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笼中藏娇(119)

作者: 亿书亦 阅读记录

他想到这些,不由得心中一颤。难道当真只能卷入这些纷争之中了吗?

太后见他迟迟不言语,又道:“睿王可以好好想一想,说起来,哀家今日还答应淳安陪她放纸鸢。这孩子,越是天冷越嚷嚷着放纸鸢,真是顽皮。”

睿王的心咯噔一下,猛然起身:“太后,臣弟愿为太后效犬马之劳,一切听太后的。”

太后满意一笑:“这才是哀家的好皇弟,去吧,淳安在后院玩耍,去陪陪她吧。”

睿王谢恩,快走离开去了后院。

丁嬷嬷担心道:“太后,睿王他当真会帮我们吗?我总觉得,他表面应下,背地里怕是……”

“他不敢。”太后轻笑一声,“毕竟他的女儿还在我们手上。”

“那倒也是。”丁嬷嬷轻轻点头,又道,“可是,嘉慧县主那边怎么办?奴婢觉得,她不会愿意嫁给宣王。”

“她不嫁也得嫁,否则她这辈子也做不了皇后!”太后道。

果不其然,王微雪得知太后要她嫁给宣王时,怒不可遏,将桌子上的瓷器全都摔下去。

“我不嫁,爹,我不嫁给宣王!”王微雪愤怒道。

王度之长叹一声:“雪儿,你不嫁也得嫁啊,这只是权宜之计,你与宣王只会有夫妻之名,不会有夫妻之实。”

“爹,宣王那个浪荡公子,他怎么配做我的夫君?”王微雪皱眉,“我不信,姑母会让我嫁给那个浪荡子!”

“这就是你姑母的意思!”王度之拂袖,“为了大局,你必须忍下。”

“大局?什么大局?姑母是疯了吗?”王微雪不解道,“姑母一向疼爱我,她答应过我要我做皇后的!我嫁给宣王还怎么做皇后?”

“这事……这事你以后就知道了,暂且不能告诉你,总之,你日后必定是皇后!”王度之道。

“我进宫去找姑母。”王微雪急切道。

“你别冲动,见到你姑母好好说,千万别与你姑母犟。”王度之连忙嘱咐,但王微雪已不见了踪影。

王微雪回到慈安殿时,太后正坐在躺椅上小憩,听见王微雪来了,她缓缓睁眼,由丁嬷嬷扶起来坐着。

“雪儿,怎么不在宫外多陪你父母几日?”太后笑盈盈问,“还是舍不得离开姑母?你这丫头,毕竟是在哀家身边长大的,可你一直在宫中,你父母难免会吃醋。”

王微雪见到太后时,一腔怒气没敢撒出来,她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问:“姑母,父亲说,您想让我嫁给宣王?”

太后闻言,眯了眯眼:“看来你是不愿意。”

“雪儿自然是不愿意,姑母知道的,雪儿心里只有衍表兄,容不下他人。”王微雪道。

太后轻叹一声:“哀家知道,此事呢,哀家只是提一嘴,你既然不愿意,那便作罢。”

王微雪欣喜:“雪儿就知道,姑母最疼雪儿了!父亲还说必须得嫁,说不嫁便破坏了姑母的大局,雪儿纳闷,什么大局?看来是父亲胡说的。”

太后与丁嬷嬷对视一眼,尴尬一笑:“是呀,你父亲在胡说。好了,你不想嫁便不嫁,去吧,回去好好陪陪父母,过几日再回来。”

王微雪应着,笑意盈盈地转身离开。

丁嬷嬷望着她的背影,蹙眉道:“太后,你怎么就允许县主不嫁了?这不是坏了咱们的计划吗?”

太后淡淡一笑:“无碍,时日还长,哀家自有办法让雪儿自愿嫁给宣王。”

丁嬷嬷心领神会,低头抿嘴一笑……

第73章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次年二月初。

江容澜一直平安无事,倒是让她有些意外。

此时的汴京,正值春闱,各地的举子一拥而入,纷纷想进士及第。

汴京会馆。

入京赶考的举子多数选择住在这里,一些家境贫寒的也会想方设法勤工俭学入住此处,因此处离贡院最近。

青州知州之子江风澜,年二十一,也是众多进京赶考的举子之一。

三年前,因家中巨变,他错过了春闱,这一次,他定要通过科举扭转全家的命运。

江风澜拿着一个比手掌还大的馒头,坐在会馆一楼的窗边,一边看书一边啃馒头。

“江兄,你手中的是何物?”一位玉树临风的举子走来,睁大眸子盯着他手中的大馒头。

他叫孙文栋,是兵部尚书孙伯宜之子。一个月前,在会馆举行的飞花令活动中与江风澜结识,十分欣赏江风澜的才华。

江风澜淡淡道:“馒头啊,还能是什么稀罕物件?”

“青州的馒头这么大吗?”孙文栋震惊道。

“还行吧,我们青州人喜食面食,馒头自然做得比汴京大些。”江风澜道,“孙兄要不要来一个?”

孙文栋连

连摇头:“不了,江兄,这馒头该不会是你从青州带来的吧?这么久居然没有长毛?”

江风澜放下书本,苦笑一声:“孙兄说笑了,这馒头自然是我今早借用会馆的厨房做的。若是从青州带来的,那早就干巴巴咬不动了,还能砸人。”

“那倒也是。”孙文栋尴尬一笑,坐在他身旁,饮了一口茶,“江兄,还有七日便是春闱,你紧张吗?你不知道,我紧张死了,若是我未中进士,我爹得打断我的腿。”

江风澜道:“我想,孙尚书应该不至于。若是不中,三年后再来考便是。”

“不,那可不行,我这次要是不中,我爹就要把我丢进军营了,我可不能去军营,那太苦了。”孙文栋长叹一声,“不说了,我也得好好温习功课。”

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打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