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89)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温女士回忆:“瑶瑶好像说过,需要爬梯子才能看。”

昨晚,叶绍瑶在家庭群发了一通消息,臭屁地诚邀各位见证她和季林越的光辉时刻。

但当时赶着训练,他们没在电话里讲明白,两家父母也听得马马虎虎。

为什么看直播还得用梯子,他们也不知道。

“哎,有什么可看的?”季先生俯身瞄了眼电脑,回沙发上跷起腿,“咱不是板上钉钉的冠军嘛。”

温女士拍得他大腿响亮。

谁不知道这个冠军毫无悬念呢。

“孩子们是想让你看看他们在背后的付出。”

“我九点还得上班,今天有股东会。”

“搁平时有这习惯,你那公司也不至于过不了上市审核。”

叶先生埋头鼓捣一阵,打断夫妻俩的呛嘴:“找到了,有现场的冰迷在国内软件直播。”

一个B级挑战赛,国内没有平台买下转播权,想要看到直播,只能找些野路子。

也得亏他能从犄角旮旯里翻到。

“开始了吗?”邵女士眯着眼,仔细听背景的人声介绍。

“刚刚好。”

首都时间早晨六点,华夏的东北刚迎来第一抹阳光,另一个半球的雾迪杯正打得火热。

此前的男单冠军突破三百分大关,为赛事狠赚一波吆喝。

下午场开始,第一组冰舞选手各有稳定的发挥,很好地接住了观众抛来的期望。

“两对华夏选手?”

第二组运动员入场,邵女士看着相同的国家队服,有些疑惑。

“另一组是师妹辈的,据说也在星未来手底下训练。”温女士织着毛衣,正勾线,没顾上抬头。

冰迷直播的设备是普通的手机,像素并不高,时而伴随着持有者的欢呼抖动。

失焦的那一瞬,镜头仿佛被拉得无限远,光束团聚成模糊的光圈,将两道影子抹上独特的马赛克。

“现在压大轴出场的是华夏组合叶绍瑶/季林越,韵律舞后排名第一位,超越当前首名需要78.83分。”

冰迷敬业地调整机位,热心翻译了冗长一段开场词:“叶/季自由舞曲目《一步之遥》,选自电影《闻香识女人》。”

白的红的光晕在另一瞬间拉进,镜头给到现场屏幕的特写,年轻人握着手向四方行礼,脸上的绒毛和笑容清晰可见。

“我闺女真标致。”季先生抱着胳膊感叹。

叶先生纠正:“我家闺女。”

表演服在打光下柔和温婉,这同样是温女士的手笔。

领口的锁边烫了一圈不规则的小钻,像星河汇聚在心口。

拍摄角度也刚刚好,最大的那颗反着光,是夜空中的启明星。

场上的叶绍瑶和季林越相背站立,摆出摩登舞的开场姿态,嘈杂在此刻消弭,暴风雨前短暂宁静。

与深沉的传统探戈音乐不同,《一步之遥》从小提琴拉响的第一个音符就是亮丽明快的。

一段原地舞蹈后,两人面对面呈探戈握法,彼此牵引着完成一系列换位转体,而后变凯利安握法绕半场压步,随即转身进入节目第一个技术动作,蛇形步。

休赛季时,叶绍瑶和季林越反复研究了这段接续步,三个版本,定级都不太理想。

抛开用刃的深浅,他们考虑到另一种可能,难度密度不够高,显得动作太过松散。

近三十秒的时间,每组难度步法间都有几个简单步穿针引线,动作被塞得饱满,但不够美观流畅。

现在呈现出来的是经三次修改后的新配置,砍掉部分冗杂的衔接,在首先做出的莫霍克后直接换足进入两圈小捻转。

舞蹈渲染也是必要的,虽然此处的旋律没有多大起伏,但两人脚下力道十足,动作的设计也突出了探戈的顿挫。

内刃大一字滑出一道圆弧,两人以华尔兹握法短暂相持,擦肩变手拉手握法,男伴的前内内勾步和女伴的开式乔克塔同时完成。

面对面,两人重新同向滑行,一圈小托举后,季林越引带叶绍瑶转体,并换位改凯利安握法,小跳进入同频的乔克塔,男伴同样在引带下完成转体。

接续步在外勾步后转三结束,他们卡着节拍急停。

音乐随之迎来第一道利落的钢琴声,节奏旋即一变,从缠绵悱恻到坚定豪迈。

重新起步,踏着钢琴和小提琴的应和,季林越大一字难度进入弧线托举,揽着叶绍瑶的腰在肩上过了一遍,最后任她踩在腿上。

连续姿态变换符合规则中的提级要求,她的肢体像湖边柳枝舒展,手臂一转,又仿佛有揽下所有光辉的气势。

第二道重音落下,两人舞蹈进入三组同步捻转步,右前内刃、左前内刃、右后外刃。

进入刃丰富,转速相当,两人在动作和配合上都保持得极佳,是动作结束后,刚好可以手拉手的距离。

换华尔兹握法,曲调再度回转,渐入佳境的年轻人们纠缠周旋,在优雅中活跃,沉稳又不失灵动。

在冰场长轴,转三进入单足不接触接续步,滑出两组不同用刃和转向的内勾接括弧。

衔接的跪滑动作并不难,起身面对面滑行后,两人再次交握,以探戈握持突出舞曲里的经典姿态。

刀齿步滑进乐曲的第二节,曲调重复着类似的旋律,又更慷慨激昂。

尤其在提琴破入钢琴的庄重时,叶绍瑶将腿扣在季林越的膝弯,右脚拖刀完成仰身鲍步,这是全曲的精华和高|潮,也是他们最点睛的编排滑行。

音乐起起伏伏,重复又重复,像男女在迂回曲折中走走停停,距离内心所求始终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