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121)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容翡昨天还为她感到可惜,如果不是叶绍瑶有膝伤隐退,估计早已经能问鼎全国冠军,说不定她们还能打一场擂台。

叶绍瑶同样叹气,华夏单人滑式微,国内迟迟没有出现世界一流选手,她或许真能成为女单乱世中的英雄。

不过她比容翡看得更开,因为现在也为时未晚。

“加油。”她拍拍他的背,偶尔也幻想他们能一起站上单人滑的最高领奖台。

并且,这个可能性在无限增大。

从她第一次出现在全国赛场,国内的女单已经换了一茬。

当年勉强可以称作三巨头的容翡、孟慧林和陈鹏丽,一位转项双人滑,一位重新选择Y国国籍,一位在首都的冰场半隐退,同样都还年轻,但同样都没有在这片土地留下可以称之为完美的结局。

叶绍瑶在短节目后排名第五,前四名除了省冬会的亚军谭微,其他三名选手都是陌生面孔。

她留在内场看完了所有女单选手的比赛,第二梯队的难度还是以2A、3S和3T为主,连跳配置是3+2套。

只要她保证节目的完整度,名次应该能够保在第五左右。

“教练有没有告诉你表演滑*的事?”

“表演滑?”表演滑还有她这个中流选手的事?

季林越点头:“去年主办方邀请了各项目的前五名参与表演滑,或许你得准备一下。”

叶绍瑶根本没听别人说起过这事!

如果不是恰好和季林越打了照面,估计得等到自由滑结束,她才会想起还有这么一个环节。

不过表演滑并没有成绩要求,应该随便表演一套以往的节目也行?

她没再打扰季林越,跑一边继续专注练习自由滑去。

找到坐在山顶的邵女士,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容翡和张晨旭的双人滑短节目出现瑕疵,捻转三周砸肩失误,最终拿下第三位。

“妈妈,你怎么坐在这儿?”

选手家属可以手持身份证进入最佳观赛区,也难怪她在一层找了半天也无果。

“人太多,视野也没有这里好。”邵女士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山顶的位置清静,还有种总观大局的威势感。

也对,前排几乎都是正儿八经的冰迷,再不济也是爱凑热闹的小孩子,礼物一个接一个扔,可想会有多吵闹。

“林越在第几组?”双人滑短节目结束,才是男单比赛的角逐。

“应该是最后一组吧。”

她刚才瞟了眼张贴在门口的出场名单,季林越几乎排到了最后。

“又在最后。”

“最后多好啊,”叶绍瑶向妈妈解释出场排序的规则,“我也希望自己是最后一组。”

数学老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压轴压轴,越靠后出场,越能显示实力的重磅。

虽然因为积分问题不占出场优势,但叶绍瑶再一次凭借出色的发挥挤进自由滑最后一组。

她勾起唇角,这又如何不算是实力呢?

清冰时间,叶绍瑶挽着邵女士出门透气。

只是走出观众通道,雨水混杂泥土的气息已经钻进鼻腔,她望着雨幕砸在场馆的玻璃外墙,溅起细碎的水珠,最后凝聚成蜿蜒的雨迹。

“妈妈,我们带伞了吗?”清晨出门的时候天还是晴的,谁知道前脚刚到场馆,后脚雨就瓢泼了。

这场暴雨已经快下了一整天,黑云压城,根本判断不出此刻的时间。

“我还带了两件雨衣。”邵女士打开随身包,亮出未拆封的新装备。

听说南方多雨,这是她为此行特地买的。

叶绍瑶大肆夸赞:“如果没有伟大的妈妈,我等会儿会变成一只可怜的落汤鸡。”

场外偷闲的观众开始往里走,最后一组男单选手应该即将出场。

六分钟练习时间,邵女士重新坐回山顶,努力辨认满场穿行的选手。

“那身灰衣服是林越吗?”她的手指一直追踪着,向女儿询问。

“嗯,”叶绍瑶对他的表演服印象极深刻,“看他状态还是不行啊。”

“还是?”

邵女士问起,叶绍瑶将季林越比赛的事和盘托出,连同摔了什么跳跃,低了冠军多少分,说得绘声绘色。

“他不是才得了省冬会的铜牌吗?我记得他当时的表现很不错。”

“可能是状态不好吧。”

作为一名运动员,叶绍瑶对他的状态起伏感同身受。

在攻两周跳那几年,自己的状态也不稳定,跳跃总是好一场差一场,偶尔也会出现用刃错误的情况。

但她习惯首先做出最坏的打算,所以那些失误都兜在她的意料之内,她可以很快完成自我调节,再投入接下来的训练。

季林越这两年状态起伏大,和她小时候一个样。

别说省冬会那枚铜牌,她现在正目睹他摔了个外点三周,担心他进中游都够呛。

希望只是因为冰质不习惯导致。

“下一位出场选手,季林越,来自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

叶绍瑶第一次对他的表现产生不自信,用手捂住双眼,却又忍不住偷偷张开指缝。

季林越结束巡场,音乐准备开始。

听见旋律的第一刻,叶绍瑶彻底闭上眼睛:“妈妈,记得告诉我他滑得怎么样。”

她看过季林越这套节目,心里也大致能按照节奏刻画出技术动作。

首先是勾手三周接后外点冰三周连跳,观众席响起了掌声,这个动作应该不错。

刚才季林越在练习时间摔倒的一堆3T,果然只是虚晃一枪。

接下来是阿克塞尔三周的单跳,叶绍瑶竖着耳朵仔细听,观众对这个跳跃的反响更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