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200)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本站青年组大奖赛有三十名女单选手参赛,但只有排列前二十四位的运动员才能顺利进入自由滑。

看着基本确定淘汰出局的女孩,叶绍瑶想了想:“没关系,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工作人员在旁边提醒携带随身装备离场,女孩一如既往地乐观:“其实我根本没有自由滑节目。我报名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让自己唯一的节目见见阳光。”

这套节目她从小就练着,从少年组滑到了青年组,她说,这个节目就像一只口袋,她只是不断往里面填充新的东西。

“那你可以选竞争更小的站次。”叶绍瑶失笑。

虽然能力有限,但挑个不错的分站,多少会让自己的排名好看一些。

“我在哪里都是垫底的料,”女孩抱着外套往场外走,“不过我卡着期限提交报名申请,对比六站,今年的芬兰的确是压力最小的。”

各国陆续公布参赛名单的时候,有内行在网络上分析JGP系列赛的竞争压力,首站伊斯坦布尔在历年都是冷门选点,但今年的知名选手们都更倾向于选择首场出战。

对此,冯蒹葭解释,JGP积分会直接决定进入JGPF的人选,奥运会后的第一个赛季,一大批运动员从少年组升上来,都想在冷门的分站拿下头名,冲一冲自己的世界排名。

但是不幸运,大家的想法撞了车,让没捡到好果子的叶绍瑶反倒得了便宜。

“我收拾收拾准备旅游,俱乐部还报销所有费用。”女孩狡黠地笑了声,“对了,芬兰快进入极夜了,会有很壮观的极光。”

女孩走远了,冯蒹葭才问:“你和她很熟?”

叶绍瑶摇头。

只是偶然遇见一个畅快的灵魂。

后场更衣室,冯蒹葭给她提上鞋包,看她撕掉小腿上的创可贴:“你的伤口,不是早结痂了吗?”

“最近一连几场比赛,训练也没落下,伤口一直反复,”叶绍瑶吹了吹,从裤兜拿出新的膏药贴上,“不过下周应该就彻底好了。”

“带伤闯国际赛,小妮儿挺自信。”

“那我得谢谢前辈的手下留情,没给我留十月的两站。”叶绍瑶和她贫嘴。

“行了,你妈妈在东面观赛席的前排,刚才比谁都紧张你,嗓子都快破了。”

叶绍瑶拉开门,回头问:“教练,您的‘金嗓子’呢?”

众所周知,“金嗓子”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的合作伙伴。

离开就离开,还得顺便搜刮些东西,冯蒹葭不情愿:“喏,一板新的,别拿个空塑料片回来。”

……

叶绍瑶找到邵女士时,旁边有一位不速之客,穿着黑色冲锋衣,把拉链拉到最高,遮住了半张脸。

“季林越,”叶绍瑶凑近,“你怎么在这里?”

四目相对,她真想也把脸藏起来。

真见鬼。

前天刚落地埃斯波的时候,她在聊天框絮絮叨叨说了好多话,从芬兰的寒冷天气到空气中甜腻腻的奶酪味,就像记了一篇事无巨细的游记。

最后,她还写:芬兰的天气和岸北差不多,路边已经开始积雪了,你要是以后在十一月来,记得穿厚一些。

当时的季林越是怎么回复来着?

他说,谢谢提醒。句末跟了一个黄豆人的可爱表情。

叶绍瑶不会想到,发出消息的彼刻,季林越正在去往机场的路上,文中的“以后”居然就在今天。

“你怎么在这里?”叶绍瑶还是想不明白。

“因为邵姨在这里,她拉我过来说说话。”

邵女士从赛场上移目,给他作证*:“对,好久没见林越,我瞅着比老季还高了。”

叶绍瑶嘁声,坐在旁边的空位上,腿蹬得老直:“我也快比我爸高了,您怎么不夸我。”

“我天天盯着你喝豆浆,能不知道你长高了吗?”

不对不对,怎么就扯远了,叶绍瑶努力找回话题:“我是问季林越,你怎么在芬兰?”

之前问过他报名的分站赛,这家伙一口咬定去泰国,说泰国离华夏近,来回时间更灵活。

左不过是不想耽误太多时间学习。

他在高中被分入体育实验班,据说教学资源并不如普通班,所有内容还需要自学自查一遍。

“我是被国际滑联邀请的。”

“邀请你?”

季林越理所当然:“我好歹也比了两年国际赛。”

国际滑联规定,世界排名在前75名的运动员有资格被邀请参与大奖赛系列赛,虽然季林越因年龄无法直通GP,但去JGP还是绰绰有余。

更直观的理由,芬兰站的男单还有缺,他受邀填空来了。

凭什么他们男单就人丁稀薄,叶绍瑶皱着鼻子,有些酸声酸气:“两站比赛,小季前辈有望冲总决赛吧?”

“那倒没有。”季林越老实回答,“据说个别选手有四周储备,我的三三连跳还不稳定,只能做好最坏打算。”

也就是三个字:没希望。

“我才没希望呢,为什么我会在选拔赛跳出Toeloop一周,直接把我的另一个名额跳没了。”叶绍瑶懊恼。

她不知在哪本书看到过,人总是贪心的,将目标握在手里后还想要得到更多。

测试赛前,叶绍瑶想,要是能参加国际赛就好了。

等真正来到了国际赛现场,她想,要是能够一直站在这里就好了。

欲望是填不满的,它永远在膨胀。

“F国会在月底举办尼斯杯,你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季林越说。

“你知道路费多少钱吗?”叶绍瑶赶紧捂住他的嘴,悄声说,“几万块钱砸进去听不见声儿,我妈得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