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迫嫁后,病秧子王爷气活了(147)+番外
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虞烛明并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来是真不懂,她知道兵权有多重要,可也没亲身体验过,不如就让江云浦自己判断;二来她对战争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她不想成为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话,所以她这回也跟着大军,来了军营取经。
两人又在桌旁坐了会儿,用过午膳,前线战报果然传来:“姜作进攻了!”
江云浦便拍了拍虞烛明的手,虞烛明抬手,他居然留下了一颗糖,似是给她了颗定心丸。
这样幼稚……虞烛明笑了起来,对着他即将离开帐篷的背影说了句:“保重!”
这次的战役打了三天。
江云浦连军营都没回,三万大军一直在与姜作军死战。
虞淮和勾卞在第二天时来了军营,说是端瑞瑶想见她。
虞烛明这会儿当然不愿走开,军营内还留有些没上阵的士兵,她每日就与这些士兵一起习武。
虽然兵法的造诣不能一蹴而就,但锻炼身体确实能让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先活下去,才能解决其他事。
“我们考虑过带她一块儿来军营,但总觉得她跟苍玄还有什么方式联系。”虞淮这样解释道。
说白了就是不信任,她毕竟是苍玄的正妃。离开了姜作,端瑞瑶只是个罪臣之女,明白人怎么想都会觉得她不愿意为大魏效力的。
虞烛明明白虞淮的心思,却更相信端瑞瑶的人品。“且带她过来吧,她不会背叛我们的。”
大魏之南,还有一个叫南文的国家。
虞烛明这些天总觉得右眼皮一直跳。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场战役何时能结束,这场战争会带来什么结果?
虞淮和勾卞在离开京城前,曾令虞二公子虞业台稳固中立派的地位。
虞业台虽是虞成怀之子,又是个软弱的人。可他在政论上确实有一番成绩,他很早就参加了科举,一次就拿下了殿试榜眼的成绩。虞烛明看
过他的策论,他对当前局势确有一番独特的见解。
用人不疑。
这是虞烛明离开京城前和虞淮的话,虞淮也听进去了。
“如今京城有他们在努力,二叔也在压制大将军的势力,想来他是不会做出‘卖国’这样不齿的行径的。”见得虞烛明担心,虞淮以为她在怕江良光背后捅江云浦一刀。
见两人没想到一块儿去,虞烛明就解释道:“我在想的其实是南部的南文国,这次战场离他们很近,他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
没有偏帮,没有劝和,甚至在他们的边境处,没看到守卫的士兵。
“你是怀疑,他们是准备坐收渔利?”勾卞接上了虞烛明没说完的话。
虞淮经此提醒,也突然想起了什么,“南文早前就有与姜作合作的想法,两国也多番互相示好……他们恐怕不是要坐收渔利,而是给我们作假戏!其实是准备偏帮姜作。”
虞淮的分析也有道理。
“等霭云回来,我们再聊聊,该怎么防患于未然。”
虞烛明望向战场的方向,只希望那人能快些领兵回营。
只是着急并没有用,虞烛明深知这一点,因此这两天也总是通过忙活其他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勾卞和虞淮把话带到,也就不准备继续留在这儿了。
临走时,虞淮还是开口问了:“听闻白将军就要过来了,霁光……”
白将军?叫得这样生疏……虞烛明反应过来,虞淮是担心她仍对白柳竹有怨,才故意这么喊她的。
于是虞烛明不由得笑了起来,“我这回是真的打算与她冰释前嫌的。”又觉得这话有失自己尊严,她灰溜溜地补了一句:“当然,前提是她也愿意跟我和好。”
虞淮:?
看来他的担心是白花心思的,他这样想着,跟勾卞回了桑云县。
而虞烛明继续与军营中的其他士兵习武。
这场战役终于结束,虞烛明这天刚起身,就听见了将士们回营的声音。
因是早晨,还有些士兵没起,这些回营的将士们也特意放轻了脚步。
但这到底是铁衣之间的碰撞,说不小声那是假的。
等到虞烛明也洗漱完,走出帐篷时,江云浦也恰好走至营帐外。
“霭云,欢迎回来。”虞烛明伸出手来,做出邀请般的姿势。
江云浦含着笑,将自己的手交给虞烛明。
这一幕是如此熟悉,曾经是他发出邀约,虞烛明回应他。
第135章 发烧
虞烛明自然不清楚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只知道要好好跟他聊聊,关于虞淮昨日提出的新的发现。
两人进了帐篷,虞烛明点了安神的香,江云浦沐浴洗漱完,就可以回来歇息。
这场战役没有胜负,双方胶着。江云浦解释说,南文那边也派了军队来支援。苍玄一人率了十万的兵,江云浦这边只有三万。
虽不能在人数上取胜,但江云浦这三万确实都是精兵,论以一敌三,是不成问题的。
问题就在于,苍玄阴狠险诈。
“十万兵。但他带了不止十万的人上战场,这其中有许多无辜的百姓,他让士兵把百姓作肉盾。”
江云浦自问并非良善之人,却也做不出这样狠辣之事。
且……受了虞烛明影响,江云浦也开始奉行“仁”之一字。
于是这场仗就打得极为漫长。
开始时,他确实有意令众将士无论百姓与士兵,非我者,皆杀之。
可但他看见了当场失去父母的儿童,突然啼哭的孩子。
江云浦便改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