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74)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拉开窗帘,落雪声似乎大了些。

她心血来潮,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此刻的月亮。

今天是冬月十五,正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2018年的最后一次月圆。

耳机里的催眠歌曲来回放,被一通视频电话切断。

是季林越打来的。

“怎么啦?”

画面看不清人像,只有微弱的月光把室内映得灰扑扑,和照进自己窗户的是同一束。

“看你还没睡,给你讲点睡前故事。”

她笑着:“哦,小狐狸和小兔子的故事还没讲完。”

季林越顺着半截故事往下讲。

童话的结局,狐狸和兔子揭露了羊副市长破坏动物城和谐的阴谋。

“我就知道是《疯狂动物城》。”

月亮已经攀到房顶,叶绍瑶的精神依然饱满。

男生顿了两秒,似乎无奈地叹了声:“我没有故事了。”

“那就书接上回,讲讲颈丛的组成。”

她发誓,绝不是因为好学心理作祟,只是在世界都沉睡的时候,她需要一个入眠的助推器。

屏幕一直暗着,数字安静地跳动。

两道呼吸声之间,他们聊起考试,聊到年后的世锦赛,聊到华夏队参加世团赛的可能。

“没可能。栗彤的伤没好,全锦赛都没来,”叶绍瑶说,“双人滑那边也够呛,小翡他们这赛季待机,连世锦赛的资格都拱手让出去了。”

窗外还是一如既往的沉寂,但城市已然有了复苏迹象。

主卧传来开门的微弱动静。

“季林越,我必须得睡觉了,”叶绍瑶蜷在被窝里,“中午再见。”

季林越早困得不成样子,喉间的回应有些喑哑。

“晚安。”

……

一连几天下班,邵女士都找不见叶绍瑶的人。

她熟练地给季林越打去电话:“外面那么大的雪,你俩又去哪撒野了?”

“我们在图书馆。”

起猛了。

邵女士关掉油烟机,确认了一遍:“图书馆?”

难得有一天,俩孩子不是去星未来约冰,而是背着书包去……学习。

连叶绍瑶也佩服自己,她要是高中能有这用功劲,早就清北随便挑了。

“你高中还不用功?”季林越反问。

职业的特殊性让他们注定比其他学生过得更累。

每天午休去舞蹈室开软度,放学后去实中或俱乐部的冰场保持冰感,一直待到闭馆为止。

那些最难熬的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当时的他们似乎很少抱怨,更多时候都是乐此不疲。

他们有多热爱自己的事业,往往是许久之后,才在回忆里旁观者清。

在图书馆待了半天,手里的练习题看了又看,真是一窍不通。

叶绍瑶吐槽:“这内容也太理科了吧。”

解剖学还能结合图片记忆背诵,运动生理学的专有名词足够她喝两壶。

“这些都是高中生物提到过的,”季林越一顿,“不过的确有些抽象。”

叶绍瑶并没有得到多少安慰。

她必须暂停下来反思,自己一定是被鬼迷心窍了,才会跟着季林越选了一门理科专业。

但客观上讲,和这家伙又没多大关系。

她认知中的运动康复,就是针对运动员的伤病施展短期和长期治疗手段。

他们带着许多伤,但康复师不一定能随叫随到,所以她想学些真东西,能直接作用在他们身上的真东西。

被运动生理学折磨了几个小时,再拿起《军事理论》,竟然有老乡见老乡的动容。

连战舰和歼灭机都变得和蔼可亲。

天呐,这才是她这名文科生该背的东西。

玻璃幕墙外的华灯初上,图书馆响起熟悉的萨克斯曲。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您光临岸北市图书馆,今天的营业时间即将结束,请您尽快离场。祝您晚安,再会。”

随着小溪汇入河流,雪粒落在眼睫上,围巾上。

叶绍瑶牵着季林越的手抬头望。

和离开蒙特利尔时一样的暮色,一样的小雪。

她突然意识到,外乡和岸北终究是不同的。

蒙城的居民区很大,除了偶尔驶过的车辆,雪夜冷寂。

没有推着烤地瓜满街溜达的大姨*,也没有灯火通明的饭店餐馆,人们总是沉浸于自己的生活,所以无暇顾及其他。

但此刻的岸北行人如织。

道路才被清洁工打扫过,积雪被累在树下,培成一座座低矮堡垒。

他们赶上城市的晚高峰。

穿着千篇一律的学生从校园离开,地铁挤满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每个人都毫无交集,但又确确实实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一个不浅不深的脚印。

街角的夜市开了。

红的白的车灯一闪而过,给小摊贩留下一瞬光明。

街边店铺已经装点好了圣诞树和麋鹿,流行歌和喇叭声互相掺杂。

他们从夜市经过,等钻出人群,叶绍瑶的马尾旁多了朵绢花。

“季林越,你要是嫌奖金多,可以上交给我。”她数落。

这家伙居然狠心花五十大洋,给她买一件摆明坑外地人的小装饰。

季林越答非所问:“之前那朵的颜色和表演服不搭,这朵刚刚好。”

内敛的红色并不妖冶,层层叠叠的花瓣撒了些银粉,在街灯的照射下闪着碎光。

“我自己又看不见。”

“我看得见。”

语气十分骄矜,仿佛说着:我乐意。

……

没有教练的唠叨,回家就能捧起盛满的饭碗,电视放着又一日海晏河清,两家父母畅谈家事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