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唤春(190)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王大将军一怔,陷入了犹豫了,他的确听闻过有孩子乳母死了,因思念乳母夭折的。

这女子虽然胆大包天,死不足惜,可到底为王氏诞下了长孙,也算是功劳一件。他不在乎她的性命,却不敢拿孙子冒险,顾念孩子年幼,依恋母亲,倒也不是不能暂时免她一死,于是暂时留下了她的性命。

苏灵均一时松了口气。

王大将军看着孙子,是越看越喜欢,他的事业,是要全部让他的乖孙继承的,可玄朗如此不争气,连一个小小的姑孰都攻不下,还指望他能攻进金陵,打败皇帝吗?

这江山,最后还是要靠他给他们父子打下啊!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抬手示意扶他起身,“扶我更衣,我要亲自领兵作战。”

萧含清一惊,跪倒制止道:“义父三思,您的身体实在不适合上战场了。”

王大将军摇摇头,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亲自指挥大军了,就算拼了他最后一口气,他也要为他们消除前路阻碍。

姑孰是金陵门户,只要拿下姑孰,大军就能直抵金陵城下。

不为其它,哪怕是为了他这孙子,他也要攻下姑孰。

第100章 枭雄迟暮最后纵容了他一次

翌日,两军再度交锋,王大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将士们看到精神抖擞的大将军之后,一时军心大振,更加奋力作战。

姑孰水师本以为大将军已死,其党羽不足为惧,如今看到大将军竟然还活着后,尽皆失色,心生畏惧,斗志一下被击溃,姑孰不攻自破。

王大将军顺利夺取姑孰后,也精力耗尽,众人迅速将其转移至姑孰军府休养。

萧含清将姑孰上下将士尽数收押,主帅荀谦则被单独押送至大将军跟前。

荀谦虽是败军之将,面上却是毫无惧色。

王大将军虽已精疲力尽,可面对这昔日亲家时,还是勉强打起几分精神,不让自己露出衰弱之态,道:“我与君昔为亲家,今为对手,君有负于我。”

荀谦不卑不亢,义正词严道:“大将军领兵犯上作乱,下官率军抵抗不利,致使王师败绩,因此有负将军!”

王大将军默然无对,因其刚毅,不能使其屈服,又是当朝三公,有高名于世,岂可加斧刃于身上?遂命人将其带下去收押。

荀谦刚被押送走,勉力强撑许久的王大将军便彻底体力不支,瘫倒在了榻上,意识昏迷过去。

众人大惊失色。

“大将军!”

……

厅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夜深时分,昏迷许久的王大将军,才悠悠转醒。

众人十分担忧,这才刚取下姑孰,他们还在等着大将军率领他们攻破金陵,成就一番大业,大将军怎么能在此时倒下呢?

厅中气氛压抑,遍布阴云,直到夜深时分,大将军才悠悠转醒。

众人很清楚这是大将军最后回光返照的时刻了,于是都围了上来,准备听受大将军的最后遗命。

王大将军心知自己大限将至,嘱咐众将士道:“我死之后,便由玄朗即位,你们皆奉他为主帅,听他调度派遣,不得有违。”

众人各怀心思,心中虽不服少主,可又没有更好的人选,只能遵命。

王大将军又对后续军事做下一系列部署后,遂让众人退下,他要单独跟王玄朗说几句话。

烛火摇曳,一室寂静。

众人都退去后,王大将军才敢对王玄朗说了几句掏心窝儿的实话。

“有些话,我不能当着将士们的面说,以免他们失了士气。可这些话,我必须要对你讲,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我想让你活下去。”

王玄朗眼神动了动。

王大将军嘱咐着他,“此番之事,非你所能扛起。我死之后,上策是解兵投降,归顺朝廷;中策是退回武昌,拥兵自守;下策是继续谋反,颠覆朝廷。你投降后,把造反的罪名都推到我身上,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王玄朗眼神一动,没想到都走到这一步了,大将军想的竟然是投降?原来大将军都不觉得此战能胜?

他自嘲道:“事已至此,我即便投降,还能有活路吗?”

王大将军道:“当朝司徒公是你的叔父,有文若周旋,你投降后,即便被废为庶人,他也能保你一命。”

王玄朗听了这话,却突然激动了几分,“若阿父的上策是投降,那我们一开始造这反做什么?所以你根本不是真的想篡位称帝?因为我不是你亲生儿子,所以不配由我继承这江山吗?”

王大将军蹙了蹙眉,心中长叹了口气,若他能活的再久一些,哪怕再多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都能打下这片江山,更进一步。

可人终究逃不过自然生死,时不我待,英雄气短,他没有时间了。

他深知此番起兵,依靠的是他个人威望,一旦他死了,将士们人心涣散,玄朗一个人根本压不住,他早晚会被手下反叛害死。

而其他人又没有王氏的显赫声望,无论谁上位都不能服众,最终只会成为一盘散沙,被朝廷逐个攻破,全军覆没,所有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与其这般,还不如提前解散将士,投降朝廷,起码玄朗能有一条活路。

他要让他的儿子活下去,其他人的生死,他不在乎。

王大将军摇了摇头,道:“玄朗,我是把你当亲生儿子看待的,我的一切都会让你继承。可这就意味着,我的功,我的罪,你都要继承。你还太年轻,扛不起这么多,你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王氏的佳子弟,有着光明的前途,撑起家族门户,现在却要跟着我做乱臣贼子,是我误你,亏欠你甚多,所以我要最后给你指条活路。”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捭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