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马上威风凛凛(182)
他们正欲继续深入探讨,殿外却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凤如倾眼眸微眯,将玉佩迅速收起,放入袖中。
孙公公那尖细的嗓音随之响起,“皇后娘娘,夜深了,您怎么还在此处?皇上担心您的安危,特派奴才前来问候。”
孙公公带着几名太监缓步走进偏殿,目光如刀般扫过四周。
他装作不经意地瞥了一眼王学士,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凤如倾神色自若,淡淡地说道:“本宫与王学士在此商讨一些要事,劳烦孙公公挂心了。”
孙公公的笑容僵硬了一下,他搓着手,语气依旧恭敬,“奴才不敢,只是这夜深露重,娘娘还是早些歇息为好。”他的话语中,带着不易察觉的
试探,试图窥探凤如倾与王学士之间的秘密。
凤如倾怎会看不出孙公公的意图?
她微微一笑,举手投足间尽显雍容,“孙公公放心,本宫心中有数。倒是孙公公,皇上龙体为重,你还是多加注意才是。”
孙公公讪讪一笑,他走后,凤如倾与王学士并未再多说一句,压抑的气氛在两人之间蔓延。
她知道,孙公公的出现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
月亮攀上中天,清冷的月光洒落下来,仿佛给这危机四伏的皇宫镀上了一层银霜。
凤如倾从袖中掏出那块熟悉的玉佩,她发现玉佩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极小的机关。
轻轻一按,玉佩竟发出清脆的响声,随即从中弹出一枚细小的金针。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金针,若有所思,随即抬脚向御花园方向走去。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接下来的答案,就在那里。
凤如倾踏着月色,来到御花园深处一处僻静的凉亭。
亭中,一个佝偻的身影正独自饮酒,正是负责管理御花园的老花匠。
他便是密信中反复提及的“守园人”。
凤如倾放轻脚步,走到老花匠身后,清冷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老人家,夜深露重,为何一人在此?”
老花匠浑浊的双眼闪过一丝慌乱,他颤巍巍地转过身,手中的酒壶险些掉落,“老、老奴……睡不着,出来走走……”
凤如倾目光如炬,直视老花匠的眼睛,“守园人,你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老花匠脸色骤变,凤如倾从袖中拿出那枚金针,在月光下,金针闪烁着幽冷的光芒。
“这是你女儿的遗物吧。”
老花匠的瞳孔猛地收缩,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触碰那枚金针,却又不敢。
他老泪纵横,哽咽道:“你……你究竟是谁?怎么知道……”
凤如倾将金针收回,语气缓和了几分,“我是来帮你女儿讨回公道的。”
老花匠颓然地跌坐在石凳上,他掩面而泣,将隐藏多年的秘密和盘托出。
原来,他的女儿正是多年前被李贵妃陷害致死的宫女,而那封密信,正是他女儿拼死留下来的证据。
真相大白,压抑在凤如倾心头多日的疑云终于散去,一股畅快之感在御花园弥漫开来。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空气格外清新。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皇后,这么晚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凤如倾转身,只见皇帝一袭白衣,站在不远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俊朗。
他走到凤如倾面前,深情款款地说道:“朕知道,你心中一直有怨恨,但朕对你的心意,天地可鉴。”
凤如倾冷冷地看着他,“你的心意,与我何干?”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你真的……一点都不在乎朕吗?”
凤如倾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
皇帝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脸上满是落寞。
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
突然,一道黑影从假山后闪出,直奔凤如倾而去……
“娘娘小心!”
张侍卫如鬼魅般从假山后跃出,手中寒光闪烁的利剑直指凤如倾后心,剑锋破空,发出尖锐的啸声。
夜色被撕裂开一道口子,凛冽的杀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御花园。
凤如倾早有防备,她身形如灵猫般一闪,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剑刃擦着她的衣角划过,带起一阵凉意,如蛇信般冰冷。
她反手一掌,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直取张侍卫面门。
张侍卫脸色一变,连忙举剑格挡,却被掌风震得虎口发麻,连连后退。
李贵妃站在远处,借着昏暗的灯笼光芒,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搏杀。
她脸上满是扭曲的恨意,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笑容。
她要亲眼看到凤如倾死在自己的计划之下,她要让这个女人知道,与自己作对的下场有多么悲惨。
张侍卫不愧是宫廷侍卫中的佼佼者,剑法狠辣刁钻,招招致命。
然而,凤如倾却丝毫不落下风,她身法灵活,如风中落叶,每次都能在毫厘之间躲过攻击,同时,她的反击也如疾风骤雨般,令张侍卫防不胜防。
兵器交击,发出阵阵刺耳的铿锵声,火花四溅,映照出两人坚毅的脸庞。
几个回合下来,张侍卫已经汗流浃背,气息紊乱,他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而凤如倾却依旧从容不迫,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她知道,这一战,她必须速战速决。
她凝聚全身的力量,一脚踢在张侍卫的剑刃之上,力道之大,竟将长剑踢成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