概困难的时候,植木却像是想到了什么,说了或许两个字,随即有些欲言又止。

“或许什么?”沈若问。

“或许我可以提议,如果你愿意接受成为尘沙十绝的挑战,那么挑战的方式就是让掌管生命之神的遗留意志显化,完成植花老儿的愿望……”

“我还没有正式同意……”

“但是你刚才表示得也不反对我提议不是吗?”植木说道,“成为十绝,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尤其如果我提议的挑战能够被他们接受的话,对你来说,只是做一件你本来就要做的事,至于做成之后下一步怎么选择,你可以选也可以不选,选择权还在你手上,你有必要现在拒绝吗?”

不得不说,“尘沙十绝”的十位灵阶,沈若认识两位,这两位虽然不是什么热衷提升战力的灵阶,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本事。

植木不但奇怪的手段层出不穷,谈判更是个中好手。

不论他说辞中对其他灵阶提议沈若成为十绝之一这件事中,是不是还含有什么陷阱,但是经过植木的叙述,显得坦诚又利大于弊。

最重要的是,他拿出一件沈若本来就想做的事情作为他提议之后,建议其他十绝把这件事作为考验的内容,这就让人难以拒绝,因为实在是听起来太有诚意了。

不过沈若也很清楚,植木说的全都是他打算进行提议,本质上,永恒之塔的其他九位——现在已经不足九位,是不是会同意,还是未知之数。

植木虽然说的很动人,但是这条件、这想法,都是虚空画出来的一张饼,并不真正能充饥。

而沈若没有马上拒绝,是因为在植木的口中,永恒之塔是一个对权力,对于掌握大陆走向并不感兴趣的组织,“尘沙十绝”也只是同时维护自己的乐趣和永恒之塔的交易环境的存在而已。

如果植木所说的“自由度”属实,那么能够成为“尘沙十绝”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尤其是尽管守门徒提到“灾变”传说是为了候选者造势,但是在沈若看来,似乎尘沙大陆正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似乎是在向着“灾变”的方向在发展。

在这种前提之下,沈若快乐的探索生活也不知道是不是会随时被打破,永恒之塔能够给“尘沙十绝”带来什么,沈若尚且不知道,但是情报的获得,显然会简单很多。

而情报,能让沈若避过一些强者的锋芒,也能对部分可能的危险提前回避。

第262章

沈若回到旅馆,天雪在旅馆的休息区等他。

沈若一时之间拿不清楚这到底是植木的安排,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又或者塞恩斯因仍然坚持认定自己对天雪有意思。

天雪倒是表现得很自然,给沈若留了她现在的住址,又邀请他有空去看看天潇。

就在沈若还不能确定植木到底是存着什么想法给他说的提议让他补位“尘沙十绝”这件事情的时候,永恒之塔水晶球室里的水晶球已经在轮番亮起了。

开启话题的当然是植木。

“我们十绝之一陨落于繁森国,现在十绝已经不足八位,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尽快寻找到合适的灵阶,顶替空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