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250)
在前几届,H省的高考还是自命题,英语从来不考听力。
也就去年突然加入全国卷,题型变了个翻天覆地,老师们狠狠抓起听力。
那可是白花花的三十分。
所有寒假作业已经布置在黑板上,新的练习册装满一整个书包,叶绍瑶着急走,和她打哈哈:“云开,我今天着急训练,你帮我大扫除吧。”
曾云开沉默,不是她对朋友不仗义,她俩原本就是一个大组,要说做清洁,谁也跑不了啊。
但叶绍瑶早就溜没影。
今天的校门口和平日不大一样。
下到一楼,她放缓脚步,有学生在路边放肆地打粗溜滑,一摔带倒一大片,保安呵斥都来不及。
是因为放寒假了,她很快找出原因。
今天的放学时间早,天上没有一丝暮色,校外的家长也多了许多,都为了和孩子庆祝又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
可惜邵女士还得开教师总结大会,她又得一个人去冰场。
有人突然给她一记熊抱。
叶绍瑶对这角度和力度太过熟悉,几乎脱口而出:“容翡?”
“惊不惊喜!”
她点头:“你怎么到岸北来了。”
容翡松开她:“原本是在这里经停,但我转念一想,既然过来了,就陪你训练几天。”
所以她带着张晨旭下了车,浪费一半的车票钱,打车来到市区。
她首先去的是实中,因为潜意识总觉得叶绍瑶说过,她是实中的学生。
在校牌前蹲了半个小时,才有好心人询问:“你找谁?”
“请问,叶绍瑶在哪个班?”她说。
穿着实中校服的学生说:“叶绍瑶,是滑冰的那个叶绍瑶?她是三中的,不在我们学校。”
叶绍瑶打断她的故事向路边的树干踢了一脚:“容翡女士,你一点不关心我,我已经离开实中两年了。”
有卖烤红薯的大爷推车三蹦子叫卖,两块钱一个,五块钱买仨。
容翡咽了咽口水:“糖分高。”
“没热量。”
买多了,叶绍瑶一定要塞给她,还有一个是季林越的,她们要坐公车往郊区去。
“真香,”拿到红薯的容翡判若两人,这会儿不讲忌口,剥皮动作挺熟练,“绍瑶,你的名气还挺大,随便一个实中的学生都认识你。”
甚至是学校最边缘的保安,也会说一句“那小姑娘啊”。
哪里哪里,叶绍瑶没好意思说,不过是因为在冰场逗留,被跨校通报批评过而已。
外面的天太冷,捂在怀里的红薯也多少有些凉了。
“你将就吃吧,就抵今天的话费。”
“国际长途一分钟四块八。”
“哇,你怎么斤斤计较。”
“我没说过收你钱。”季林越撇清,想以物抵价的另有其人。
打闹几回,热好了身,容翡首先走进冰场,叶绍瑶也迅速投入训练状态。
“柯利亚教练。”铃声响了半分钟,电话终于接通。
柯利亚正在重洋之外喝下午茶,汤匙搅得杯壁脆响,似乎在与她碰杯:“叶,我以为你对我失望了。”
她哪敢有这想法,只是的确太久没联系,叶绍瑶说了声抱歉:“此后两个小时,我会把video传到您的邮箱。”
手机功能的限制,接打电话不能和录像同时进行,这通跨洋电话挂了打打了挂,叶绍瑶和柯利亚认真地讨论技术难题。
“教练,我看这个内刃不错,”叶绍瑶问,“您还是认为有些平吗?”
“用刃一旦定型,是很难修改的,但这几个跳跃的刃控制都还不错,恭喜你进入改刃的末期。”
“但是”之后还会有转折,这是柯利亚教练一向的话术,不到最后一刻,叶绍瑶不敢随意接话。
停顿的第五秒,他重新开口:“你发现了吗?自从步入发育关,你的刃跳轴心一直有倾斜,虽然你习惯了用膝盖硬拧,但这太伤身体。”
他猜到了,问前段时间是不是膝伤复发。
叶绍瑶没想瞒过谁,只是小姑娘好面儿,也没有挨家挨户奔走相告。
手机不会说谎,伤病那段时间,她和教练的通话记录有一大段空白,电子邮箱也同样。
柯利亚给出建议:“你得改变跳跃习惯,如果还想保住膝盖。”
“该怎么做?”
“稍等,我得再看看你的过往比赛录像。”
电话就此挂断。
季林越说:“我记得你在上赛季有成功的上手跳。”
叶绍瑶点头,这她当然想过,“我之前问过冯教练,但她好像并不希望我这么做。”
柯利亚教练传来邮件,里面截取了她的上手跳跃和几个训练营的教学视频,标题写着——TrytoRippon。
Rippon是什么意思来着,休息得有些久,叶绍瑶还没把脑子转过来。
“尝试上手跳跃,”季林越翻译,“和我想的一样。”
“可是冯教练说……”
容翡靠过来:“冯教练是教双人滑的,她从小就没练过女单,术业有专攻,你的语文学得比我明白。”
冯教练的观点和柯利亚完全相悖,是从捻转跳考量的,双人捻转要求女伴被举在半空,横向旋转足够的周数。
有重力这个恒定的条件,如何在捻转跳中找到重心是关键。
横向旋转和垂直旋转的区别太大了。
论双人滑,容翡也是专业的,何况她有极丰富的单人滑经验,能把两者的难度区分得很清楚。
“你听我的,我也是持证上岗。”容翡和柯利亚一个阵营。
她道出在俄国短训的经历,俄本土单人滑选手的跳跃出得早,稳定性也强,难度无以复加的时候,只能依靠附加项拉开更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