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春(204)
将士们见皇帝都拼了命,一时士气大振,江宁战场杀的是天昏地暗。双方虽兵力差距悬殊,可王师士气高涨,王玄朗纵然兵强势众,也没能讨到便宜。
王玄朗遂命众部将集中兵力,主攻皇帝。
他手下兵力是皇帝数倍,优势在他,他就不信皇帝还有本事在自己压倒性的优势下翻盘。
敌军人多势众,萧湛也不再强力迎敌,而是做出招架不住之态,连连后退,将叛军尽数引入南岸。
就在双方战局胶着,难分胜负之际,远方突然传来隆隆马蹄之声,铺天盖地,挟带着雷霆之势袭卷而来。
众将士已厮杀的精疲力竭,他们望着远方滚滚烟尘,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将士们激动欢呼。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王玄朗远远望着这支突然冒出的陌生又凶悍的军队,一时震愕不已,万没想到皇帝还藏有这后手。
傅熙率领的北府兵有如天降奇兵,加入战局后,局势瞬间扭转。
这支两年前在皇帝授意下,由傅熙组织训练的京口流民兵,暗中秘密操练了这么久,就是在等待这决战时刻,杀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京口原就是北方逃亡的流民聚集之所,都是些骁勇无匹的亡命之徒,如今被有组织的训练起来,其战力之强劲,自然远超大将军麾下那些酒囊饭袋。
北府兵于此战首度现世,震撼叛军,一战成名。
于此同时,豫州、兖州、临淮、广陵等边军镇将,也纷纷斩杀王大将军所任命的官吏,陆续平定当地动乱,率部前来支援皇帝。
义军从四面八方涌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叛军形成合围包抄之势。
皇帝长期示弱,以消除大将军警惕之心,故意养成其傲慢骄矜之大恶,这张在多年前就已布下的军事大网,才能顺利在决战时刻展开,终于将大将军党羽引入早已布置好的陷阱,一网打尽!
原本势单力薄的皇帝,在各路勤王大军的支持下,逆风翻盘,连连击退叛军。
王公也趁着我方士气高涨,敌将意志消沉之际,命将士在战场上到处高呼大将军已死,诸君为何还要做贼?以此瓦解叛军作战意志。
叛军众将的确的很久不见大将军之面了,每次求见大将军时,都被王玄朗以大将军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他们本就心中有惑。
今见大军频频败退,大将军却始终不曾露面,众将也不得不信了大将军已死的事实,愈发士气低落,不愿再效忠王玄朗,为他出生入死。
叛军斗志溃散,节节败退,王师在江宁大捷!
王玄朗在江宁大败后,退回姑孰军府,强行带走苏灵均母子,烧营逃走,准备率领残部退守武昌,保存实力。
江宁大捷后,萧湛返回大营,命何彦之和傅熙率部追击剩下的叛军。
此时,将士们因打了胜仗,情绪激动,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大将军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天子隐忍周旋,潜心谋划,养成其恶后,以弱制强,肃清大凶,拨乱反正。这是晋室半壁江山沦陷胡人之手后,少有的振奋人心时刻!
萧湛心中仍在挂念唤春母子,即便打了胜仗,面上也并没有太多获胜的喜悦神色。
与此同时,周必昌也抵达了江宁,得知江宁大捷后,一时欢喜激动不已,又向皇帝汇报了另一个天大的喜讯。
“陛下,夫人与小皇子已顺利转移至金城避难,母子平安。”
萧湛听闻此讯,脑中轰然一声,紧绷的情绪乍然松弛,整个人好像泄了气般,以剑拄地,一下跪倒在了地上,激动地叩拜皇天后土。
军中将士也纷纷在其身后下拜叩首。
还好,他赢了,她也活着,一切都还来得及,老天终究待他不薄。
有水珠从萧湛面上一颗一颗滚落,在尘土里翻滚。这位年近中年的帝王,这位刚刚还领着将士在战场大杀四方的君主,此刻却因为妻儿平安的消息,落下了喜极而泣的泪水。
萧湛胡乱抹了一把脸,很快恢复了平日里冷静沉稳的模样,淡然吩咐着——
“传令,班师回朝。”
第107章 穷途末路金陵城的倾覆成全了他们
细雨绵绵。
王玄朗率领残部,一路狼狈逃亡武昌,阴雨后的道路泥泞难行,众人为了隐蔽,在丛林间艰难跋涉着。
此时,还忠心跟在他身边的将士不过只剩下了百余人,其他的士兵在溃败时就已经丢盔弃甲,各自逃命了。
毕竟都是普通人,当兵不过为了混口饭,眼看兵败如山,谁还会真去谋反跟皇帝拼命?
苏灵均累的精疲力尽,已经不愿跟他走了,这一战已经打散了他的全部身家,就算回去武昌又如何?他身边连效忠的人都没几个,还指望有翻盘的机会吗?
“你还要执迷不悟的什么时候?你现在放了我们,我们母子还有条活路,你就算不可怜我,也可怜可怜孩子吧。”
王玄朗看着面前声泪俱下的女子,道:“曾经你攀附我,是因为我的身份,如今我一无所有了,你就要离开我,不是说过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生死不分离吗?”
苏灵均摇摇头,哽咽道:“你要不甘心的话,我陪你死,你放了小宝,我们就近找户农家把他送人好不好?他才只有几个月,让他活下去。”
王玄朗无动于衷,“说了一家人在一起,就一个都不能少。皇帝出征时,薛夫人母子都能抱着必死之心留驻京师,你们母子为什么不能跟我同生共死?”
苏灵均觉得他简直不可理喻,薛夫人爱皇帝才愿意殉情,她明明已经逃脱,是又被他抓回来的,她为什么要跟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