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妇和闷石匠(9)+番外
“吃吧。”
“多谢。”
魏石坐得端正极了,接过碗来,低头一看,雪菜肉丝也格外多,面上还撒了些翠绿的葱花。
男人记下这人情,接着拿起了筷子,默默吃了起来。
慧娘端着碗去了灶屋,她胃口小,几口吃完之后就收拾起碗筷来,魏石吃的也很快,最慢的反倒成了砚台,他大概等了一会儿,等砚台吃完,一并收了碗,给慧娘送去了。
慧娘大概没想到他会进来,愣了一下:“你放那就好呀,我来收。”
魏石:“顺手的事。”
慧娘伸手去接,也随口道:“厨艺不佳,应该没你做的好吃,亏得砚台不挑食。”
魏石:“好吃的。”
他看了眼两个空碗,他也不挑。
慧娘笑了笑,没放在心上:“那明天你大概什么时辰过来?”
“看你。”
“辰时三刻?”
魏石又沉默了一下,他习惯卯时三刻就开始做活来着。
“好。”
应该听主顾的。
慧娘点头,魏石也准备走了。
慧娘洗碗的时候将袖子都挽了起来,魏石转身时,余光不知怎的又鬼使神差瞥到了她洁白的腕子。
月光从灶屋的窗户照进来,白的有些反光。
魏石只看了一眼,就迅速收回了目光。
-
人走后,慧娘收拾整齐也歇下了。
她看了眼装脏衣服的木盆,已经两天没去河滩了。
慧娘抿了抿唇,吹灯歇下。
次日一早,睁眼便是个大晴天。
她习惯辰时起床,拾掇片刻,外面果然传来了轰隆轰隆的声音。
慧娘立马就去开了门,真是魏石,准时准点就赶着牛车拉来了石料。
“你还挺准时的!”慧娘笑道。
魏石下了车,今日托她的福,他早上也闲了一个时辰,不过终归是闲不住的,于是早早就去多拉了一车石料回来了。
“从西边的院墙开始起吧,这些石料用完了我再去拉。”
慧娘家的院墙是砖墙,其实加高一些很费钱,慧娘想了想道:“你还没给我报价呢?你算算吧。”
魏石仔细看了眼三面墙,“估计,六两左右。”
慧娘倒吸一口冷气。
“魏石,能不能算便宜一点呀?”
魏石沉默,他其实已经算的只是成本,还默默扣掉了昨晚的饭。
但,他还是点了头:“好。”
慧娘果然高兴:“谢谢你啊!你以后要让我帮忙照看砚台,随时来就是!”
魏石点头。
接着就准备干活了。
这会儿不是傍晚,巷子里有些邻居自然发现这边的情况,立马跑出来问:“慧娘呀,你这是要干啥呢?”
慧娘也不打算掩饰,直接道:“加高院墙。”
邻居很吃惊:“你家这院墙够高了呀,还要加高?”
慧娘扯了扯唇:“是啊,免得人家说闲话,什么翻院墙之类,我多提防一些。”
对方一愣,听懂了这话里的意思,也不再多问,悻悻走了。
好在魏石也不是一个很在意别人目光的人,慧娘道:“你忙活吧,我要去河滩洗衣裳了。”
魏石点头。
两日积攒下来的脏衣不少,慧娘端着木盆就去了,盆里还放了皂团和棒槌。
花坞村外有条小河,河滩上基本都是村里的妇人,这个点正是出门洗衣裳的时候,她们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的,慧娘自觉就找了个人少的地方,默默开始忙活起来。
不过有人还是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她,和旁边的人戳了戳胳膊:“诶,那就周家的小寡妇。”
旁边妇人也看了过去,慧娘生的好看,走哪里都是焦点,那妇人撇了撇嘴:“是招摇呢,难怪。”
慧娘目不斜视充耳不闻,就只忙活手上的事,不多会儿,夏荷也过来了。
夏荷嫁给了王家,男人叫王永成,婆婆姜氏,前两日正是夏荷请慧娘去家里吃酒,这会儿看见人,就径直走了过来。
“慧娘。”
慧娘猛地抬头,见是她,便朝旁边挪了挪。
夏荷笑道:“你咋一个人在这。”
慧娘扯了扯唇:“除了你,也没人愿意和我一块儿了呀。”
夏荷沉默了一下,道:“你别理她们。”
“嗯。”
夏荷也开始搓衣裳,但她似乎有些犹豫,过了好半天才道:“李秋收那事我知道了,怪我。”
“和你没关系,你也不知情。”
夏荷咬了咬唇:“其实也有……那天我之所以请你去吃酒,便是我婆婆主动说的。但是慧娘,我真不知道她的打算……”
慧娘动作一顿:“你婆婆,姜氏?”
“嗯……”
慧娘懂了。
“难怪呢……她和赵媒婆关系挺好吧。”
夏荷愧疚极了:“算是吧,不过我真的不知道赵媒婆打了那个心思……对不住啊……”
慧娘把手里的棒槌敲的用力了几分:“算了,和你无关,我不怪你的,不过荷花,我之后可能不去你家了。”
夏荷立马点头:“我明白的!但咱们还是好朋友,以后在这见就是!”
慧娘刚要说什么,河对岸忽然走来一个人:“哟,这不是周家小寡妇么,心可真大啊,这就出门来了?”
慧娘一抬头,认出来了,这是韩氏的侄女,李秋收的表妹,韩莺儿。
韩莺儿喊韩氏一声姑母,自然是一个鼻孔出气,所以见到慧娘便要刺上两句。
“夏荷,你可是才出嫁不久正经人家的小媳妇,别和什么人都待在一块儿,小心染
上些坏德行!”
慧娘猛地又狠敲了下棒槌:“是么?你倒是说说,什么坏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