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亡母和离后,侯门弃女闹翻皇城(42)

作者: 方小白 阅读记录

“姑母,你怎么就去了!”南采薇不知从哪冲了出来,一双手不住在棺木上拍打。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劲喊着姑母。

“快看那姑娘的衣裳!”人群中有老妇啜泣,“侯府嫡女竟穿粗麻……”

“那是嫡女?”卖花娘指着南采薇孝帽下包裹着的满头珠翠,“我还以为那位是嫡女呢!不是夏家军亲生的女儿,披什么孝衣。”

“你们不知道吧,我可听说侯府这几日有些稀奇事,那嫡女前些日子受了家法。起初我还不信,如今一瞧,倒是真的。”

“侯府不会这般冷血吧,刚没了母亲,还给小姑娘上家法?”

百姓里,人们纷纷看向面色苍白的南声声,眼中布满同情。

“亡将英灵归——”在苏林拖长的尾音里,夏震亲自牵着战车,灵柩往城内而去。

“魂兮归来!”

当夏家军开始入城时,五万将士每踏一步便高呼一声。

声浪震落大捷檐角冰凌,南声声在漫天冰晶中仿佛望见了母亲虚影。

金甲女将骑着嘶风马,正在城楼死死守护染血的旌旗。

她哭了许久,似乎已经没了力气。

而一旁,南采薇的声音却是震天响。

“那姑娘不过是表亲,却这般有情义,看起来侯府这表亲还真不错。”不知人群里是谁议论了起来。

“谁说不是呢,那夏将军亲生的女儿都没眼泪……”

围观人群里,有人指指点点。

“孝女扶灵,闲人退避。”三声丧钟撞破皇城内外的议论声。

玄铁轮椅上的宋砚,眼眶微润。他对着身后之人挥了挥手,指着灵车的位置低语了几句。

片刻后,不知从哪里来的几个侍卫,将身披孝衣,似乎即将哭晕过去的南采薇拉出数丈开外。

南声声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她附在灵柩上的手抖动不停,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唇齿间漫开。

夏拂和夏问心姐妹二人立即上前搀着南声声,以防她经受不住。

灵车碾过朱雀大街时,雪粒子扑簌簌落在棺椁上的白幡上。

第36章 移灵

夏清羽的灵柩回了侯府。

夏震兄弟二人需先行入宫觐见,随后才能到侯府帮忙。夏舒恒等夏家几名小辈,自然随南声声回了侯府,帮着料理些事。

依照礼制,夏清羽的遗体需在侯府停灵七日,再由礼部主持葬礼。

夏清羽的棺木是侯府准备的楠木棺。

灵堂内,长房三人齐齐候着。

南枭面上没有多少表情,南霁川皱眉看着南声声,一言不发。

唯有徐氏,暗中抹泪。

南声声先亲手点燃了长明灯,放在棺木下方。

“声声,我们要给姑母换寿衣了。”夏拂捧着早已准备好的锦缎寿衣,来到南声声面前。

将侯府下人将那口历经了南境风霜的棺木打开。

寒棺盖移开的刹那,灵堂内满室烛火齐暗。

当夏清羽苍白的面庞出现在面前,南声声的泪吧嗒一声,滴在夏清羽胸口那面碎裂的护心镜上。

母亲还是三年前离开时的模样,只不过面色苍白如纸。

心口处的银甲破了三个洞,那是三棱箭簇留下的痕迹。

原本胸口那些银色战甲应该透着亮光,如今却被母亲的血浸成了黑褐色。

南声声的指甲抠进柏木棺沿。母亲战甲上血迹斑驳,是被人细心擦拭过的。

可即便如此,南声声也能想象到母亲是如何在战场上厮杀,直至最后一刻。

南声声颤抖着解开战甲束带,发现母亲左手紧攥着半块桂花糖。

那是她幼时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母亲在战场上也随身带着。

三年前,母亲送她上马车时,往她怀里塞了一大包桂花糖,笑着说。

“你到庄子上养好身子,等娘荡平南境流寇,就接你回京看花灯。”

可如今糖化了,灯灭了。

南声声的手猛地撑在棺木上,双腿止不住地颤抖。

“声声,你还行吗?”夏家姐妹齐齐扶了上来。

南声声摇了摇头,将手伸进棺木,将母亲鬓角那缕杂乱的碎发理了理。

随后四下看了看,却见父亲正远远站着,距离棺木一丈远。

“父亲不来看看母亲吗?”南声声虚弱的声音,在静谧的灵堂却是异常清晰。

侯爷咽了口唾沫,缓步上前,靠近棺木时伸手抚了抚盖沿。片刻之后,目光落在棺内。

当猩红的战甲映入眼帘,侯爷眉头微微皱起,竟下意识干呕了一声。

南声声整理夏清羽仪容的手腕青筋凸起,她定了定心神,忽然撕开自己的孝衣下摆,替母亲擦拭身上已经干涸的血迹。

“春水,去打盆清水来。”

片刻后,南声声将孝衣下摆沾水,轻轻擦去夏清羽浑身的污渍。

“母亲虽常在外奔波打仗,却是最爱干净。”南声声一下下,将夏清羽的身子和手,擦得一尘不染。

母亲的遗体在冰天雪地中行了一月,如今身子比腊月的冰霜还要凉。

南声声的手已经没了知觉。眼见她的动作越来越轻,双目越发红肿,夏拂一把握住她的手。

“让我们来吧!”

南声声却是没动,丝毫不顾旁人的目光,一次次沾着那盆清水,直到盆里的水变成了红色,南声声再也控制不住心绪动荡,猛地将头抵在夏清羽的棺木上,哇的一声,哭声撕裂侯府的寂静。

侯府下人见此,不免长吁短叹。

夏家小辈立马上前,拉着南声声。

夏拂紧紧抱着她,替她拍着后背,眼中清泪滴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