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眼如丝(31)

作者: 一朵嫩花 阅读记录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魏泱的确是给他们行了点方便,睿之能在两日内全须全尾地走出刑部的大牢,少不得也有魏泱在背后斡旋的功劳。

况且乾国公府也实在是得罪不起傅国公府,即便王睿之刚出事时魏泱的态度既冷漠又有些幸灾乐祸的嫌疑,王若箫也选择视而不见。

“多亏了魏世子为睿之作证,好歹没有把这杀人凶手的罪名安到他头上去,犬子虽是不成器了些,可却没有杀人的胆子。”这两日王若箫因过分担心王睿之的缘故,眼下透出几分乌青,瞧着有几分疲惫与潦倒。

日色朗朗,魏泱抬起眸打量他一眼,见他蹙紧眉头,时不时地就要回身去瞧轿辇里的王睿之,他便笑着说:“世叔快些回府吧,我与雎之一块儿同行就是了。”

这话的意思是,他还有要继续住在乾国公府的意思。

王若箫也是心下一松,朝魏泱和顺一笑后就走到轿辇旁去瞧昏迷不醒的王睿之了。

于是,立在青石台阶上从上往下望的人就多了一个王雎之。王雎之站得更近些,便能清晰地瞧见不远处轿辇旁立着的微微发着颤的王若箫,他一脸疼惜得撩开帘布去瞧轿辇里的王睿之,瞧得久了,还看见了他拿手背抹泪的景象。

魏泱适时地讥笑出声道:“你这父亲,从没有为你落过泪吧。”

落日的惨败余晖悄悄笼住了王雎之的身形,他本就清瘦的身躯被这昏光拂了拂,愈发佝偻可怜得不像话了。

他神色间流露出来的悲伤太情真意切,惹得魏泱忍不住讥讽了他:“我以为,你不会愚蠢到去祈求什么父爱。”

王雎之不曾过多言语,只是朝着魏泱行了个礼。

两人便一同回了乾国公府。临进门时,沉默寡言的王雎之忽而出声唤住了魏泱。

“魏世子,您是真心喜欢倾丝吗?还是只想与她春风一度,之后便将她弃如敝帚?”这话在王雎之心头藏了好些时日,今日终于是寻到了机会说出口。

昨日倾丝身边的冬儿将一副扇套和锦靴送来了王雎之院落,王雎之是知晓倾丝日子过的有多么艰难的,这点布料只怕还是去岁王老太太赏下来后她藏着不舍得用的那一匹。

她正是如花般爱俏的年纪,难得得了这一匹好布缎,却傻傻地给他做扇套和锦靴,那一绺绺针线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王雎之心里纵然千万般的阴谋诡计、谋图算计,也不愿再使在倾丝身上。

这一刻,他也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在魏泱跟前求一求情,他是声名朗赫、人人追捧的傅国公世子,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不是难事,何必要让无依无靠的倾丝赔上自己的一辈子呢?

他这话问得实在是没头没尾,全是出自他一副为了倾丝考量的真心。

可偏偏魏泱视他的真心极为碍眼,方才嘴角勾着的一抹笑已落了下来,他凝着黯淡又沉郁的眸色,冷冷地打量着王雎之。

廊前有不少乾国公府的奴仆在来回奔波,一瞧见这两位主子在廊庑下对峙的身影,俱都停下了步子,纷纷侧目望了过来。

良久,魏泱才终于开了口:

“你若不想落得和王睿之一样的下场,就离她远一点。”

第17章 不喜她的心,淡了。

如此,魏泱便又名正言顺地住进了乾国公府之中。

王睿之昏迷了好几日,王若箫与钱氏寸步不离地守在他的院落,几乎哭瞎了两双眼,王老太太为了给嫡孙祈福,一连七日都不沾荤腥,还跪在佛前为王睿之诵经祈福。

王老太太诚心诚意地想,只要乖孙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此劫,她定然要拿出两千里银子来给普济寺的佛祖镀金身。

许是上苍听见了她的祈求,两日后王睿之悠悠转醒,钱氏立即追问他在刑部天牢里的境遇。

太医见状却出声阻拦了钱氏,只说:“公子的精气神尚未复原,还请太太不要急着与他说话,且让他缓一缓神才是。”

见状,王若箫便搀扶着钱氏走到了外间廊道上,庭院里密布着来回张望、意图探问王睿之状况的丫鬟和仆妇们,偏偏钱氏挡在门口忙着掉泪,众人见状也不敢贸然行动。

这其中也有倾丝派去的丫鬟冬儿和珠绮。

前些时日王睿之生死未卜时,倾丝心里既害怕又惶恐,时而还夹杂出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庆幸。

自她搬进乾国公府之后,王睿之便打着“表哥该与表妹”亲近的由头,几次三番地来月华阁骚扰她。

白日里的骚扰已是让倾丝备受其扰,夜里的荒唐行径更是让她有苦说不出。

偏偏钱氏一味地溺爱着自己的嫡子,心里认定了是倾丝蓄意勾引着王睿之,为此没少苛责针对倾丝。

普济寺的那一夜里,更是使了毒计玷。污了倾丝的清白。

倾丝既恨钱氏,又怕她。这点恐惧在她听闻王睿之在酒红楼里闹出人命时达到了顶峰。

钱氏疯癫起来可不会顾忌什么世家礼仪、教养仁义,若她不管不顾地嚷嚷出了自己清白已不复存在一事,那她后半辈子可没有半点指望了。

冬儿和珠绮见倾丝在孕中如此多思多想,心里怜惜不已,便只能尽心尽力地为她探听消息,得知王睿之已在太医的诊治下醒转后,冬儿和珠绮立时赶回月华阁,将此事告知了倾丝。

倾丝喜得拍手叫好,只道:“三表哥没事就好。”

王睿之没事,钱氏就不会发疯。她不发疯,自己丢损清白的事就不会被泄露出去。

瞧着她松了口气的轻快模样,冬儿也不由自主地弯眉一笑,半晌只道:“姑娘,听说魏世子也回我们府上了。”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御前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