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迫嫁后,病秧子王爷气活了(176)+番外
谢过了虞夕催,两人就回了住处。
这儿离虞夕催的居所也不远,之后有事还能去找他。如此甚好。
回去的路上,走的是地道,方才走得急,这会儿才看见地道四周有很多壁画,线条皆以金箔缀着,色彩应是矿物颜料上的色。
“壁画多以记载故事为出现原因,这条地道的壁画讲的故事似乎跟家主本人有关。”虞烛明如是说。
地道不算冷,隔绝了风,就只剩冷空气。两人从延国来,身上的衣裳都不薄,这会儿也能御寒。
两人慢慢走着,有时能听见水滴滴落的声音。
“雎国是这片陆地上第一个建国的国家,虽然占地面积小,却独有一份历史古韵。”江云浦缓缓道来。
地道隔一段就有一盏人鱼油点的灯,能消耗较少氧气,又能保证长明。
走回住处,东拾已经安置好马匹和马车。
方才天寒地冻,马匹差点没撑过来。
室内也点了暖炉,又有虞夕催赠与的五米散,三人服用后,暂时暖和了身体。
他们来雎国还有一个目的,摸清如今雎国的权力构造究竟是怎么样的。
江良光有吞并雎国的意思,不过他们俩要了解的原因是要想怎么在这边推行仁政。
雎国多年没变革政法,听虞弘承有时提起,“叛逃”至外乡的人,若一朝回去,面临的将是被凌迟处死的命运,整个法制框架十分野蛮。
虞弘承是不能回来的。
虞夕催那边估计跟符言说话还要说一段时间,这样想着,两人索性就去了皇城。
反正路途不远,一下午也足够来回。
皇城建在山上,由于整体国土面积小,皇城也格外的小。
雎国推行城池自治制度,菩提城看似与皇城相连,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皇城甚至没有菩提城繁华,城门附近,入目皆是冻死的百姓。
虞烛明和江云浦有意隐藏了自己的脸,因此守门的士兵也没注意到他俩面相跟别人不同,用虞夕催给的令牌,轻而易举地进去了。
街上行走的人倒是很多,两人就顺着人流到了这边特色的一家茶馆,客人络绎不绝。
这倒是勾起了两人的兴趣,天寒地冻,却有人为了一间茶舍而来?
所幸还有空位,虞烛明和江云浦就跟着店小二,去了三楼的一处靠窗的位置。
店小二笑着为两人介绍:“本店特色是水果加入茶叶中一起煮,客官可以选择自己煮还是我们煮好了送过来。”
看到旁边桌,还有人点了这个,这会儿自己在烧。
虞烛明觉得有趣,便回答:“我们自己煮吧,辛苦您送工具上来。”
店小二点头应下,“两位看面相是外来的?不如尝尝我们雎国皇城的特色点心,定胜糕?”
江云浦也来了兴致,他以眼神征询了虞烛明的意见,见她点头了,才跟店小二说,那就要一份尝尝。
外面风很大,茶舍里的窗只开了小小一条缝,还用绳子紧紧绑住,生怕窗子被吹开了。
天也不晴朗,总是阴阴沉沉的灰白色,让人见了心情也不见好。
就来到这的一个下午,他们已经见了三场雪。
虽不大,但夹带着雪吹过来的风,简直冷得刺骨。
茶舍人多,两人等了好一会店小二才把他们点的餐送上来。
不过也没打算吃太多,一来担心水土不服,二来确实不饿。
第161章 箜篌引
煮茶吃过点心后,听闻下面有大人物出现,虞烛明就下去看了热闹。
听讨论,来人是雎国三皇子,今日到茶舍,是要与众人吟诗作对,能接上他的对子的,赏两万银子。
出手这么阔绰,底下的老百姓仍食不果腹。
可见雎国制度之弊。
而当权者,似乎还未觉得这样的做派有什么问题。
虞烛明默默退回了三层,并不打算掺和这场上位者的闹剧。
江云浦也吃饱了,两人准备离开。
却在下到一层时,被侍卫打扮的人拦着,“我们三皇子有令,闲杂人等想离开茶舍,需得给我们殿下的对子出一个下联!若对得殿下不满意,死。”
如此草菅人命。
虞烛明并未发火,这还是在别人的地盘,她不愿惹是生非。虞烛明语气平静地对坐在高位的三皇子开口:“早有听闻三皇子才韬绝绝,我二人只是赶路至此的外地人借地休息,不知可否让我们过过?”
三皇子背光坐着,虞烛明看不见他的表情。
听她说完,四周的说话声渐渐停了下来,虞烛明能听见他们闭嘴之前说的话。
“这个女娃子哪儿来的,胆儿真肥,她怎么觉得三皇子会对她特别?”
“长了一副清水芙蓉的脸,说不定真能被三皇子看进眼里。毕竟三皇子也到换女伴的时候了……”
“喂喂喂,乱说什么,小心三皇子剪你舌头!”
这样的话。
虞烛明低笑一声,还在等三皇子开口。
跟在她身后的江云浦不乐意了,从袖子里找到了虞烛明的手,然后紧紧握着。
虞烛明也乐意回应他的醋意,如果这三皇子真是见色起意的人,面对有夫之妇总不会……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三皇子的无耻,只见那人张狂地笑着,他站了起来。
“外地来的?”三皇子语气暧昧,仿佛看不见跟她牵着手的江云浦似的。他挥了挥手,“刚刚说我在外面乱搞那个,拖出去打一顿。”
虞烛明没作声。
她只是要暂时隐瞒身份,实力又不用隐藏。
他俩打在场这些人,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