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109)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她还剩下最后一个3T+3T。

当初她央求编舞师把难度最高的三三连跳放在节目中后段,就是为了能够获得额外的加分*。

但在两年前,因为膝伤和体能消耗,她没有如愿。

这次呢?

叶绍瑶没有选择调整技术动作,也没有将这个连跳与其他跳跃置换。

她想完成这个本该在两年前就完美呈现的节目。

压着节奏,她下蹲起跳,虽然第一个跳跃的远度很可观,但因为重心往前倒,轴也有些过于向前倾斜。

但好在是站住的。

她没有犹豫地接上第二跳,这次她保守了跳跃距离,主要是奔高去。

轴心很正,她无误地完成了自由滑中的最后一个跳跃。

随着乐曲的青春昂扬,她仰着身体,在躬身转中结束这一篇章。

但她的滑冰生涯却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她如春天一样,在这里新生。

第50章 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叶绍瑶获得了独属于她的满堂喝彩。

或许观众只是因为观看了一个完美的节目而惊喜,于她则是完成了时隔两年的承诺。

她想,她是一定会回到赛场的。

“小叶,你的两套节目都完成得不错,”穆教练的眼角笑出皱纹,“继续滑下去吧。”

“那是当然。”

她刚完成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壮举,整颗心一直悬浮着,直到坐在等分区,叶绍瑶的心里才终于有了踏实感,

眼前的分数板上显示着她的名字,等会儿还会呈现她的分数,这个分数将是对她这名勇敢者的嘉奖。

“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叶绍瑶——”

技术分51.66分,节目内容分49.28分,自由滑得分100.94分。

总得分151.70分,暂时排列第一位。

“算是你在这个赛季的开门红。”穆百川说。

虽然这个赛季已经过去一半,但并不妨碍后上车的人坐上前。

何止是这个赛季,叶绍瑶早就找不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这是我整个生涯的最好成绩!”

摄影师的胶卷里存了这个小姑娘很多照片,无一不是喜极而泣的,他当时让她把眼泪擦一擦,但最后抹得满脸泪迹。

他好心地递上一张纸。

叶绍瑶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有好心的志愿者告诉她,等分区又叫kiss&cry,她现在或许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已经确定能够获得前六名了,要留下来等待惊喜吗?”

“不了,我得早早回家。”她说。

高兴归高兴,她得在回家前把所有情绪掩藏好。

在爸爸妈妈面前,她今天应该是个和朋友学习了一整天的乖孩子。

不过晚一些回家应该没关系,在赛场,她也有很多很久不见的朋友。

叶绍瑶在黑灯瞎火的观众席摸到了团票区,一排一排找过去,终于见到了以前滑冰课的同学。

她低声招呼:“琴琴。”

“你这么快就收拾好啦,”向琴琴拉她坐下,开始喋喋不休,“你刚才滑得太丝滑了,根本不像受过伤。”

当年叶绍瑶受伤治疗也不算是小事,起码轰动了整个俱乐部。

膝盖手术第二天,冯教练还带了许多同学来看望她,让她躺在病床上难为情。

“那是我身体好,恢复得快。”她不吝自夸。

作为观众,向琴琴等不及向她倒苦水:“你不知道这场比赛有多难看,目前只有两三个选手零失误完成比赛。”

现在只剩最后一组运动员没有登场,在已出场的选手里,这个clean率确实不算高。

“咱俱乐部的人都摔得东倒西歪,就像串通好了一样,”她补充,“不包括你。”

星未来俱乐部在本次省冬会共报名了三名女单选手,短节目后分别排名第六、第七和第十。叶绍瑶的短节目与第六名的同门师姐只相差0.28分。

在难度相当的情况下,对方摔倒岂不是给自己送了温暖。

叶绍瑶有些庆幸:“我现在还是暂列第一?”

短短时间里,她居然坐上了第五的宝座。

最后一组选手出场六练,从年龄看,这组明显是成年人之间的争夺。

广播对场上选手一一进行介绍。

“都是省队的,没意思。”

好好的一场省级比赛最后却成了省队的内部赛,向琴琴叹气:“我们俱乐部在这赛季就像触了霉头一样。”

拔尖的都被省队市队挑走了不说,余下的人也没有在各大比赛发挥出往年的水准。

“咱们其实也不差啦。”

谁让俱乐部是这些“正规军”选拔运动员的苗床呢。

因为短节目第一的运动员退出,本组上场的只有四名选手,显得冰场空空荡荡。

“那个叫尹谊萱,你听说过吗?”

“好像听过。”

“她在国家出征冬奥会的名单上。”

“哪个冬奥会?”

“二月十二号的温哥华冬奥会,”看见叶绍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震惊样,向琴琴扶额,“你平时不关注体育新闻吗?”

她当然知道不久后的枫叶国会迎来四年一届的冬奥会,只是回忆起刚才和尹谊萱在门口撞个满怀,没想到自己居然误打误撞见到了国家队?

“你猜她能领先第二名多少分?”

在短节目中,尹谊萱拿下了逾六十五分,断层于其他选手。

“那还是猜谁是亚军更简单。”

她拒绝回答,随便将几个正在场上滑行的选手排序:“她,亚军;她,季军;她,第四。”

“为什么她第四?”向琴琴一噎。

“她裙子颜色不好看。”

多么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