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芍药月季[花滑](82)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私家车的底盘比公车要低很多,这对很久没有坐小车出门的叶绍瑶是一种常坐常新的体验。

像在贴着马路飞。

“瑶瑶今天来得好早。”

温女士坐在副驾驶,低头看着腕表,车辆已经奔驰在宽敞的马路上,现在也不过才早晨九点半。

第一场女单比赛在下午两点钟才开始。

两个小孩在后座分享早餐,叶绍瑶吮着指头回答:“这不是太久没见,想叔叔阿姨了嘛。”

于无声处,有一个小朋友撤回了手里将递未递的小面包。

汽车刚驶进体育馆的大门,车窗已经遮挡不住喧嚣,叶绍瑶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儿童节的游乐场。

“嚯,真热闹,”季先生在停车场附近调整方向盘,也不由被童声吸引,“你俩待会儿可得跟紧,别走丢了。”

季林越噎住,默默回应:“我们不是小孩子。”

小朋友似乎都不会乐意承认自己还是小孩子。

阖上车门,没有外物阻挡,视线骤然宽阔起来。

速滑馆*的长阶外挂着许多横幅,像是打广告来的,再外侧是印满“明星杯”的宣传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

季林越东张西望,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叶绍瑶:“我刚才好像看见了你的好朋友。”

至于叫什么,他暂时记不起来。

“琴琴姐姐?还是聂心?”她顺着他的视线往回看,但只看到一些无关的家长与小孩。

她在期末和聂心提过这事,但聂心显然对滑冰没什么兴趣,不大可能来。

向琴琴虽然同是滑冰课的学员,但家长并没有放她来参加商业比赛的打算,估计也不会到场。

那会是谁呢?

看她思考了很久,季林越不禁问:“你有这么多好朋友?”

“你没有吗?”叶绍瑶反问。

不过想想,除了偶尔会冲动地兴奋或哭鼻子,他总是安安静静的,像在装酷,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朋友。

“没关系,我永远当你的好朋友。”

此刻,她多像善解人意的姐姐,但弟弟却没买账,自顾自翻着脑海里的回忆:“好像是容翡。”

“什么容翡?”好跳跃的回答,她一时没法反应,原来他还在执着那个一晃而过的背影,“怎么可能。”

新赛季马上就要开始,容翡指不定在首都的哪个冰场训练呢,怎么会跑到岸北来,参加一个没有任何裨益的小比赛。

她压根就没把他说的话当真。

来到副馆,场上已经有不少人。

季先生就近找到了个位置,一屁股坐下:“这形势,看来顺一遍音乐也够呛。”

温女士一掌拍上他的肩:“孩子们都在,说话注意些。”

已经错过男单的公开练习时间,叶绍瑶只能一个人拎起鞋包:“叔叔姨姨,那我去训练啦。”

温女士替她梳好三股辫,用迷你发卡别住额头上的碎刘海,露出圆嫩嫩一张脸。

“林越,你陪着瑶瑶一块去。”

叶绍瑶在冰场上做了几个步法,时不时就要滑到边问场外小指导的意见。

季林越坐在围挡外的高凳上,嘴里说着“可以”或“继续”。

这种感觉真是太奇怪了。

她扒在围挡另一边,撅嘴吐槽:“你刚才的语气好像穆教练。”连严肃的表情都有些相似,让她心里毛毛的。

但季林越只关心她的进展:“你的旋转和跳跃还没练呢。”

不愧是穆教练的得意弟子,她收起磨洋工的心思,在季指导的监督下抓紧时间练习。

饭后转移阵地,主场馆里面已经布置妥当,后场开放运动员进入,选手们各自奔向换衣间。

拉上门帘,叶绍瑶换上比赛套装,内衬、裤袜,到扣上表演服时,她无力地憋气。

“裙子有些紧。”她站在穿衣镜前打量,应该是长高了。

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让自己有底气给妈妈说买新裙子的事情。

后场工作人员来来往往,手里的对讲机就没有放下过,和另一头的同事沟通开幕式的事宜。

一个没有双人项目的比赛居然还有开幕式,听说市花滑协会还邀请了首都的队列滑团体参与开幕表演,正在冰上走最后的过场。

“还有没有星未来的小朋友?”来来往往的人堆里,有个年轻的声音在呼喊,“过来集合。”

正在独自劈叉的编外人员很自觉地站起身,也去凑热闹。

穆百川胸前挂着教练员的身份牌,被俱乐部的选手围在中心,叶绍瑶挤不进去,就在最外圈静静听。

“开幕式后就是女单比赛,虽然每组有六分钟练习时间,但基本的热身要在上场前就完成,保持身体的兴奋。

“这次比赛没有人数限制,所以参赛的选手很多,单是短节目就能比上一整天,大家一定不要紧张着急,按照自己的练习节奏保持状态。

“跳跃是最重要的,不稳定的同学在赛前要着重练习跳跃,但训练适度,注意不要在赛前扭伤。

“摔倒很正常,但一定要保持冷静,站起来继续滑,音乐不会等人,比赛不会等人。”

洋洋洒洒说了小十分钟,穆百川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父亲,把注意事项说得面面俱到。

“再给大家透个底,今天女单会有容翡到场,男单有国家队退役下来的陶盛,都是协会请来炸场子的,大家不要影响了心态。”

“嗯。”叶绍瑶惯例点头回应。

等等……

容翡居然真的来了?

难怪在前几天的通话中,容翡让她在这几天别打宿舍楼的公共电话,说是要趁放假闭关修炼,在新赛季惊艳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