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187)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交响乐进入最后一个乐章,所有跳跃已经完成,旋律也迎来它的最高潮段落,像宫廷的宴席结束,宾客自由地握手舞蹈铜管与短笛合奏,欢乐的情绪贯穿始终。

这一段音乐迸发得太快,快到已经让人来不及回想那条平静深邃的多瑙河,蓝衣舞者在庭中做出蹲转,跳进、换足、换向,将它的难度发挥到极致。

他想把跳跃的每一个得分点发挥到极致。

旋转停住的刹那,一场盛大的舞会结束,管弦乐的余音似乎还在回荡,后段毫不掉速的旋转搭配磅礴的音乐,实在震撼人心。

季林越其实并不比陈束晰和秦森河差。叶绍瑶一直这样认为。

“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季林越,技术分59.15分,节目内容分58.14分,自由滑得分117.29分。”

总分没有超过陈束晰和秦森河,最终位列第三位。

一定是在哪个技术上出了岔子,或者旋转没有拿到四级的定级,否则,他不可能和难度相当的秦森河扩大差距。

但这得等到组委会公示小分表后才能得知。

频幕转播的季林越表情更凝重,直接和冯蒹葭讨论起定级的问题,叶绍瑶看清教练的口型,旋转变姿和周数都达到提级标准,3F虽然质量不高,但也不至于一分不得。

“我想申诉。”季林越当即就像裁判组举手示意。

他没想明白,教练也没想明白,连场外的叶绍瑶也难以置信,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申诉?话传到观众席,又是另一番意思。

并不完全熟悉花滑规则的观众质疑:“他是不是输不起?”

“什么输不起,这是正常的流程,选手有权利质疑自己的成绩。”叶绍瑶咬回去。

现在比赛的评分系统都逐渐引入国外那一套,尤其在电子设备流行后,打分、回放都不再依靠人工,电子有电子的便利,自然也会出现纰漏。

赛场边的工作人员在收到核查分数的请求后,裁判席将季林越的技术分数返工核实,一群大老爷们对着屏幕上的数字来回比对,眼睛瞪绿豆似的。

有助理指出问题,裁判组在输入成绩时漏算了3F+3T连跳,导致技术分缩水了将近十分。

“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季林越,技术分68.72分,节目内容分58.14分,自由滑得分126.86分。”

主持人及时更正了正确的比赛成绩,虽然季林越还是没有依靠技术难度超越秦森河,但只以一分惜败,他的难度已经得到在座所有人的认可。

“恭喜你,在本赛季第一站收获铜牌。”

颁奖仪式结束,叶绍瑶捧着他的奖牌看稀奇:“那么,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T国吃苦?”

第87章 “你们快去,跑着去。”

这不是叶绍瑶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比赛。

对她来说,拦出租车去岸北火车站,在火车站的取票机打车票,然后一路过安检上高铁,这些流程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只要她的零钱包是鼓鼓的,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大不了借好心人的电话,打给爸爸妈妈,打给容翡,只要能解燃眉之急,随便谁都行。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邵女士给她六天五夜的行程批了六百块钱,在给聂心买了一座华表模型后,已经穷得叮当响。

穷鬼盯上了又有电话又有余钱的季林越。

“容翡说,这家铜锅涮肉是全首都最好吃的,你想尝尝吗?”

叶绍瑶来首都多少天,就跟着容翡吃了多少天的素沙拉,没见半点荤腥。

导致她现在只看着门口的招牌就犯馋。

季林越问:“你想吃?”

“如果我可以蹭一顿的话。”她现在的经济条件可不允许自己放肆吃喝。

老胡同里的游客并不多,店里到了饭点还没开张,但叶绍瑶并不意外,因为容翡给她打过预防针,她的品味绝对没有问题,这是别人吃不来细糠。

“本店有学生六折优惠,两位里面请。”

迎客的阿姨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是地地道道的首都人,叶绍瑶推想,这家店应该也是地地道道的店。

铜锅很快就端上来,圆筒里放着刚烧红的炭,清汤已经煮沸。

“咱们涮羊肉忒讲究,您得夹起一片儿边抖边涮,不兴一盘全倒了。”

店里没有其他服务员,更没后来的客人,阿姨自来熟,教两个小年轻怎么吃铜火锅。

“哎,你怎么没给酱汁蒯一勺韭菜花?”阿姨烫好了羊肉卷,低头看见女孩碗里清汤寡水,不免问了句。

季林越看她涮肉的手沉了一沉:“她不吃韭菜。”

“听口音,你们东北不吃韭菜饺子?”

叶绍瑶尴尬地笑了声:“就是吃韭菜饺子吃的。”

六年级的时候,她跟着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年,一连吃了三天饺子。

就这样,那枚传说中的硬币也没落在谁嘴里。

“您真的放了硬币?”

“应该没忘记吧。”信誓旦旦两天的叶姥姥开始自疑。

到第四天,叶绍瑶消化不良,被姥姥带去了县医院,在挂号窗口缴费的时候,她摸到裤兜里的那枚一毛硬币。

自此,叶绍瑶看见韭菜花就倒胃口。

“大姨,咱附近有什么可以消磨时间的地方?”

火锅吃得差不多,热心阿姨唠嗑也累了,叶绍瑶开始征求本地人的建议。

毕竟距离明天的红旗升起,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个点儿,下班高峰期,哪里人都多。”阿姨还是个爱躲清静的人,难怪把火锅店开在无人问津的胡同里。

“我们得流浪街头了。”不知为何,季林越“扑哧”笑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