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84)
比赛第一天的观众不多,但叶绍瑶明显感到大家都在倒吸凉气,替场上的选手捏一把汗。
她自己也眯着眼睛,不忍观看。
小组被安排站在冰场入口的挡板外。
小姑娘好奇地东张西望,这是她在短道速滑馆翻新后第一次走进内场,看清看到了“明星杯”拉起的巨大幕布,kc区的超长沙发,还有站在出口扶额的教练。
她偷偷挪步子,从队尾钻到穆百川身边问好:“穆教练!”
穆百川正一脸苦大仇深,明显没什么换上笑容的心情,只嘱咐她:“小叶,一会儿好好滑。”
叶绍瑶应答,兴致缺缺地归队。
现场播放的音乐结束,场上的选手匆忙将动作收尾,许久才重新支起身体行礼致谢。
等她滑近,叶绍瑶才看出来,这是以前一同上滑冰课的大姐姐,今年上初中,比容翡还大些,在自己入门之前就已经跟着穆教练训练。
今天在眼皮底下爆冷摔了俩,也难怪教练高兴不起来。
但赛程不等人,在选手下场后,广播立即通知下一组选手入场六练。
小姑娘摘下刀套,像脱缰的小马。
没关系,她会帮教练挣回面子。
练习时间紧张,除了尽快找到冰感,还需要着重复习节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哪些环节可能出现问题呢?
叶绍瑶一边滑行,一边扶腰思考。
旋转可能会卡不上音乐,舞蹈动作可能会忘记,跳跃更是她的苦主,除了编排步法,似乎哪哪都是问题。
她将嘴角咧出微小的弧度,自己先把自己逗乐了——她的技术就像是来给大家讲笑话的。
“叶绍瑶,专心练进转和所有起跳!”
她应声回头望,穆教练已经陪同大姐姐等分回来,继续做起她的场外指导。
接到练习任务,叶绍瑶收起玩笑的心思,抬脚就是一个三字进转,意外得顺畅。
莫非自己居然是教练口中的“考试型选手”?
她做好心理准备,又跃跃欲试上了个后内结环两周……
然后坐在地上缓了一阵。
“保持体力!”场外又传来教练的指令。
摔倒很消耗运动员的体力,同时也会消磨信心。
在赛前热身,只要能够保证有充沛的精力留给正赛,其他的都不重要。
好吧,她站起来抖了抖,扫开裤袜上的水迹,抹掉刀刃上的冰渣,开始空跳各种一周。
自从她学会两周跳,已经对各种一周跳手到擒来。
六分钟一晃而过,广播声再次响起:“请其余运动员退场。”
“小叶。”
趁其他选手表演时,穆百川把叶绍瑶招到身边,从她的短处开始罗列,一一讲述在滑行中需要抠的细节。
“虽然你掌握了三字步进转,但你有时候着急进入,摆刃很明显,这是得不到难度承认的。
“还有跳跃,起跳犹豫不但会影响跳跃质量,也会丢失节奏,所以在比赛的时候什么都别想。”
最后他问:“能记住吗?”
小徒弟贴心地给教练端上水杯:“我记住了。”
上一位选手结束比赛,工作人员在场外通知:“叶绍瑶选手可以上场了。”
刚才拉着她强调了许多,临开赛,穆百川反倒吹着茶叶不吱声了。
叶绍瑶之前旁观其他选手比赛,许多教练甚至在广播报幕后也滔滔不绝,但她现在只是和穆教练面面相觑,对上眼神后又不露声色地躲开。
“教练,您再给我讲两句吧。”
上一名选手的分数还没出来,她只能无聊地在场上踱步,接冰场的地气儿,感觉手脚冰凉。
穆百川拍动她的手臂放松那二两肌肉:“没什么好说的了,加油。”
“岸北市体育学校尹谊萱,短节目技术分3.4分,内容分3.3分,暂时排名第七位。”
“下一位登场选手叶绍瑶,来自岸北市明日星冰场。”
为了点燃热闹的氛围,主办方事先在每个座椅上都放置了节庆专用鼓掌器,即使观众表面都云淡风轻,也不妨碍手里的鼓掌器摇得热烈。
显然,主办方的巧思得到了实现,甚至有些吵耳朵。
叶绍瑶巡场一周,最后加刀滑向中心。
音乐响起,这是她找季林越的编舞老师赶制的新节目,原曲是什么不知道,编舞老师只说是什么当红歌手的新歌。
当然,按照国际滑联的规定,选曲不能出现歌词,这里只是截取的一段纯音乐。
背景音乐的选择需要深思熟虑,太过激烈的压不下去,舒缓的又容易找不到节奏,编舞老师给她准备的这套节目很好的融合了这两种风格,滑起来会轻松一些。
虽然穆教练自始至终都不太喜欢这样的流行乐,曾评说这是离经叛道。
一组开场动作后,叶绍瑶首先进入本场第一个后内结环跳。
前内转三,八字压后内刃,起跳。
空中转体收紧,保持轴心垂直于冰面,稳稳落冰,拉出一道圆满的冰痕。
这一定是她自学会2S以来质量最佳的一个跳跃。她表情灵动,原来教练说的起跳前保持重心在左脚是这样的感觉。
小姑娘神清气爽,在手部继续动作时攥了攥拳头,为自己的良好开局暗自欢呼。
音乐依旧舒缓,偶尔掺杂其他乐器的伴奏,像平静的水面遇上时不时拂过的风,掀起不休不止的波纹。
编排步法后的阿克塞尔一周接后外接环两周跳,叶绍瑶向前跃起。
她能感受到落冰不流畅,可能是卡在什么冰坑里,滑出完全不能保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