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迫嫁后,病秧子王爷气活了(56)+番外
明巡点了点头,“倒是多亏了余大人,他帮我疏通关系,我才得以以黑户的身份进来国子监。”
想来若魏帝真心为他这个朋友好,其实早就应该安排明巡找些事干。他们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虞烛明没往下想。
因为春节临近,许多夫子已经告假回家,因此这几日明巡就缠着勾卞问些问题。
其实勾卞的心声是:早知不如让明巡在地牢里多呆会!都怪江云浦,这么早把他放出来了。但他又是监丞,明巡他不能不管,只能作罢,想到以后要把明巡引导到中立派的阵营中,眼下付出的努力就当作是为他们中立派的发展做贡献了。
四人坐着喝完一盏茶,明巡最近戒了酒,不过缺钱时还是会去柜坊赌上一把。
虞淮抿了口茶,道:“明公子当心,有人以后不想让你待在国子监,会以此事攻击你。”
明巡不以为意,“至少现在还没有!”
说着,明巡要与虞淮对诗,“仰天大笑出门去!”
虞淮无奈地接过:“我辈岂是蓬蒿人。”知他是用这句诗自比,虞烛明也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你留在国子监,终究是能隔绝许多危险的。”
天子挚友,却是个有着姜作血统的好赌平民,这样的人无论是哪边阵营,从什么角度看,都是最适合当作突破口的。
几人又聊了会儿,国子监的钟声就响了。这是往日学子们下学的提醒,也是放饭的标志。虞烛明要回王府去,勾卞与明巡则是继续留在国子监学习。
在路上时,虞烛明才将前几日在江云浦书房里看到字条的事情告诉虞淮。“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虞烛明顿了顿,觉得阳光撒下来暖洋洋的,“他也解释了,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虞淮是可以理解她的这种想法的,毕竟虞成济死时,江云浦年已十八,他有能力策划刺杀虞成济的事情。
至于字条为何夹在那种地方,也许是上天旨意,要让虞烛明去查父亲真正的死因吧。
当年虞成济死时,京城曾掀起轩然大波。那时定北侯已死,江云浦子承父爵,江良光把持兵权,其女同年也入宫为后。江家那年与虞家本是旗鼓相当,虞成济一死,所有人都以为虞家的光辉即将湮灭,当年还只是一个地方县令的虞成怀,领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带领虞家坐稳了五大家族的位置。
那时虞烛明只有九岁,她所能知道的,就只有家人告诉她的。
他们都说,虞成济是突发恶疾身亡的,但娘亲领着他们兄妹去大理寺找尸体时,却无论怎么求怎么找,都求不得找不到。
后来娘亲逐渐放弃了寻找虞成济的遗体,她拾起了年少的功夫,也不再管一对儿女。定和七年,白柳竹领兵退至西北游牧民族有功,受封为西北镖骥将军,至此镇守西北,不再有过传回京城的音信。
“你觉得,他有可能参与过导致父亲的死的计划?”虞淮问着,两人已经走到能见到定北王府的位置了。
虞烛明点了点头。
“其实我如果刨根问底地问,他应该会跟我说实话。”虞烛明想到了那天江云浦对她剖白心意的言语,他说:自年少惊鸿一瞥,我已心悦于你。
如果这是真的,那江云浦不大可能对她有欺骗与隐瞒。
她从回忆中抽离,与虞淮边走边说:“但是,我想先私下调查。”贸然的问,也许会伤及两人感情。虽然……虞烛明也不觉得他们现在有什么感情,不过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维持嘛。
“好,我会帮你,纪宇轩的推理能力你可以信任,且纪家与虞家交好,不会对他泄露你在查他的事的。”虞淮也答应下来。
两人说完话时,刚好也走到了王府门前。
门前侍卫恭恭敬敬地给虞烛明见了礼,两人进去,先是看见了东拾。
见虞淮也来了,东拾有些意外,“虞公子也来了。今日殿下做饭,二位先等等吧。”
咦,江云浦今天居然这么早回来。
虞烛明只记得,方才离开时在国子监看了日晷,时间才刚过巳时,走过来也不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呀……
第51章 我家小女初长成
江云浦净手到正厅时,虞烛明正与虞淮说着,她将来要住那个屋。
他闻言就笑了,对着虞淮笑道:“其实霁光住哪儿都可以,不过霁光怕鬼,所以选了最靠近我的一个院落。”
虞烛明:?
“我真不怕!”说着,作势要去打江云浦。
江云浦也不躲,任由虞烛明“揍”了他一顿。
虞淮见此,倒真觉得今日跟着虞烛明过来,是个错误的决定——他搁这两人中间,很像个多余的人呐。
不过……他确实看出来,虞烛明是真的对江云浦动心了,而她身在局中,当局者迷,只以为自己还与江云浦没有牵扯。
有时缘分正是这般奇妙。
用膳之后,两人照例是要在书房待一个下午的。虞淮找了借口,说白项宁让他回白府守岁,就离开了定北王府。
虞烛明不疑有他,毕竟外祖父确实热情好客,只当是哥哥一时忘了白项宁的邀请。且白府有许多与哥哥同岁的学子,虞淮明年要参加科举,与他们一起学习正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
江云浦给虞烛明递了本书,书脊上写着【罗织经】三个字。虞烛明对这本书有所耳闻,是与《古今治平略》相似的,讲弄权之术的书,只是书的作者风评不太好,这本书在市面上就难以寻到。
没成想,江云浦居然把它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