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西秦使臣已经到了燕韩京中两月之久,当交接的都交接过了,西秦这趟还有随行禁军按照燕韩的要求在沿途等候,宁帝离京祭祀,禁军是因为护送东宫和二殿下返回西秦了。
旁人都以为他在宁帝这处,会遭受最大的质疑,面临最大的压力,实则只有他知晓,早前藏在地下的暗潮涌动,才真正开始。
陆衍双手背在身后,不知不觉间习惯了宁帝惯有的动作。
“世子。”八喜上前。
陆衍沉声,“准备这几日离京。”
八喜惊讶,虽然早前一直盼着离开燕韩京中这一日,但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短暂意外过后,八喜也拢紧眉头,“马上就是端阳节,燕韩君主应当会邀请世子和东宫,二殿下一道莅临京中龙舟会,可是在龙舟会过后?”
陆衍淡声,“宁帝不会去龙舟会。”
八喜意外。
陆衍转眸看他,“端阳节前宁帝就会离京去往祭祀,所以宁帝不会去龙舟会。宁帝离京后,我们就启程回西秦。”
这么突然,而且,一丝风声都没有?
八喜诧异。
陆衍淡声,“昀王之死,不也一丝风声没有吗?”
八喜语塞,确实……
“让禁军准备动身,还有,这一趟回西秦一定不会安稳,所有人打起精神,任何风吹草动一律严查,无论是东宫的人,二殿下的人,还是鸿胪寺的人。”陆衍说完,八喜拱手,“是!”
*
马车上,宁帝同林老一道。
车轮滚滚,马车也跟着一道摇晃颠簸着,回京的路原本就崎岖,从来没有平坦之说。
林老摸了摸胡须,年迈的声音缓缓道,“陛下这段时日都同平远王世子在一处,陛下心中可是已有了安排?”
宁帝未置可否,只是笑着看向林老,“老师,朕心中是有安排,但朕心中的安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走多远,他自己能不能走到这一步。”
林老听完会意点头,然后一面伸手继续捋了捋胡须,一面轻声道,“世子聪慧,老臣与世子有几面之缘。论谈吐、气质,心性和城府,世子皆在西秦两位皇子之上。同西秦东宫相比,有当有的沉稳;同二皇子相比,有君王的坦荡。陛下问老臣的意见,依着两月老臣所见,世子堪当大任。”
宁帝嘴角微牵,“老师能如此说,朕便放心了。”
这次,林老捋着胡须摇头。
宁帝看他。
林老悠悠道,“陛下,人是西秦的人,早前西秦国中出了这么大变故,世子迄今恐怕还未知晓实情,陛下可有同世子道起?”
宁帝嘴角再次勾了勾,“他如果能平安回到西秦,届时无需朕提起,也自会有人同他说起;但他若是不能……”
宁帝斟了茶递给林老,语气渐渐淡了下去,“那他即便知晓实情,也无意义……”‘
*
回京的马车上,陆衍一直看着手中的舆图出神。
宁帝提醒过他,这趟回西秦的路途并不安稳,他若是想将人平安带回国中,按照平常的路走,一定走不回去。
陆衍眉头微拢。
若是换成老爷子,老爷子会怎么做?
他不是老爷子,但这一刻,他可以去想老爷子该怎么做?
我在明,敌在暗。
我手上有两个一定不能死的人……
从一开始,就不能当这场归途是出使。
陆衍目光一直落在舆图上,指尖时不时没有规律的轻叩着桌沿,脑海里如同对弈般的棋局般画面一幕幕闪现着……
如果不是出使,是战场,要同时掩护太过明显的两个人撤回后方,周围都虎视眈眈,他应当如何行军?
第255章 雄黄酒与七星粽
端阳节一过, 日头便如同在飞跑一般,过得极快。
远城虽然不似京中,没有那么浓郁的端阳龙舟氛围,但当有的都有了。譬如, 小苑门外挂艾草菖蒲, 包粽子, 带五彩绳, 一切好似仿佛都回到了青石镇的时候。
不同的是, 这回,她是同祖母一道包的粽子。
清香的粽叶,糯米,还有准备的粽子夹心,琳琅满目。
一旁,小九带着早更、青黛和扶光几个小孩子都看呆了。
一道看呆的还有亭子和大东,大西, 以及石太医等几个大孩子……
虽然京中的粽子也种类繁多,每次端阳节厨房都会备上许多粽子, 当看到喻宝园精心准备的那排粽子夹心时, 众人还是惊讶不已。
“这么多鸭蛋黄, 是要做一、二、三……七,要做七个粽子吗?”早更还真的数了数。
小九反正是眼巴巴看向喻宝园的。
几个都行,总归他有一个。
虽然相比起其他食物,小九并不怎么喜欢粽子, 但这是喻宝园做的粽子, 小九充满期待的。
喻宝园做的饭他都能风卷残云, 小九还没吃过喻宝园做的粽子呢!
杨妈的粽子府中每年都吃,他都吃腻味了, 但喻宝园的粽子,小九还是眼巴巴期待着。
然后亭子惊讶,“哟,这里还有呢~”
众人顺着亭子的话看去,哪里才七个,一旁还有一个桶呢!
青黛和扶光差不多一起将头伸到桶边去了,一、二、三……好像数不清多少个,总之,满满一桶!
“好多好多的咸鸭蛋~全是咸鸭蛋!”扶光手舞足蹈比划。
青黛纠正,“这是咸蛋黄!”
早更也感慨,“这得包多少粽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