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腰软外室好会逃,清冷世子追妻忙(217)

作者: 青阳华君 阅读记录

上千的人异口同声喊话有多大声,即便是在城里的百姓都听到了,不少好事者从专门给百姓进出的城门里涌出来,远远观望,甚至对着这边指指点点起来。

不是他们不想凑近,主要是在看到队伍里那些个个拿着大

刀,凶神恶煞,甚至身上还穿着盔甲的护卫时,他们一个个都变得胆小起来,哪里敢靠近,更别说有眼尖的也看到了在队伍最前方,穿着官服的礼部尚书谢遂生以及众多官员。

朝廷办事,甚至连尚书都出现了,再大的热闹,他们也不敢凑近啊,谁知道是福是祸!

浩荡的队伍里,看着眼前跪了一片的护卫,玥青昭眼眸微转,下意识抬头,看向了旁边的一名坐在高大的白色宝马之上的男子。

这名男子相较于其他穿着布衣或是盔甲的普通护卫,他身上穿着的却是锦服制作而成的衣袍,甚至上面还绣有用金丝勾勒的蟒蛇。

而这名男子正是此次出使,负责保护她安全的沧元国亲王之子——玥琮。

察觉到到玥青昭的目光看过来,玥琮微微偏头,手上的大刀随着他的动作,利索地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被他背负在背后,而他则面带微笑,在马背上对着她轻轻颔首。他的笑容实在有些耀眼得刺人,让玥青昭忍不住垂下眼帘,躲过他的目光。

两人的突然的对视互动快速又隐秘,周围的人不是在警惕周围就是跪在地上等待玥青昭起身的命令,倒也没有人发现。

搭在木栏上的手指轻轻蜷起,小拇指却有些不安分地翘起,玥青昭在面纱之下的嘴轻轻抿紧,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用清冷的声音道:“将士们辛苦了,都起来吧!”

她明明是用十分正常的语气说出来的话,没有呐喊也没有扬声,但偏偏,她的声音却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耳边。听到这道声音,不少护卫眼底闪过一丝狂热,纷纷大声应道:“谢公主!”

所有人起身,各司其职,护卫纷纷上马,驱使身下的马朝队伍后方或者两边而去,不过一会儿,原本还处在队伍中间靠前的宝车直接变成了整条队伍里最前方的位置。一直在前方等候的谢遂生,也终于看到了此次沧元国来使中真正的话事人,沧元国皇室嫡系唯一的小公主——玥青昭!

第177章 、涌动

皇宫。

早在三日前回到京城的晏向泽穿着绣有五爪金龙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

在他面前下首,站着十几名官员,他们脸色或是凝重或是淡然甚至面无表情,但无一例外,都将注意力放到了站在最中央的丞相李正元身上。

李正元手执笏板,微微躬身,继续道:“沧元国使臣今日抵达,西恒国使臣后日也将抵达,微臣认为,宫宴五日后一同进行最好。”

历朝历代,别国使臣觐见,只要不是因为战争求和,而是友好交流的,一般都会在宫里大摆筵席三日。

但此次沧元国与西恒国共同来朝祝贺新帝登基,若是事先设宴,到底有不尊重西恒国使臣的嫌疑,还不如一同设宴,更热闹的同时,也省事。

“可。”晏向泽点头,丞相的建议他觉得甚好。为了两个不怎么交涉,一点也不了解的国家专门设宴六日,还是太过于奢靡,百姓缴纳的税银可不是为了设宴用的。还不如等两方都到了,一同设宴,只摆三日,好歹也能省一半钱,他也轻松些。

商量完招待使臣的事,大家又继续商讨其余事情。如今已是十月,再过两月左右,又是寒冬。

乾国处于南方,入冬的时间比北部更迟一些,也因此,北疆不少游牧部落都会在大雪封山之前偷渡国境扫荡一圈,这个时节,边境的百姓最是危险,若是粮食被抢,没有足够的粮食度过大雪封山、冰封千里的时日,一定熬不过。

每次将要跨入寒冬的时节,各处边疆特别是北部,都要动荡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也是边疆将士最需要警惕的时候,因此,每年入冬之前,边疆军队的军饷、军粮、棉衣、武器、盔甲……都要备齐,只有这样,才能应对那些游牧部落的侵袭。

所以相较于看他国来使的热闹,那些武将以及心系百姓的官员更关心边疆的事宜。

两日后。

京城。

旭日东升,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阵阵雄鸡的报晓声中,寂静了一晚上的城池开始热闹起来,无数百姓打开房门,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

城门,明德门。

城外百姓或是推着装满了木柴的推车,或是提着将脚都捆起来了的家禽,或是背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排着队伍慢慢涌进城里,谁也没有发现,一队大概有三百人左右的队伍分批融进百姓中,悄悄进入了京城。

一处精美的院子中,顾庭风穿着宽松的常服,手里端着一杯酒水,半躺半坐在摇椅上,看着前面的平静的湖面。

就在他沉浸地享受着难得的安静时刻时,蒙面人突然出现在他身后。

“公子。”看着坐在摇椅上的顾庭风,蒙面人拱手,恭敬道。

“什么事?”

“扎青飞鸽来信。”说着,蒙面人上前,双手递上信。顾庭风接过,随手将手里的酒杯递给蒙面人,然后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不过一会,他随手将信抵回给蒙面人,想了想,突然问道:“西恒国使臣今日抵达?”

蒙面人垂眸,认真想了想,点头,“按照时间,是今日抵达。”

“安排给西恒国使臣的府邸可有我们的人?”

“有。”蒙面人点头,因为布局了多年,不管是使臣的府邸还是京城各大官员的府邸,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