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口锅好大……
喻宝园好奇,想上前去看。
陆衍一道。
“哇~”喻宝园也发出了幼儿园崽崽们的感叹声,确实,光从视觉上就有足够的冲击感,稍后等火生起来,恐怕更震撼。
京中的年关饺子是这么吃的?
喻宝园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怎么懂,但目光落在大锅上,收不回去了。
陆衍也上前,即便喻宝园没开口,但他也能猜到,遂应声,“不是京中,是军中。”
喻宝园看他。
他继续道,“这是军中年关煮饺子的时候会用到的锅,年关饺子是习俗,但因为要驻守边关,没办法同家人团聚,所以年关夜军中将士会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军营各处被分散,只有校场的地方够宽敞,所以年关时,校场上会摆满包饺子的桌子,旁边就是柴火和大锅,包好了就可以下锅,煮好了就起锅,趁热吃,一起吃,这是军中最热闹的一天。”
陆衍口中描述的场景,好似一幅画卷,生动得在喻宝园眼前铺开。
年关时候的热火朝天,下锅时的热气沸腾,饺子起锅时的欢呼声,仿佛很容易就让人代入。
“老爷子征战沙场半生,至少有大半的年关时在边关过的,年关时,与边关将士包饺子,煮饺子,在年关严寒里吃饺子,喝烈酒……这就是老爷子大半生的年关,也是无数戍守在边关,无法同亲人在一起的军中将士的年关。”陆衍声音很轻,如同鸿羽一般,轻轻落在她心底。
陆衍继续道,“所以,即便老爷子离开军中回京,这样的习惯也从来没变过。他不在边关了,但还有无数西秦将士在。所以无论老爷子在何处,他心底都装着这些边关将士。虽然老爷子人不在边关,但这里,装着他心中的关边。”
陆衍说完,喻宝园良久都没回过神来,只是安静看着他。
他也知道,她是透过他,看到了老爷子……
他是老爷子一手带大的。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老爷子。
所以他太清楚,如果老爷子有特意瞒着他的事,初衷都是为了他。
陆衍收起思绪,温声道,“先回屋,别着凉了。”
喻宝园也才想起是随意出来看一眼,没披披风,方才看入神了没觉得,眼下都觉得寒气透到了背里。
帘栊撩起,喻宝园同陆衍一道回了外阁间中。
外阁间中包饺子的桌子已经置好。
桌垫,擀面杖,装馅儿的盆子,装水和装粉的小碗都已经就位。
除了没有裹上围腰,同喻宝园心目中的包饺子场景也没什么两样了——脸上,身上都是粉。
但浑然不觉,也不影响手中的动作。
老爷子同邵冕棠包的饺子差不多是同一路数,但老爷子会说邵冕棠的包得难看,邵冕棠果然停下来看老爷子怎么包的,然后发现老爷子包得也不怎么好看,只是老爷子包得年头多些,轻车熟路,显得行云流水,但其实,都是煮了会散系列,以及,“死耗子”系列……
邵冕棠又不好说旁的。
老爷子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再戳穿,老爷子的颜面往哪儿搁呀?
邵冕棠低头,默默包饺子。
喻宝园忍俊不禁。
随着喻宝园和陆衍的加入,这顿年关饺子总算有些饺子模样了。
“哇~喻宝园,你的饺子包得很好啊!”邵冕棠忍不住感叹。
至少,往那儿一放,怎么形容呢?
鹤立鸡群。
对,就是鹤立鸡群!
邵冕棠已经无法用别的词语来形容了,毕竟他和老爷子,还有陆衍的饺子就在一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陆衍的还好些,主要是他和老爷子的饺子是形成鲜明对比的那一方。
老爷子和邵冕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分明半斤八两,但都觉得自己包得要比对方好。
陆衍无语。
五十步笑百步,和百步笑五十步,没什么区别。
……
就这样,在海带入内,说火生好了,已经开始煮水,稍后可以准备饺子下锅的时候,其实外阁间内已经包好了第一批形态各异的饺子。
海带只看了一眼就愣住,这也太明显,哪些饺子是宝园公子包的,哪些饺子是老爷子,世子以及邵小将军包的。
海带赶紧收回目光,“要下锅吗?”
老爷子看向喻宝园,“要试试自己煮饺子吗?”
老爷子是想她恐怕会好奇。
但喻宝园笑着摇头,“不用了,我来包吧,爷爷,你们去煮饺子啊。”
呼~
“好!”
陆衍仿佛都听到老爷子和邵冕棠心底欢呼雀跃的声音了。
两个人一种性子。
包饺子是流程,煮饺子的兴趣要远大于包饺子。
果然,苑子里的老爷子和邵冕棠就像回到了军中一样,一个人添柴火,一个人调整柴火位置,确保柴火怎么能烧得更旺,大锅里煮饺子的水怎么能更快烧开。
老爷子和邵冕棠忙得不亦乐乎,出了苑子的老爷子和邵冕棠明显找到了更适合的角色。
外阁间中,就留了陆衍和喻宝园一处包着饺子。
年夜饭虽然吃得时间长,但是没吃太多,一是琳琅满目,一样尝一口当时就有饱腹感了,没有动太多筷子;二是行酒令,喝了不少酒水,又同孩子们玩游戏用了大半时间,等戍正烟火开始,年夜饭就差不多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