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来的夫君真甜(153)
他哭着上前,想去扶一把公子,可是公子身上无一处不是血肉模糊,他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公子……您这是何苦啊?”
公子与二爷的对话,他守在外头都听得分明,其实他早就隐隐察觉出公子对沈青的一点微妙情愫,他以为公子这般理智清醒的人,会轻而易举扼制住自己,不然也不会去与王家表姑娘相看。
公子却跪在祠堂里亲口承认了。
以公子之风华,这天下他想要怎样的女子不可得?偏偏染上断袖之癖,断袖也就罢了,为何是沈青那悍匪无赖?
沈青家中已有妻室也罢,在外也成日流连于秦楼楚馆寻花问柳,这样一个百无是处的人物,公子一腔至情至爱,怎么会倾覆在这样的人身上?
还要为了沈青那夫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不惜开罪洛京各大世家,而遭此劫难。
这不就是空中一轮皎皎明月,被人生生拽如泥淖之中无法自拔吗?念及此,鸣山再次泪如雨下。
谢珩苍白的唇动了动,再没力气说话,他轻轻搭起一只手臂,示意鸣山来扶,鸣山连忙伸出手来去扶,却实在不敢碰到自家公子,生怕触到了哪处伤口。
谢珩无视他的停顿,直接将手臂搭上去,借着鸣山的力把自己撑了起来。
“公子,您慢些。”
“没事,你撑着我,不疼。”
其实不是不疼,是他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一丝痛意,就像此时他双脚明明撑在地上,自己却一点感觉也没有,软绵绵的,像踩在空中。
“好,公子,您忍着些,我撑着您走。”
鸣山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狠狠心将公子一只手臂搭在肩头,撑着他一步一步迈出祠堂大门。
那只静夜中吞人的巨兽被主仆二人抛在身后,只有月白地砖上,一滩鲜红刺目的血迹向四处淌开,颜色渐渐殷红晦暗,与地砖缝隙里凝结成一块,触目惊心。
*
连日阴雨的时候不觉春深,暖阳一照,庭院里沿阶的花木葱茏竞放,推门走出,城里城外,早就被点染得春意蓬勃。
远看春山,风动,吹动一山春花。
郁郁春山下,多了一处新坟,五彩斑斓的经幡随风乱舞,素白纸钱打着旋儿飘向远方。
坟前立了一双人影,水红裙摆明丽张扬,飒飒青衣笔挺潇洒。
岳瑛给父母家人立了一座衣冠冢。
当年沈青刚刚接手莽山,初出茅庐救下岳瑛折损了十几个兄弟,自然无暇顾及到她的父母尸身。
时过境迁,如今岳瑛家人沉冤昭雪,大仇得报,声名保全,也算是入土为安,让生人遥寄哀思。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让陈文轩给跑了,这一命没有血债血偿。
等岳瑛洒完手中最后一捧纸钱,又蹲在坟前跟家人说了会儿话,日头渐渐西斜,炽艳温柔的夕阳镀了一层金边,缓缓落在青山脊背上。
两人沿着来时山路慢慢往回走。
“其实我现在能理解了,当时你瞒着我,非要去陈令知府上和人同归于尽,归根结底就是不相信我能替你父亲沉冤昭雪。不过这下你该相信,我要办的事,肯定是可以办到的。”
从坟前离开一路走下来,一切都让人感觉还有些不真实,回想起当时惊心动魄的一劫,沈青不由得感慨。
岳瑛一张白皙清丽的容颜渐渐养了回来,春光里的少女明媚实在养眼。
说起当时自己被仇恨蒙蔽险些连累沈府上下,千言万语,岳瑛只能说一声:“阿青,我多谢你。”
沈青忙摆摆手:“这话你都说了快几百遍了,你再说,我以后也再也不敢提任何关于你父亲的话了。”
岳瑛噤声,默然在她身边走了会,忽然轻声道:“这案子也多亏了珩公子,如果没有他,不知中间还要经历多少波折,也不会这么快结案。阿青,你们之前是不是因为我家的案子吵架了?”
沈青背上忽然一僵,含糊道:“当时他说得那么模棱两可的,我又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再说了,秉公断案本来就是大理寺卿的职责。”
她应了两声后撇开话题:“现在洛京中关于你的流言很多,我知道你听了很难受,但是我现在很需要你,很需要你在京中为我奔走周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这些天来,沈青没有直说,岳瑛也能隐隐感觉到她在背后谋划一些事情,虽然她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在洛京中生活多年,她能敏锐的感受到,沈青应该是开始着手朝中事务了。
到底参与了什么,想要参与到什么程度,她一概不知,既然沈青说需要她,她也义不容辞:“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沈青盯着她那张秀雅斯文的面容忍不住发笑:“
完了,你现在说话越来越不像是闺中小姐了。”
岳瑛也笑:“可不是也在匪寨做了好几年大夫人呢?”
说到莽山,两人心中都不由得有些怅然,满目春山,都不及小金顶上所见群山连绵,万峰壑立。
“你记不记得,当时我接受招安的时候,我们小金顶上不是还有好几百的姐妹吗?她们都要跟我进京,我已经入京几个月了,现在尘埃落定,给她们在洛京的女户都办好了,现在已经有人护送着她们上路来京了。”
说起莽山,沈青顺势将这件事跟岳瑛说了:“她们来京以后,肯定会有诸多不便,但我现在的身份也不适合私下与她们直接往来,但是她们认你,以后她们在京中事宜,就交给你了。”
这些女子来京后,或想办法自己谋生,或安心嫁人,但毕竟曾经是匪身,以女子身份落草再从良,不知要遭受多少偏见和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