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藏娇(65)
贺璟蓁昂头道:“真的,你且安心逃走,天塌了有我顶着,你不必担心。”
江容澜扑哧一笑:“我信你,蓁儿。”
贺璟蓁也展开笑颜,二人掀开帷幔往外看。
街上的百姓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太后寿辰将至,长公主去元禅寺为太后祈福,真是孝顺。”
“快看,那便是长公主吧!美若天仙!”
“另一个是谁啊?比长公主还要美。”
“不知道,可能是哪个世家贵族的小姐吧。”
“长公主,长公主!”
……
她们扑哧一笑,隔着桌子坐下,拿出准备好的点心与茶水,细细品尝……
慈安殿内,太后手中捏着佛珠,闭眼默念经文。
忽而,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太后缓缓睁眼,屏退了左右。
“她们走了?”太后缓缓开口。
小太监道:“长公主她们已离宫,往元禅寺去了,约莫黄昏前到那里。”
太后眯起双眸:“按计划行事,记住,切不可伤了长公主。”
“是。”小太监应着,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王微雪也离了宫,回王府暂住几日,陪伴父母。
垂拱殿。
贺桦衍坐在案前,忽而心中一紧,不由得捂住了胸口。
康谷德见状,冲奉茶宫女递了个眼色,奉茶宫女连忙端来一杯茶水,放在了贺桦衍面前。
“陛下,喝口茶歇歇吧。”康谷德道。
贺桦衍拿起茶杯,饮了一口道:“长公主她们可离宫了?”
康谷德回道:“离宫有一个时辰了,刻下应当出了汴京城了。”
“朕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贺桦衍蹙眉道。
康谷德安抚道:“陛下不必忧心,有李统领护着,长公主和江姑娘不会有事的,他们只在那里住两夜,后日便回来了。”
“说的也是,李望能力足以应对,是朕多虑了。”贺桦衍轻叹一声,又饮了一口茶,拿起了一本新折子……
夕阳西下,马车停在了元禅寺前。
贺璟蓁与江容澜缓缓下了马车,抬头望向元禅寺的大门。元禅寺依山而建,想要入寺,必须经过门前高高的台阶,台阶共两大层,即便是王公贵族来了,也要下马徒步走上去。
元禅寺的住持站在第一大层的平台上恭候他们。
二人手拉手,深吸一口气,提着一侧裙摆,踏上台阶。起先她们慢慢走,然后越走越快,一口气来到了第一大层的平台。
“老衲见过长公主。”住持道。
贺璟蓁微微一笑道:“住持,今日本宫前来,是为了给母后祈福。这位是本宫的挚友,江姑娘。”
住持看向江容澜道:“江姑娘,老衲有礼了。”
“住持不必多礼。”江容澜道。
住持站到一侧:“长公主,江姑娘,寺中已备下厢房与斋饭,二位请先歇息,祈福之事老衲已准备好,明日一早会有小僧引二位去祈福。”
二人轻轻点头,继续往上走。
他们踏进寺庙,被小僧引着往左走,穿过一条崎岖的山路,来到了一片空旷之地,此地建了一排排的厢房。
小僧道:“二位女施主,那边两间上等的厢房便是为你们备下的。”
话落,他又引着二人走到厢房前,嘱咐了几句才离开。
贺璟蓁吩咐了侍卫们几句,拉起江容澜的手,推开了其中一间厢房的门。
银珠和宓盈将几个包袱扛了进来,放在方桌上,并关紧了门。
四人围在一起,商讨逃跑的法子。
宓盈和银珠在屋子里来回走动,打开后窗往外看。后窗打开便是树林,树林深处似乎有山脉。
一刻钟后,小僧送来了斋饭,他们将包袱拿到一旁,把斋饭摆在桌子上。
“小姐,我和银珠妹妹方才看了,不能从后窗逃跑,怕是无法下山。”宓盈道。
银珠点头:“江姑娘,看来,门前那台阶是下山的必经之路了。”
“无碍,到时候火烧起来,元禅寺乱作一团,走前面的路也是可以的。”贺璟蓁道,“银珠,马车备下了吗?”
“早就备下了,与我们一同出的汴京城,此刻应当在山下等候了。”银珠道,“车夫是高丽人,会带着你一路东行,到了边城,他便回高丽,永不回大宁。我们给他的金子,够他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江容澜神色忧伤,之前是一路西行去了西洲国,如今又要背井离乡去高丽,但愿在高丽她可以开个小店,安度余生。
贺璟蓁察觉到她的不对劲,连忙问:“容儿,你是不想去高丽吗?”
江容澜回过神来,轻轻摇头道:“我听你的安排,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最起码在高丽,我不会显得突兀。”
“那便好。”贺璟蓁拿出一个包裹摆在她面前,“这里面全是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你到了高丽也可以用。去了那边,也不必写信,以免被皇兄察觉。”
江容澜轻轻点头,欲开口,外面却传来嘈杂声。
四人蹙眉,互相看了看,涌向门口,推开了门。
只见一群僧侣和侍卫们跑来跑去,还拿着水桶,边跑边喊“走水了”。
忽而,冲上来几个侍卫,道:“长公主,后面的房屋走会了,您快跟臣离开这危险之地吧。”
贺璟蓁睁大眸子:“着火了?怎么今夜便着火了?我明明……”
她止语,看向江容澜。
银珠见状,扭头道:“你们先去救火,我们会护送长公主离开。”
“这……”侍卫们看向贺璟蓁,犹豫不决。
贺璟蓁昂头道:“本宫命你们去救火,你们放心,本宫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