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马上威风凛凛(356)
她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一下,清脆的声响在嘈杂的议事厅中显得格外突兀。
待众人声势稍弱,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冷而坚定,“诸位夫子所言,如倾已尽数听闻……”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只是……”
“只是,诸位似乎忘了,这书院,是为了培养人才,而非墨守成规的场所。”凤如倾语气加重,目光如炬,扫过在座每一位夫子。
“祖宗之法?请问哪一条祖宗之法规定了女子不能为国效力,不能推动教育改革?”她语速不快,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张保守夫子脸色涨红,似要反驳,却被凤如倾一个眼神制止。
不出意料,王学生代表开始在学生中散播谣言,说改革之后课业会加重数倍,考试难度也会大幅提升,甚至还有传言说改革是为了选拔女子入朝为官,扰乱纲常。
谣言如同瘟疫般在书院蔓延,原本对改革还抱有期待的学生们开始动摇,焦虑的氛围如同浓雾般笼罩着整个书院。
凤如倾走在书院的林荫小道上,听到学生们窃窃私语,言语间充满了对改革的抵触和恐惧。
她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枝头摇曳的树叶,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落在她脸上,却照不亮她此刻沉重的心情。
改革之路,比她想象中还要艰难。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书院外。
几经辗转,她来到城中一间茶楼,几位思想开明的家长早已等候在此。
茶香袅袅,凤如倾将改革方案娓娓道来,她没有回避改革的阵痛,而是坦诚地分析了改革的利弊,并详细讲解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成功的案例。
她引用名家典籍,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家长们起初还有些犹豫,但随着凤如倾的讲解,他们的疑虑逐渐被打消,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凤大人,我支持您的改革!”一位家长激动地站起身,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支持,茶楼里的气氛从凝重转为热烈,一股畅快的氛围在小范围内蔓延开来。
凤如倾看着这些家长坚定的眼神,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知道,改革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夜幕降临,凤如倾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大人,是我……”
推门而入的正是刘年轻夫子,他手中捧着一叠书卷,温润的灯光勾勒出他柔和的面部轮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凤大人,我一直在想您今日在议事厅的处境,有些想法,或许能帮上忙。”他将书卷轻轻放在桌上,一股淡淡的墨香弥漫开来,如同他身上散发出的温文尔雅的气质。
夜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带来一丝初夏的凉意,撩起他额前的碎发,也撩动了凤如倾的心弦。
她能感受到刘年轻夫子对她的关心和支持,这让她在冰冷的改革之路上感到一丝温暖。
刘年轻夫子走到凤如倾身旁,指着书卷上圈画的地方,轻声细语地解释着他的想法。
“大人,张夫子虽然固执,但并非冥顽不灵之人。他之所以反对改革,或许并非真的为了维护旧制,而是另有隐情。我们可以从他以往的言行入手,找出他真正的顾虑,再对症下药……”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又带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仿佛能抚平凤如倾心中的焦躁。
凤如倾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书卷上,但她心思却并未完全放在上面。
她明白刘年轻夫子的一片好意,也欣赏他的才华和智慧,但她心中却另有打算。
“刘夫子,你的想法很好,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弄清楚张夫子反对改革的真正原因,而不是急于寻找对策。”凤如倾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可是……”刘年轻夫子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凤如倾打断,“刘夫子,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此事,我想独自去处理。”她的语气依旧温和,但眼神中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刘年轻夫子愣住了,他没想到凤如倾会拒绝他的帮助,他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将书卷收好,转身离开了房间。
夜风再次吹进来,带来一丝凉意,也带走了一丝温情,房间里只剩下凤如倾一人,她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凤如倾走到桌边,拿起毛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一个名字:张保守夫子。
她目光如炬,盯着这个名字,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夫子,你究竟在害怕什么呢?”她放下毛笔,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深邃的夜空,喃喃自语道:“明日的讲堂,或许会很有趣……”
晨曦透过窗棂,在书院讲堂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却掩盖不住弥漫的紧张气氛。
凤如倾一身素雅长衫,站在讲堂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有支持改革的年轻夫子,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有固守传统的保守派,脸色阴沉,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还有那些被裹挟其中的学子们,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选择。
张保守夫子站在凤如倾对面,手中紧紧攥着一卷竹简,指节泛白。
他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
“凤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改革是为了书院的未来,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改革会动摇我泱泱礼仪之邦的根基?”他声音洪亮,在讲堂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