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唤春(8)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他在孔夫人身边坐着,听母亲嘱咐今夜与谢氏女郎相看事宜,眼神却不自主的总往唤春身上瞟。

唤春似不曾察觉,自顾自与周老夫人说话,不时点头。

周老夫人看着她今日的打扮,摇了摇头道:“太素净了,明明是如花似玉的人儿,却打扮的霜雪儿似的。”

唤春回道:“我一个寡妇,抛头露面已是不妥,万不可再张扬夺目。”

周老夫人却不赞可,吩咐身边的大丫头芳寻去取匣子来,将里边一对莲子大小的金镶珍珠耳坠取出,亲手与她戴上,谆谆嘱咐道:“若要人贵,必先自贵。莫要在妆扮上让人看轻,觉得你寡妇二婚便不尊贵了。”

唤春颔首,轻声道:“孙女谨遵外祖母教诲。”

孔夫人见此,脸色登时白了几分,她望了望周徽华头上那一堆金钗玉环,心中暗恨女儿自作聪明。

唤春在周家是客,本就处处留心,事事谨慎,四丫头开口借,她必然不会拒绝。可此举倒显得像周家在欺负她一个孤女寡妇无依靠,故意侵吞人财物似的。

老夫人心中不悦,嘴上不说,却当众拿了自己的体几来补偿唤春,就是故意打她的脸,骂她教女无方呢。

孔夫人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

朱夫人见大房母女就这样被老夫人不动声色制住,着实出了口恶气,心中是百般称快,好不得意。

周老夫人因命众人早去早回,莫误了时辰。

众人便告了退,周必昌骑马先行,女眷们乘车在后,周徽华还想跟着去。

孔夫人还在恼她刚刚让自己在老夫人面前失了面子,便不许她再出去丢人现眼。

“留家陪你祖母学规矩去!”

扬长而去。

周徽华就这样被抛弃在家,一番折腾全白费,气的脸都绿了。

第5章 神姿高彻他似乎也在看她

周氏所居的长干里是在秦淮河南岸,北岸便是王氏家族居住的乌衣巷了。

今夜恰逢中秋,秦淮河有灯会,沿岸已经架起数十座灯架,一排排灯笼陆续被点亮,灯烛华灿,热闹缤纷。

众人下车后,王容姬自带了两个小厮,去寻她那表兄何彦之的踪迹。

唤春望了望天色,夕阳已经落尽,月亮还未完全升起,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像在靛青布上揉碎了一点儿脂粉。

不远处,周必昌正跟一个锦衣蓝袍的年轻郎君边谈笑,边相携走了过来。郎君神情俊迈,风鉴澄爽,有江左豪杰英秀之风。

彩月认得人,附耳对唤春低声道:“这是谢氏女郎的长兄,兰亭侯谢云瑾。”

唤春点点头,彩月自幼在周老夫人身边服侍,很是得力,如今拨给她,也是怕她在金陵世家中走动时不认得人,闹了笑话。

谢氏是会稽四姓之一,诗礼人家。前朝吴大帝的发妻,便是出身会稽谢氏。周氏是新出门户,武宗强门,不比这些三吴旧姓底蕴深厚,因此很重视与谢氏的联姻。

孔夫人一见来人便笑道:“好孩子,这段时日真是辛苦你了,难为你再亲自跑一趟。”

谢云瑾的母亲和妹妹原是在会稽老家住着,此番因妹妹的婚事,他才专程回了一趟会稽,把母女二人接来金陵与周氏相看。

谢云瑾从容作揖,笑道:“长兄如父,家妹终身大事,我这做兄长的岂能不奔波?”

孔夫人笑了笑,周氏和谢氏的联姻,两家长辈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就看两个孩子能不能看对眼了。

谢云瑾又跟众人一一见礼,目光落在唤春身上时,微微一怔,有惊艳之色,“这位娘子好似不曾见过?”

周必昌介绍道:“这便是我姑母之女,薛氏表姐。”

谢云瑾恍然大悟,听说周家有一个表亲守寡后寄住在此,本以为会是个憔悴衰败的孀居老妇,不想竟是这般年轻明艳的娇美女郎,忙作揖见礼。

“原是薛娘子,谢某有礼了。”

唤春福身还礼,淹淹润润,袅袅娉娉。

谢云瑾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见她转头避开,方觉失礼,略拘谨地从她身上移开目光,相请孔夫人道:“我母亲和妹妹已在里间等着了,请伯母随我来。”

孔夫人含笑点点头。

谢云瑾引着孔夫人母子登楼,一面走,一面回头望了唤春一眼。

唤春正和彩月说话,刚巧往这边转头,二人视线交接了一瞬。

谢云瑾滞了一下,忙避开视线。

唤春也若无其事地转头,随众人往渡头画舫走去。

彩月见两人四颗眼珠子对上了,便低声在唤春耳边介绍着,“刚刚那位谢郎,今年不过二十七岁,就已官居扬州长史。只新故了夫人,撇下一双儿女。老夫人让娘子今夜一道出门相看,或是有意撮合,娘子觉得谢郎如何?”

唤春笑了笑,只淡淡道:“怕是人家看不上我一个寡妇。”

彩月摇了摇头,努嘴道:“他也是个鳏夫,会稽谢氏虽是三吴大族,谢郎又年轻有为,可娘子也是世为冠族,才貌兼备,家世人才都是匹配的,就看娘子能不能看上谢郎的人才?”

唤春不置可否。

彩月见她不应,便转了话锋道:“不过看不上也无妨,俗话说初嫁由爹娘,后嫁由自己。娘子人才好,又是自己有主意的人,这再嫁的夫婿,还是要合娘子自己的心意。娘子若不喜欢,任他家世再好,官位再高也勉强不得。趁着今夜出游的郎君多,我再多给娘子介绍几个,别光让人挑咱家的女儿,咱也挑挑人家的郎君,看看哪个合心意。”

唤春抿嘴笑了笑,也不言语,只跟在朱夫人母女后边亦步亦趋地走着。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捭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