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05)
“我还有时间,我的目标可是今年的全锦赛。”
2010年的全锦赛在二月中旬举行,那时正在寒假,她应该有很多时间泡在冰场,或许还能有不小的突破。
“也就在一个月后,”容翡还是在现实地替她考虑,“你难不成还指望在这段时间攻克阿克塞尔三周跳,集齐五种三?”
跳出三周半是不可能的,就是叶绍瑶再自信,也不敢想象有天能迈入三周半的行列。
“我等你哪天跳出三周半,我再紧跟你的步伐。”叶绍瑶坐在沙发上,脚后跟搭在沙发边,让自己保持一个舒适的放松状态。
“那个……”
“怎么啦?”
“我不跳三周半了。”
“为什么?”对方没有开玩笑的心情,她顿时正襟危坐,“你之前不是成功过几次?”
“我现在已经专项双人滑了。”
年龄越大,体能也会不如小时候,这些年容翡一直兼顾双人滑与单人滑,做出舍弃是迟早的事。
但叶绍瑶没想到,她放弃的是单人滑。
她反复问:“为什么啊?”
容翡今年还没满十八岁,她还有好几年的花期去经营自己的国内女单一号位。
叶绍瑶无法理解。
“现在双人滑的竞争不是很大吗?”
华夏队的韩薇/白崇洛在最近几年的世锦赛双人滑项目连中三元,是当之无愧的国内一号,任谁在短期内也撼动不了。
“你要听什么样的解释呢?”
“都要听。”
容翡思忖一番,斟酌道:“如果是别人,我会说‘因为拿遍了女单冠军,再滑下去也没意思’,但问的人是你,我只能说我上个月刚犯了哮喘,队医让我别再挑战身体的极限。”
“选择双人滑,是因为我现在的能力足够去应付里面的捻转和跳跃,而不用天天肖想阿克塞尔跳和永远在梦里才会出现的四周跳。”
“你这是放弃了。”
“但我应该再推迟一个赛季作出决定的,”她又笑起来,似乎是真的在笑,“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到赛场了。”
如此说来,当年那场“明星杯”是她们最后一次,且唯一一次同台竞技。
还没挂电话,两个姑娘都在说可惜。
“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容翡说,“我离开女单赛道,你可就少了夺冠的困难。”
有个小姑娘曾经可说过要在十四岁拿全国冠军的豪言壮语。
叶绍瑶自嘲:“我吗?靠我的膝盖吗?”
她虽然敢想,但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事。
“你还有一个全锦赛可以达成你的目标。”
“你根本不给病人恢复的时间!”
她四月份就要满十五岁了,这目标谁能达成得了。
“加油哦,”容翡说,“在没有第二个‘容翡’出现之前。”
第48章 自己每天都在东窗事发的边缘试探。
叶绍瑶没想到,这一通电话给她不小的打击。
晚上她想着容翡的话辗转反侧,一直到体育馆都还心不在焉。
她拎着冰鞋,直接到副馆热身训练。
此时正是冰舞短舞蹈项目的比赛争夺,穆百川果不其然又在副馆发火。
“你起跳前的下蹲呢?这么着急进入跳跃,是怕转不够三圈吗?”
定睛一看,挨训的人居然是季林越。
真是风水轮流转,活久了什么都能看见。
“教练早!”她上赶着报道。
“你今天来干什么?”
“备赛呀。”
“俱乐部的冰场不够你滑?”穆百川正在气头上,说什么都带着些情绪。
还好叶绍瑶的脑子还能转,她突然想起赛程,今天可没有女单比赛。
但她现在已经换上冰鞋,颇有和比赛选手争场地的气势。
“我这不是需要您高明的指点嘛。”这回是骑虎难下了。
小姑娘油嘴滑舌,三句两句把穆百川逗得不行,勉强让她在眼皮底下陆训。
“季林越,好久不见!”
小学毕业后,他们升入不同的中学。
季林越因为数学竞赛被挑走,去了全市最好的学校。
叶绍瑶呢,去体校的成绩差了点,不过她的毕业考试也不错,最后去了H大附中,两所学校隔了老远。
“欢迎你回来。”他说。
也是,她这两年总是有一阵没一阵的训练,已经好久没有在冰场见到他。
难怪他不知道她比赛的消息。
“我昨天短节目排名第七哦,准备接招吧,我要继续向你宣战。”她斗志昂扬。
不说最初那场明星杯,后来叶绍瑶每次都对他这么说,但一次没有赢过。
这次季林越也答应了。
叶绍瑶补充条件:“要是我赢了,以前打的赌都不作数。”
他们每次都赌了些什么,比如一包辣条,一次作业。
但叶绍瑶从来都耍赖,一直到今天,她已经欠了三包辣条和两次作业。
“那我赢了呢?”
“就再帮你写一次作业呗。”她现在根本不怕附加条件,都可以加,随便加。
“你一次都没有履行过。”
“等着吧,总会有一次全部抵消的。”
不拖到她名次翻身的那一天,可就亏大发了。
穆教练总是喜欢煞风景:“等会儿就是男单比赛,你的后外结环纠正了吗?”
其实季林越的三周跳本来没有问题,他从小学,基本功又扎实。
但市队教练和穆百川的理论不同,他给每个教练都分一只耳朵听,久而久之就练迷糊了。
市队教练说他三周跳缺,要早些起跳,穆百川说他起跳太急,根本没有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