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亡母和离后,侯门弃女闹翻皇城(2)

作者: 方小白 阅读记录

“太过分了,我们等了两位公子这么等,他们竟陪这女子赏雪!也不给个信儿!”春水气鼓鼓的,作势就要过去。

说好在皇城外十里来接应的,难道不知这冰天雪地,两个女子行路该有多危险。

然而,他们迟迟未到,却是陪着别人。

南声声的心没有太多波动。

若是三年前,疼爱自己的堂兄和未婚夫这般失信,她必然会大闹一场。可是现在,她不会了。

她一把拉住春水,心里止不住苦笑。“算了,别扰了人家的清净,我们自己回去。”

“姑娘,你是侯府的嫡小姐,身份尊贵,何必这么委曲求全!”春水扯着她的袖子。

两人赶了十里地,又冷又累。两位公子的马车分明停在这里,就算暖和一会儿也是好的。

嫡小姐?她原本也以为自己身份尊贵。

可这三年里庄子上那些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侯府的人三年间一次也未去看过她。

自小“疼爱”她的堂兄,一封信也未写过。

将她“视若珍宝”的父亲,一次也没来看过她。

还有那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此刻正陪伴在别的女子身边。

原本南声声心里还有期盼,觉得他们都有公务在身,一年没有来看她,第二年必然会来。

可整整三年,就连中秋除夕之日,她也只是顶着侯府主子的名头,独自在庄子上受着那些恶奴欺压。

她不是没给家里写过信。

原先还期待着家人看到信,就将自己接回来。可每一封都石沉大海,渐渐地,她也就不报希望了。

那个红衣女子,想来便是父亲外室生的女儿,养在外面十多年的。

如今母亲战死沙场的消息才传回来,父亲就这么迫不及待将她接回来了。

想起庄子上那些下人似有似无的议论,还有对她明晃晃的轻慢,南声声早就知道,有人要趁机登堂入室。

没娘的孩子像棵草,南声声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珍爱的亲人弃之如敝履。

如今,她即将回到侯府,马上就要见到曾经牵挂的人。

但南声声心里没有一丝欢愉,有的只是比这冰雪还冷的寒意。

若非需要她给母亲奔丧,想来侯府不会接她回来的。

她没有再看翠湖边几个身影,抬脚入了皇城。

小半个时辰后,南声声抬头望向宁安侯府的门楣,心里五味杂陈。

门头挂的白幡是那样刺目刺心,她的指甲深深嵌进掌心,悲从中来。

“姑娘当心门槛”。春水忽然将她紧紧扶住。

南声声踉跄着扑进正堂。白幡如雪浪翻涌,堂中还无棺椁,但已设好牌位。

“母亲!”

第2章 鸠占鹊巢

正堂内设了半个灵堂。

之所以是半个,因为只有牌位,还无棺椁。

南声声盯着供桌上“爱妻夏氏之位”的牌位,眼泪直滚。

出征那日,母亲将自己的银甲扯下一片,塞进她怀里。

“你到庄子上养好身子,等娘荡平南境流寇,就接你回京看花灯。”

本以为娘亲在边境的战事结束,就可以回府团聚,没想到回府只看到了满室素缟,连尸身都还见不到。

眼泪滴落在冰冷的青砖上,冷风在她脸上撕开道道口子。

侯府正堂内,来往下人在慢悠悠地布置灵堂,面有戚色。

见到南声声,他们也只是微微点头施礼,唤声姑娘。

没在正堂看到父亲和祖母,也未见侯府其他人。

“姑娘,侯爷上值还未归,老夫人在午憩,让老奴传话。若姑娘回来,先回屋里歇着,以免徒增伤感。”管家崇伯道。

上值?如今母亲死讯都传回来了,父亲还有心思上值。

他那份公差,不过是翰林院的闲职,翰林院就如此离不得他么?

“对了,得知姑娘要回府,今日宫里的娘娘差人传话,让姑娘莫要太伤怀,过两日娘娘会让人来探望姑娘。”

南声声点了头没有答话,和春水往朝阳院走。

三年未归,朝阳院竟一尘不染。

南声声迈步走进院中,却被一洒扫的婆子轻声阻拦。“姑娘小心,莫要踩坏了采薇姑娘最喜欢的腊梅。”

南声声皱眉望着院角那排初种的腊梅花苞,这才发现朝阳院与三年前自己离开时大为不同。

斑驳的青砖上铺了层绒毯,素色门帘已变成珠串。

屋檐角挂着的铃铛没有了。院中的棋台上,放着把琴。

整个院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香气。

“什么腊梅!朝阳院只有夫人种过的长寿花!”春水冷声道。

母亲最喜长寿花,在南声声幼时,她曾亲手将几盆长寿花种在她闺房的窗前。

南声声走到墙下,看着那几盆迎风绽开的淡黄长寿花,心中一暖。

摸着那些花瓣,就好像抚着母亲的手。

可如今,院中除了长寿花,还多了一排鲜红的腊梅。

南声声四下打望,发现院中下人竟是那样陌生。她撩开珠帘往里走,又被一个小丫鬟止住。

“姑娘小心,别弄坏了采薇姑娘亲手挂上的璎珞帘。”

“什么采薇姑娘,我们侯府哪有采薇姑娘!”春水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才反应过来。

那丫鬟福身道,“侯府表小姐采薇姑娘,住这院子许久了。”

小丫鬟满脸正气,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南声声则是闯入朝阳院的不速之客。

可她明明才是朝阳院的正经主子,在这里住了十多年。

主仆二人交换眼神,南声声心中明朗。

原来,父亲不仅将那外室女接回了侯府,还安了个表小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