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亡母和离后,侯门弃女闹翻皇城(83)

作者: 方小白 阅读记录

除夕当夜,她们吃了一碗白水面,将白日换下的衣裳洗了,冷水冰得刺骨。

好在很多人都回家过年去了,庄子上的炭火还算充足,那一夜,她们主仆总算用了一晚暖和的炭盆。

今年,今年不用受冻了吧。

可南声声宁愿回到一年前,那时她还有母亲可盼。

“姑娘,我们要不要准备些东西?”春水问道。

很明显院子外面那些热闹,都不是朝阳院的。这些日子,老夫人和侯爷一句话也没有来传过,更别说见面。

照这么看,今年的除夕,朝阳院里只怕也就它们四个人过。

“你们看着准备吧。”

虽然说今年要为母亲守孝,可这三个丫头跟着自己,每日也是糟心事不断。

好歹得给她们置办一顿好些的年夜饭,也算是过了年。

侯府刚办了丧事,过年的氛围也不能太足,便只有关起门来准备。

只是,南声声猜得对。热闹是别人的,一直到腊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天,朝阳院除了他们四人,都没有旁人来过。

正午时分,春水从外面急匆匆进屋。“姑娘,皇后娘娘召您入宫!”

入宫?南声声有些恍惚。

她有很多年没有入过宫了,曾经在几岁时,跟着母亲去过。

那时,也是皇后娘娘召见。

母亲与当朝皇后,曾在闺中便是手帕之交。这么多年,一个在深宫坐着天下主母之位,一个在战场守着家国关隘。

见得不多,却是情分未减。

连带着,皇后娘娘对自己也有了几分情意。

当初,从庄子上回来当日,皇后就差人来问过,翌日又派了三皇子代为看望。说起来,也算是对得起和母亲的闺中情分了。

只是不知,今日都腊月二十九,她为何会召自己入宫。

“姑娘,邓姑姑等在外面呢。”春水提醒。

娘娘派贴身的嬷嬷亲自来接了?

“将那件狐裘披风拿给我。”南声声没有迟疑,披着最素的一件厚实披风,带着春水出了院门。

侯府门口,南声声时隔多日,借着宫里人的面子,这才见着了侯爷和老夫人,以及南家大房的人。

第72章 母女

“邓姑姑侍奉娘娘繁忙得紧,娘娘要见声声,派人传个话,我们送入宫就是了,何必劳烦姑姑亲自跑一趟。”

老夫人笑脸陪着,眼角笑出了深深的褶子。

邓姑姑也礼貌地笑了笑,身体却是往后退了退。“老夫人说哪里话,我等就是奴才,南姑娘是我们娘娘的客人,也是娘娘自小看着长大的。我这把老骨头有什么好怜惜的,伺候好主子们才是正理。”

说罢,邓姑姑拍了拍老夫人的手。“主子永远是主子,奴才也永远是奴才。这个道理,我们懂。”

老夫人的脸色有些僵硬,她老脸一红,尴尬笑了笑。

看见南声声出来,邓姑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姑娘,主子早就让奴婢来接您入宫了,是奴婢前些时候腿脚风寒未好,迟迟不能出宫,还请姑娘莫怪。”

说罢,邓姑姑微微福了福身,伸手搭上南声声手背,一股暖意顿时包裹住了她的手。

“姑姑说哪里话,是声声未能进宫看望娘娘,声声有罪。”

邓姑姑笑眯了眼,“外面冷,咱们先上马车,娘娘想念姑娘得紧。”

南声声在邓姑姑的搀扶下,带着春水一道上了马车。

车内早已置好了茶盏香炉,暖和得很,是皇后娘娘专程接世家贵女、诰命夫人们出入宫的马车。

“姑姑可知,娘娘忽然召我,是有什么事?”

在马车上向坤宁宫的姑姑打探消息,是她从母亲那里学到的。

幼时又一次跟随母亲进宫,也是在这样的马车上,南声声听到母亲如出一辙般问邓姑姑。

“姑娘去了就知道了。”邓姑姑笑着。

就如同当初对母亲说,“夏将军去了就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宫门口。几人下了马车步入宫门,足足又走了小半时辰,这才到了坤宁宫。

南声声才步入坤宁宫的大门,就见屋檐下一众红色灯笼里,赫然挂着一个白灯笼,格外刺眼。

“这是娘娘祭奠夏将军的,娘娘身为一国之母,不能亲为夏将军送行,也不能出宫……”邓姑姑感慨道,“这些日子,娘娘也时时伤怀。”

南声声鼻子忽然酸了,她迈脚走入大殿。

春水不能跟着进去,便被坤宁宫的下人带到了一旁的暖阁烤火。

“是声声来了。”未见其人,便听一个声音从殿内屏风后传来,话语里带着几丝凄苦。

南声声越过屏风,就见一位身着锦衣凤袍的妇人坐在那里。

她头上珠翠琳琅,却也掩盖不住眼中那丝隐隐的忧伤。

正是当朝皇后,秦拂。

她面前摆着一个棋盘,秦拂执黑子。

白子的位置空着,可面前的棋盘却是一局难以分出胜负的棋局。

“声声你看,若你执白子,这棋局该如何破?”秦皇后微微抬头,面上带着一丝和善的笑意。

南声声不解其意,却也只好站定在棋盘面前,思索片刻后,拿起一颗白子落在棋盘右上角。

骤然间,局势明朗,白子胜。

秦皇后的眼眶就是一红,她将手上为落下的黑子放入棋盒,这才缓缓起身,拉起南声声的手。

“这局棋,是你母亲三年前与我下的。当初我们二人下到此处便成了僵局。她说,等她想到后手,必然胜我。”秦皇后说着,目光转向棋盘,几滴清泪骤然落下,“只是没想到,你替你母亲下完了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