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来的夫君真甜(26)

作者: 钱娇娇 阅读记录

虽然刘桧已死,但她对谢珩的好奇之心不死。

谢珩摇摇头:“莽山与官府对峙这几个月,我族兄还能有什么秘密会是你不知道的?刘桧这种本就在渝州的地方官员,向来与我们这种从洛京来地方做官世家子弟不和,我更偏向于他是想找个由头挑拨离间,最好能借你的手除掉我族兄罢了。”

沈青沉吟着,觉得倒也有几分道理,何况就算是有什么她未知的秘密,这谢十三也不会说啊。

“算了,谢家的事,你若真对我坦然相告,那也说明我看错了人。”

谢珩意外地看向她。

沈青耸耸肩,语气轻快:“谢家是官,我是匪,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然矛盾,所以我能理解你的处境。我看上你了,将你留在身边,当然希望有一日你能心甘情愿跟着我。”

连日相处下来,谢珩对这莽山悍匪其实是有了改观的,终究不能算是传闻中的大奸大恶,但也改变不了他就是一个刁蛮霸道不通事理的匪徒的事实。

可是今日,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作为统领了莽山数峰几千人匪众的首领,他的气度与胸襟,也绝非寻常人能与之比肩。

这样的人,要是没有落草为寇……该会大有作为。

“多谢。”他简单道了句谢,语气中有几分难得的由衷。

沈青也虚心求教他:“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世上竟

然会有人跟我相处久了后,没有喜欢上我?”

虽然知道没什么用,谢珩还是非常郑重地重申了一遍:“沈青,我不是断袖。”

沈青却眉开眼笑起来,一双眸子里像是落入星河。

“我知道你不是断袖啊,不是断袖才好呢。”

第12章 第12章这次下山后,他应该就不……

皑皑白雪覆盖着莽山群峰,小金顶上难得地平静了两天。

谢珩整天的时间,基本都是在给萧瑞授课,沈青觉得无聊,干脆每天也赖在草庐,坐在最后边听着他之乎者也地讲一些“修齐治平”的道理。

听,她是听得昏昏欲睡的,但就是喜欢看谢十三一袭白衣端坐案前萧肃爽朗的模样,这是她在过去十多年的人生里从未见过的男子气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为了不让自己彻底栽倒睡着,她总觉得要找些什么事来打发时间,忽然想到先前过来路上,赖三给她塞了几张公文一样的纸张,她急着来听课,也没来得及打开一看到底是什么。

“天啊!”

两只眼皮正艰难打架的沈青,忽然一个激灵猛地坐直了身子,草庐里娓娓说道的讲学的声音顿时中断。

萧瑞很是嫌弃地回头埋怨:“大哥,你这一惊一乍要吓死谁?”

“不是,一般我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但这次我们好像要发一笔财了!”

“发财!?”萧瑞瞬间所有注意力都被发财吸引过去。

沈青兴致勃勃在桌上铺开一张卷纸,上面白纸黑字是一张悬赏令,有朱笔赫然写着的“沈青”二字。

“谢珩以为我杀了刘桧,誓要将我绳之以法,悬赏令上我的身价都涨到五百金了!之前那么多年,官府都只出一百金,果然还是谢珩这种身家厚实的人出手阔绰!”

想到这,她忍不住感叹:“那个刘桧,我本来只是想把他捉来等他说完秘密就放他走的,诶,他自己摔死了,倒是让我发了个财。”

谢珩望向沈青这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嘴脸:“这悬赏令上的赏金,不是赏给捉拿你的人吗?”

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沈青睨了他一眼:“我都这么高身价了,哪天就让萧瑞将我绑了送去刺史府,等领了赏金,我再逃出来就是嘛。”

以前官府也发悬赏令,被她用一些偷梁换柱之类伎俩骗了好几次赏金,后来官府也吸取了教训,再没发过悬赏令,这谢珩非不信邪,那可不能怪她了。

谢珩在心底冷笑:“那你也真是太小瞧刺史府的地牢了。”

沈青没理会他,正喜滋滋欣赏着那张写着她大名的悬赏令,忽然一下觉得哪里有些不对:“萧瑞,刘桧死了的这几天,谢珩都在做些什么?”

萧瑞如实汇报:“一是因你滥杀官员发了悬赏令,势必要将你绳之以法;另外就是,他来渝州这几个月,虽然一直在肃整均田令,但还留了两分余地,循序渐进着,这几日好像突然下了什么决心,又查了好几个强占百姓田地的官员,不论品阶,一律先就地正法,光是一日之内,就斩杀了五名官吏。”

均田令是大梁建朝时的基本国策,按均田令,根据官身民身来分配田地,普通有户籍的百姓亦能分到田地,每年只需按自己田地产量来向朝廷缴税。此令颁发后,大梁百姓确实安居乐业了很多年。

只是大梁建朝近百年,时过境迁,几代更迭下来,如今百姓手上的田地,渐渐被官员豪绅或强占,或低价逼卖,百姓也上诉无门,均田令早就名存实亡了。

谢珩想要力挽狂澜亡羊补牢,在沈青看来,有些逆势而行,螳臂挡车了。

活该渝州地方官不服气他!

不过他整顿均田令虽然手段强硬,但也不至于发疯,这突然的发疯……为什么?跟刘桧有什么关系?

萧瑞说完见沈青在凝眉沉思着什么,又追问一句:“大哥,有什么问题吗?”

“这里面有问题。”沈青笃定道。

谢珩不由得抬眸,等她下文。

“以谢珩那种自傲得不行的性格,他要真想将我绳之以法,早就陈兵山下了,才不会发什么悬赏令呢,岂不是显得他自己很无能?还得花钱靠别人来替他捉人。这绝不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我看他应该是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