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幼儿园2(17)+番外

她也会抽空给婉珺写信,说起她和祖母在这里的一切都好,也让婉珺替她给陶大夫,洛子哥,还有嫂子问好。

日子就在这么充实,紧凑又平淡的一天天中度过,一直到了中秋之后。

她同祖母在蓝城过了第一个异乡中秋。

月是故乡明。

许是在这里的时间太久了,她的故乡是青石镇……

而陆府这处,沈夫人每日都被三个祖宗气得扶额。

三个祖宗也每日都在勤勤恳恳同沈夫人做斗争,乐此不疲。抓鱼落湖里了,爬树抓小鸟了,还有,苏白险些把猫咬了……

猫都很惊恐!

沈夫人又开始提笔给苏将军写信了。

下次她上战场,他在家中带孩子!

中秋佳节,人圆月圆,沈夫人抚着肚子,口中轻轻叹了叹,又起身将方才写好的信烧了。

边关凶险,别拿这些事影响夫君心神!

就这样,沈夫人夜里没怎么睡好,第二日实在没有精神再同祖宗们折腾,由得他们去吧,她不想管了。

但听说她病了,三个祖宗又特别紧张得来看她,排排趴在她床榻前,一个比一个难过。

“娘,你是不是生病了?”

“婶婶,你起来看看我们啊!”

“婶婶,你是不是,呜呜呜……”

沈夫人头疼,刚才还感动了一瞬,眼下就觉得吵,生病都不能消停!

沈夫人忍着头疼去抓鸡毛掸子。

几个崽崽又叽叽喳喳鱼贯而处。

沈夫人舒服了。

又许是真的惦记这几个孩子,第二日,沈夫人便奇迹般的康复了,只是康复之后,又恼了!

—— 苏白,你给我把猫放下来!

—— 苏明月,从房顶上下来!

—— 苏哲,你!……这怎么会是芝麻糊,这是墨水,谁告诉你的?……苏明月!

沈夫人只想有这么一个人,将这几个祖宗都收拾了!

然后下一瞬。

苏明月:娘亲,你辛苦了,余妈说的,你要多休息。

苏白:婶婶,抱抱。

苏哲:婶婶,我给你按按头吧!

沈夫人也就感动了那么一瞬,下一瞬,果然那天灵盖都被吵掀翻了去。

沈夫人感觉自己的头疼已经好不了。

……

陆衍这处,又收到了傅叔的书信。

书信里,傅叔提起老爷子的病情,还有近来朝中的动向。老爷子没有深究他来蓝城最重要的一个缘由,以为他在躲避朝中之事。

他也确实有意避开。

朝中也都心照不宣,但谁都没有戳破,他也冠冕堂皇留在蓝城。

如今朝中暗潮涌动,即便涟烨不争,也是皇室血脉。

他与涟烨走得近,当避的嫌要避。

自东宫出使燕韩以来,朝中就没消停过。

天家并不像忌惮旁的世家一样忌惮平远王府,是因为平远王府从不会站在任何一方身后。

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也是,所以,他这一趟要在蓝城呆到九月再回京。

有些无趣哪,终日就是那三个上房揭瓦的小祖宗,他都跟着钓了两回鱼了。

陆衍放下书信,正好有府中的侍女上前,呈了一册书本给他。

陆衍接过,映入眼帘的,是已经熟悉的字迹。

对,在蓝城这段时日,每日除了傅叔关于老爷子近况的书信会到他这里外,风雨无阻地,还有每日誊抄好的一本册子。

他惯来喜欢认真严谨的人,有人足够严谨,也足够认真。

起初,他以为《凤阳记》的错字修整应当只是巧合,对方恰好读过这本古迹;但等到第二本,第三本……这些错字都在誊抄时被逐一修正,有些,即便是誊抄原版,都会发现原版有误的,对方都能找出来,他是越发对誊抄的人好奇了……

也恰好,蓝城有趣的事确实不多。

陆衍淡声,“让人来趟府中,我想见见。”

*

“见我?”宝园眸间诧异。

“王掌柜可知道是什么事吗?”喻宝园顿时紧张起来,她是不想去,但又不知道是不是誊抄时哪一处出了错。

这关系到这一段时日在蓝城的生计,对喻宝园来说确实是压-在脑袋上的头等大事了。

王掌柜笑道,“对方没提,但听着语气,倒不是坏事。”

喻宝园还是迟疑,“王掌柜,我能不去吗?”

这趟来蓝城是替祖母治病,誊抄书册是为了在蓝城的营生,不想攀附这些高门权贵。

王掌柜轻声提醒,“宝园,在陆府中住的贵人,不是不想见就能不见的。”

宝园微怔。

—— 这段时日蓝城有贵人在,平素小心周全些,切勿冲撞了。

宝园噤声。

*

喻宝园早前并未来过陆府这样的地方,门外都是一身戎装的侍卫在值守,她是扮得男装,心有戚戚,总怕被人识破,所以尽量低头。

“世子的客人?”侍卫问起。

宝园不清楚侍卫口中的世子是谁?但能用到世子这个称谓的,至少是侯爵。

引路的人应道,“是。”

侍卫看了看她,又同引路的人说起,“世子同将军夫人外出了,还未回府,先去偏厅等候吧。”

引路人赶紧道,“宝园公子,快去吧。”

宝园从善如流。

陆府很大,宝园跟在侍女身后。

绕过曲折的长廊,从前院到后院,一路都是值守的侍卫,还有府中伺-候的婢女和小厮,宝园没有好奇观察四周,谨小慎微着。

等到转角处,忽然一个小小的人影映入眼帘。虽然低着头,但宝园对孩子的举动惯来明锐,抬眸看向长廊转角处的时候见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怀中抱着一只猫,躲在长廊转角处的石凳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