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藏娇(178)
……
睿王见状,轻咳两声,喊道:“如若你们没有异议,那么明日便是登基大典。”
那些反对宣王登基的大臣沉默不语,此刻,他们再也没有理由反对了。
太后见状,甚是满意。
“好,今日便散了吧。”太后说完,离开了文德殿。
百官们摇头叹息,一边议论一边往外走。
睿王与王度之、赵宏宵对视一眼,跟在了太后身后,去了慈安殿。
太后坐在上座,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看着下座的三人。
“没想到,事情还是蛮顺利的。”太后道,“如今,我们便可高枕无忧了。赵卿,明日宣王登基,便会下旨追封你的小女儿,还有你的爵位也少不了。”
“谢太后。”赵宏宵道,但眉头紧锁。
睿王蹙眉,低头不语。
太后见状,问:“睿王,你怎么一副愁闷苦脸的模样?”
睿王微微抬头道:“太后,臣弟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我们一直没有寻到陛下的下落,但是我后面派出去的几批刺客都了无音讯,实在奇怪。”
“我也是。”赵宏宵看向睿王,“往日还会有消息传来,而这段时日,一点音讯都没有,甚是奇怪。”
王度之低头道:“我的人,也没有寻到蓁儿和宋舟霁,不知他们是否活着,在何处,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
太后蹙眉:“你们莫要杞人忧天,可能他们能力不足,遇到相似却武功高强之人被灭了。至于蓁儿……她未回来暂且也是好事,待明日登基大典过后,继续派人寻她。”
几人闻言,彼此看了一眼,轻轻点头。
太后道:“好了,没什么事都散了吧,明日十分重要,要加派人手,以免出现意外。”
几人应着,依次离开了慈安殿。
“你们二人如何看?”王度之问,“明日的登基大典能顺利举行吗?”
“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赵宏宵道,“但……”
睿王眯起双眸:“明日城外都是我的人,万一有可疑之人会被拦下,无论如何,明日的登基大典要如期进行。”
二人点了点头,一同走到皇宫门口,上了各自的马车,缓缓驶离……
汴京城外一百里的通县,江容澜一行人弃掉了马车,快马加鞭往汴京赶。
江容澜紧紧抱住贺桦衍的腰,马儿太快,她有点晕眩,便闭上了眸子。
“皇兄,按照母后他们的决定,明日,便是九皇兄的登基大典,我们要在登基大典前赶回去。”贺璟蓁一边策马一边道。
宋舟霁道:“可以的,我们现在快马加鞭,登基大典前必定赶到。”
贺桦衍没有言语,一甩鞭子,马儿更快了……
永安伯府。
宋挚青坐在池塘前,看着池中的锦鲤游来游去。
这时,一个身着布衣但身姿挺拔的男子快步走来。
“伯爷,都准备好了,城外布防也换成了我们的人。”那人道。
宋挚青眯了眯眼:“很好,明日,便是殊死一搏。”
“放心吧伯爷,我们定不会让太后如愿。”那人坚定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一次,就靠你们了。”宋挚青拿起一把鱼粮撒向池中,“去吧,别被他们发现异常。”
那人应着,转身离开。
宋舟霁微微挑眉,轻笑一声,缓缓从轮椅上站起来,走到池塘边的亭子里,看向身后的假山。
他喃喃道:“霁儿,你们放心,汴京这里为父会搞定一切,你们尽管安心带陛下归来。”
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宋挚青耳朵微动,连忙坐回了轮椅。
“阿兄,阿兄你在哪儿呢?”
是宋娴来了。
宋挚青扭头,微笑地喊道:“娴儿,我在这里,在喂鱼。”
侍女扶着宋娴,快步走到宋挚青身旁。
她焦急道:“阿兄,你听说了吗?太后苦寻陛下寻不到,明日便要宣王继任皇位了!这可如何是好!霁儿他们,他们还要许久才能回来,宣王不能登基啊!”
宋挚青神色淡定道:“娴儿莫急,他们成不了的。”
“嗯?此话怎讲?”宋娴微怔,“阿兄,你莫不是又有事情瞒着我?难道是霁儿他们来了消息?”
“并没有。”宋挚青摇头,“但是有阿兄在,他们成不了事,阿兄定然会为霁儿他们拖延时间。”
“阿兄……”宋娴没有太明白,但听着宋挚青似乎不担心,想必他心中有数,自己也就放宽心了。
宣王府。
宣王躺在榻上,辗转难眠,明日,他便是大宁的皇上,不是一位闲散王爷了,像是做梦一样。
而后,他心爱的王微雪,也会成为大宁的皇后。
正当他傻笑之际,有人敲响了他的屋门。
“何人?”宣王猛然坐起,问。
“夫君,是我。”门外传来王微雪的声音,声音温柔似水,听得宣王浑身都酥了。
他喜上眉梢,下了床快走两步,打开了门,定眼一看,王微雪身着薄纱衫裙,身后的侍女们端着酒和菜。
宣王连忙脱下身上的袍子披在她身上,关心道:“雪儿,十一月了,天气寒凉,你怎么穿的这般少?”
王微雪缓缓踏进屋子,侍女们将酒菜摆在桌子上,然后退了出去。
她则褪去外袍,柔声道:“夫君,我,美吗?”
第103章
宣王打量着王微雪,看得双眸发直。
王微雪莞尔一笑:“夫君,我们自成亲以来,从未一起用过膳,明日是夫君的好日子,今夜我们便痛快饮一次,如何?”
宣王听了这话,不安感全然消散,此刻,他迫不及待要登基为帝了。没想到当皇帝如此好,一向对他冷眼的王微雪,如今竟然主动邀他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