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录(19)+番外
没有任何顾虑,这样的人,也最可怕,杜鸱为何还力排众议选择遗光?除了血缘,恩义,爱情,还有什么能促使遗光抛家去国来到这里?
是恨呀。如申元恨荆王,不惜引别国踏破荆地。遗光对申元的恨,也是一样的。一介浣纱女,要向句国的大夫复仇,听起来天方夜谭,不是正合了杜鸱那股目无尊长,以下克上的劲吗?
送有施遗光来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句国,也不是吴君,而是申元。
杜鸱忌惮申元,他们旗鼓相当,一念之差分为二主,也清楚,要是能容下彼此,就不会选择来弱势的于国。伐句,句王会死,申元未必,他可以因为荆王君不君,则臣不臣出奔句国,也可能以同样的理由背句投于。
不出崔言所料,申元预感国之将亡,将家眷送去了北边的田国,官员为于国收买,都向句王进谗言,控告申元有谋逆之心。句王盛怒,赐申元剑。
申元伏剑而死,死前留下遗言,要家仆将他眼睛挖掉,悬挂在城门,亲眼看着于国的军队灭掉句国。就是崔言身为敌人,也不禁为申元的刚烈怔神。
将死之人,还出此不详的话,句王岂能应允他的请求,下令将申元之尸投入江中,百姓可怜他一生劳苦功高,却落得如此下场,在江边偷偷为他立庙祭祀。
这其中遗光出了多少力,崔言不得而知,没有用句王的手杀了申元,而是使申元最在意的句王,用最不可能的罪名令他自尽,杀人诛心,莫过乎此。
也是从这开始,崔言遗光形同陌路,两人甚至没有吵过一句嘴,崔言突然疏远,遗光也心照不宣的没有黏上来。有时午夜梦醒,崔言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想遗光现在怎么样,在做什么?
又觉得自己真是可怜可笑,遗光有句王的宠爱,与杜鸱不是情人,不是师徒,他们才是真正的盟友,一起把崔言耍得团团转。她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怜惜遗光,谁又来怜惜崔言呢?
理清了头绪,崔言一时百感交集,本就没好全,每日多愁思,旧病复发,躺了一个春天才见好,直到遗光来邀。
水上烟波漫,有施遗光在湖心小亭等她撑船过来,见了崔言立马换上盈盈笑眼,好像二人只是久别,从未有过嫌隙。
是啊,她们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崔言也在想,明明什么都没有,来句国,有施遗光,瞒报灾情,都是她自己的决定,怎么就让崔言如鲠在喉,辗转反侧。
她无视遗光伸来示好的手,看向亭中,桌上摆着一盘棋,一把剑。
“这是?…”
“申元的龙渊剑。相传他渡江时,为了感激船夫,就取下祖传宝剑,要赠予船夫。船夫拒绝,称:“现在荆王悬赏百金,给杀你的人封官,这些我都不要,又岂会贪图你的宝剑呢?”。我好奇,就求大王将它赐给我。”
敢向浣纱女下手,却不敢杀船夫吗。崔言冷哼一声,可再怎么厌恶此人,都已经告一段落了。
“姐姐喜欢吗?”遗光带了一丝期待的问,崔言甚至碰都没碰,捡了一粒白子。
“不喜欢,甚至他死了,我也不开心。”
“姐姐为何不高兴?”遗光微愣,后执起黑子,明知故问。
“让我不开心的,是你”崔言没有落子,直视她的眼睛。
没想到她这样直白,遗光沉默了一会,小心翼翼的说:
“其实,申元想隐瞒句王,同我隐瞒姐姐,是一样的”
“不一样!句王不在乎,我在乎!”崔言撑起上半身。
“你知不知道,申元找上你的时候我有多担心?你呢?和杜鸱一起把我当傻子蒙!”
“啊对,杜鸱”崔言露出一个比哭还苦的笑。
“我说了多少次,让你小心杜鸱,结果呢,他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是不是?啊,我有什么资格怪你呢,你想复仇,他就细心栽培你,亲自为你铺平道路,送到句王面前,岂不比申元攻破故国,却只能鞭打尸身泄愤来得畅快!对你来说,杜鸱可真是一个“大好人”!”
“你要对付申元就对付申元,迷惑句王归迷惑句王,借粮的事,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你知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百害而无一利啊!”
遗光掐住自己的手臂,低头笑了笑。
“果然,什么都骗不过姐姐。姐姐,我们不过是知情者,又没有真的做什么,何必耿耿于怀。”
崔言死死咬着牙。
“我做不到!那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啊,杜鸱究竟教了你什么,你良知泯灭,和畜生有何区别!”
被崔言指着鼻子骂,遗光丝毫不见愠怒,又笑了笑。
“我说过,若是人人都像姐姐这般仁义,世道又岂会沦落至此。”
“杜夫子什么也没教,我们只不过是,太相似罢了。”
遗光抓起龙渊剑,拔出半截,寒光将她脸照的失色,仿佛将她的影子斩断。崔言心生警惕,后退半步,遗光就这样欣赏着这把害死母亲的凶器,喃喃自语:
“妇人生育,如一只脚踏进鬼门关,这样的刺激,患有心症之人,怎么可能受得了,还反复经历三次。所以有心症的,其实是我父亲。”
“父亲在江边打鱼,母亲为人浣衣,时不时在外做些小生意,男主内,女主外,尽管家计艰难,只要甘于现有的,一家人过得倒也愉快。”
“可是有天,母亲忽然彻夜未归。父亲背着我和弟妹,从白天走到天黑,哪里都找不到她。村里人说她是跟人私奔了,也有人说在哪里见到过她,我们都去看过,发誓一定要找到答案,盼着有谁给我们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