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光好勇敢~”青黛轻声同宝园感叹。
喻宝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折回了,也在一旁陪着老爷子和青黛。
而这一刻,青黛真的觉得扶光很勇敢。
换作是她,她一定怕极了,但扶光在远处笑得好开心。
太爷爷也很开心。
这一段旅程,好像充满了过去没有的东西,譬如,同太爷爷一处的时间。
青黛仰首看着,虽然有些她还描述不出的情愫在其中,但她也忽然希望这一刻慢些,再慢些……
*
直到很多年后,青黛都还记得那天晚上。
扶光被六起抱着,打了许久的铁花,先是扶光的笑声,后来还有太爷爷的笑声,宝园的笑声,都一直在脑海里潆绕……
转眼,太爷爷去世已经很久,但这一幕还是会在记忆里回想,尤其是,看到京中有打铁花的时候。
原本,她也以为这一段经历会像一段插曲,时不时让扶光想起。
但扶光好像并未把这些当做插曲。
青黛记得那天晚上,太爷爷和扶光一起说了很久的话。
她同宝园远远看去,见到太爷爷和扶光两个人蹦蹦跳跳,不知道在兴奋得比划着什么,但让她想起了年关大寻宝时扮作年兽的太爷爷,那时候的太爷爷好像就是那样的,兴奋得同扶光一样。
离得远,她和宝园都听不清。
她好奇,就问宝园,“宝园,你知道太爷爷同扶光在说什么吗?”
好高兴的模样。
宝园抱起青黛,温声道,“他们的悄悄话。”
啊?
青黛先是顿了顿,然后很快会意,也跟着笑起来。
“我们也去说悄悄话去。”宝园提议。
青黛开心点头。
后来,扶光眉飞色舞告诉她,太爷爷同他说了很多打铁花的事,还说了冶铁,你知道吗?我们日常用的铁器,还有战场上将士用的武器,很多都是需要高温,火烧,敲打,冷却来的。
扶光一口气都不想停下,可青黛听得一头雾水。
但青黛记得从那之后,扶光的兴趣就真的扑在了冶铁上。
对,冶铁。
譬如,当下,都要临近年关了,人还没回来。
旁人问起,就是他去做平远王府当做的事去了。
武器冶炼和打造。
扶光是一门心思扑进去了。
不是叶公好龙。
是真的同工匠们同吃同住,每一次的入炉,温度,风速,出来冷却和锻造的时间,次数,都需要反复磨炼,也要讲求运气。
比旁人开窑还要紧张。
要说他不务正业吧,但公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扶光做的是太爷爷一直以来想抽空做,却没有时间去做的事。
扶光继承了太爷爷的遗志,而且,是真的喜欢。
喜欢到,全然没有时间同贺团团,苏哲还有苏白一起捣蛋,早前的黄金四人组后来变成了贺团团和苏哲,苏白的铁三角。
尤其是后来,只要他一回京,铁三角就要帮他试剑,试刀,试一切武器和防具,贺团团,苏哲和苏白三人都要试吐了!
到后来,能一直陪着扶光的就是亭子,大东,大西和小九的四人组。
早前京中变故,亭子原本是去送婉珺几人离京的,后来知晓出事,就折回。
要不是亭子折回,小九当时很难离京。
亭子九死一生,伤了一条胳膊,但是终日仍旧乐呵呵的。
最愿意帮着扶光试剑的还是亭子。
所以后来扶光要去冶炼武器,跟着一道的永远是亭子,大东,大西。
无论扶光炼了一坨什么东西出来,亭子,大东和大西都是最能提供情绪价值,将扶光奉为天人的一个。
所以扶光才越挫越勇。
因为身边一直有亭子和大东、大西几人在。
后来,年夜饭的时候,她才听二叔说起,宝园再三交待过亭子,大东,大西几人,往死里夸。
亭子和大东大西几人记得了精髓。
青黛眼下都记得扶光第一次炼了一把又弯又丑又不锋利的“剑”出来时,亭子和大东大西几人惊为天人,都要哭了的浮夸模样。
青黛懂了,亭子和大东、大西几人天生就应当充当这样的角色。
而扶光也真的越来越好。
原本以为二叔当了天子,平远王府的担子落在扶光身上,扶光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扶光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而且,二叔,宝园都默许,和支持。
——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年关时候,宝园让二叔写字。
二叔写了这张,说送扶光。
看得出,二叔心中是很欢喜的。
后来才发现扶光这趟回来,送了一堆“破铜烂铁”给弟弟妹妹们当玩具。
二叔脸一黑,说了一句“熊孩子”。
青黛笑不可抑。
想起早前年关时,说自己睡觉怕怕,非要同二叔和宝园挤一处的扶光和她好像忽然之间都长大了。
但在二叔眼中,他们永远是“熊孩子”。
因为只有“熊孩子”,才是这宫中的调和剂,青黛知晓,朝中那些老古董,执拗怪要比熊孩子难缠多了。
但家中永远有宝园在,宝园可以照顾每一个熊孩子;二叔也可以平等的怼死每一个朝中不想让二叔舒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